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契的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理论还包括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制约因素,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阶段构成,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表现和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缺失。中国近代哲学革命既受到“中国向何处去”这个近代社会中心问题的影响,又受到西方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中国近代哲学革命包括前驱阶段,进化论阶段,新旧思潮之激战和哲学革命进入唯物辩证法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专业哲学家的贡献阶段。中国近代哲学革命表现为:一是传统的范畴获得了新的内容,二是西方传来的新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融合,三是近代哲学的独特创造。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缺失表现为:一是忽视了哲学的理论思维的科学性质以及写具体科学的联系,二是在处理“古”与“今”、“中”与“西”的关系上的缺失,三是在方法论上的缺失,四是在人的自由问题上的缺失。  相似文献   

2.
冯契的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理论还包括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制约因素,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阶段构成,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表现和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缺失.中国近代哲学革命既受到"中国向何处去"这个近代社会中心问题的影响,又受到西方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中国近代哲学革命包括前驱阶段,进化论阶段,新旧思潮之激战和哲学革命进入唯物辩证法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专业哲学家的贡献阶段.中国近代哲学革命表现为一是传统的范畴获得了新的内容,二是西方传来的新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融合,三是近代哲学的独特创造.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缺失表现为一是忽视了哲学的理论思维的科学性质以及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二是在处理"古"与"今"、"中"与"西"的关系上的缺失,三是在方法论上的缺失,四是在人的自由问题上的缺失.  相似文献   

3.
冯契认为中国近代哲学为解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一近代中心问题而展开的“古今中西”经历了一场革命 ,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最主要成果则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一般成果则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重大变革。本文对冯契近代哲学革命的主要成果的哲学意蕴及特点作了深入的探讨 ,对近代哲学革命的一般成果作了简明的考察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对国情作了一定探索,形成了不少宝贵的认识,如:近代中国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阶段,近代中国革命分两步走,近代中国民族革命运动应由无产阶级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可用和平方式,中国民主革命成功后建立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下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与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和实行“平均地权”的土地纲领,应“使外国之资本主义以造成中国之社会主义”,等等,不仅符合国情,反映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而且对以后中国共产党人产生了影响,对今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冯契对20世纪中国哲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建构了智慧说的哲学体系,二是在学术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突破,三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解读中国传统哲学,四是提出并论证中国近代经历了一场哲学革命。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一位优秀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他为在中国实现三民主义的革命理论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不屈不挠地奋斗毕生。尤其是他的经济思想,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上一份非常珍贵的遗产。一、孙中山经济思想的伟大贡献我们之所以说孙中山的经济思想是中国近代一份珍贵的经济思想遗产,主要是因为孙中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哲学史上,孙中山是第一个为实现自己的革命纲领寻找思想武器,而专门研究知行问题的哲学家。孙中山的知行学说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回声,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认识论的最高成就。一、知行学说的提出中国是带着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耻辱进入近代的。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把中国资产阶级推上了政治舞台。但是,中国的资产阶级是由封建地主商人转化而来的,他们一方面有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与封建制度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封建的哲学、思想、文化等社会意识也严重地束缚了资产阶级的手脚,因此资产阶级在进行革命时,总是带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孙中山是资产阶级的先进代表,但由  相似文献   

8.
现代性诸矛盾现象背后有其深刻的形而上学基础,这就是近代理性主义哲学。对现代性批判的彻底性要求导致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形而上学基础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两大根基——抽象本体和抽象的人进行批判,颠覆其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进而走向哲学革命,最终创立以实践作为其哲学根本观点的"新唯物主义"。因此,马克思对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批判是其哲学革命出场的现实路径,而其哲学革命则是其现代性批判彻底化的哲学结论。  相似文献   

9.
现代性诸矛盾现象背后有其深刻的形而上学基础,这就是近代理性主义哲学。对现代性批判的彻底性要求导致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形而上学基础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两大根基——抽象本体和抽象的人进行批判,颠覆其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进而走向哲学革命,最终创立以实践作为其哲学根本观点的"新唯物主义"。因此,马克思对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批判是其哲学革命出场的现实路径,而其哲学革命则是其现代性批判彻底化的哲学结论。  相似文献   

10.
生命哲学是由章土钊首先介绍到国内的,欧战结束后梁启超、张君劢借欧游之机登门求教于生命哲学大师。由于生命哲学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有许多相契之处,所以被五四以后的文化保守主义者所吸取,从而促成了传统和近代儒学向现代新儒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哲学的总体论纲魏义霞王其山一哲学作为一种文化,是人们对自身存在境遇的一种理性审视和情感渲泄。中国近代哲学,简而言之,便是中国近代思想家审视现实的诊断书和追求光明前途的寻路史。这使爱国主义成为中国近代哲学的主题和基本特征。从盘古开天地到鸦片战争...  相似文献   

12.
生命哲学是由章士钊首先介绍到国内的,欧战结束后梁启超、张君劢借欧游之机登门求教于生命哲学大师。由于生命哲学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有许多相契之处,所以被五四以后的文化保守主义者所吸取,从而促成了传统和近代儒学向现代儒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一九○○年爆发的震动世界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是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民族矛盾空前尖锐的产物,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反侵略、反瓜分斗争发展的高峰,也是近代中国第二次革命高潮。  相似文献   

14.
李毅 《教学与研究》2001,5(11):36-41
对“哲学是什么”的不同回答 ,反映了哲学观的差异甚至对立。中国近代以来文化保守主义坚持从道德形上学的哲学观出发 ,认为哲学在主观层面上才有意义。由此指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客观、革命等意义上的非哲学性。  相似文献   

15.
实践哲学与教育学有着天然内在的关联,可以说,实践哲学是教育成“学”的根基。近代教育学之所以走向分裂,根本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实践哲学。因此,今天重新返视并回归实践哲学和教育学的内在亲缘关系,是教育学摆脱生存困境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6.
戴震与康德是18世纪中后叶中国与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们面对各自的思想文化传统和哲学权威话语,敢于率直地提出质疑与挑战。他们分别在宇宙观、认知论和伦理哲学等层面对旧的哲学体系予以了批判和颠覆,并建立了自己的理论架构,从而成为中西近代哲学革命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17.
作为今文家革命改制论的主要代表,陈柱在《公羊家哲学》一书中重新阐释了公羊家的革命学说,他从近代政治革命的视角出发进行解读,同时又强调革命只是道德进步的手段,而保持了其儒家特色.陈柱的革命观重构呈现出三个显著的过渡性特点,即革命话语近代化、道德革命理性化和世界革命民族化.这种近代重构不仅有对当时中国现实的理性反思,同时也...  相似文献   

18.
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在政治,经济,思想,国际意义等方面都对以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试从这四个方面谈及辛亥革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论近代湖南人才群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革命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阐述近代湖南四个人才群体的爱国主义思想及其发展过程,强调中国近代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必然导致反封反帝的革命运动;对革命的态度,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和古代爱国主义的根本区别;也是区分中国近代真假爱国主义的唯一标准。同时,文章以湖南人才群爱国主义思想发展变化的事实,批评了"告别革命"论者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20.
瞿秋白认为,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民权革命,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参加这一民权革命,也就必须与改造后的国民党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