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苌氏武技书》的拳学成就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苌氏武技书》首重“中气”之研炼,具体论述了拳技与“中气”内外兼修、形气合炼之学理与方法,具有很高的拳学成就。其学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培养中气”为主导的拳学理论以及以“二十四字”单字含义为特点的独创拳法上。  相似文献   

2.
刘连洋 《精武》2005,(7):38-40
《少林衣钵真传》是一本与《纪效新书》、《苌氏武技书》一样,对我国传统武术有着深远影响的古谱著作。只是由于近代形意、太极等流派的兴盛,而该谱义仅流传于螳螂门中,所以研究者极少:因笔者喜欢对螳螂拳史、拳理、拳功的研究,所以对该谱多有涉猎,以下为笔者一愚之见,希望能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3.
苌家拳     
苌家拳,又称苌门拳,苌家锤,由清朝乾隆年间原汜水县苌乃周先生所创。 苌乃周先生,字洛臣,号肫诚氏。以其文士而好武,人送“儒拳师”雅号。行三,又名苌三宅。出身书香世家,自幼醉心武术,抛弃富贵功名,致力于武术事业,综百家之长,潜心研究,力开生面,独树一帜,创立苌家拳派。因其极富文采,故能将演练所得整理成书,著有《中气论》、《二十四字拳谱》、《三十六枪谱》、《猿猴棒谱》、《春秋刀谱》、《青龙出海拳谱》等书。  相似文献   

4.
武术杂志是武术传播的重要媒介,文章以《中华武术》为个案,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总结了武术杂志近30年来传播内容流变之缘起。研究认为,国家关于武术发展的方针政策深刻影响着武术杂志的武技传播内容;读者的需求引导着武术杂志的武技传播内容;武术杂志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迫使其不断变更武技传播内容;武术发展中的焦点事件促使武术杂志跟踪报道。  相似文献   

5.
苌氏武技又名苌家拳,它以“中气论”为拳术理论核心;太极拳理则是以“太极拳论”为拳术理论核心。从表面看两类拳种完全不同,然而其立论的思想似乎存在着某种微妙的相通关系,根本上是一致的。在有关“精、气、神”的论述;关于精密内功修炼的方法论;关于拳套练习的次序与要求等方面,都共同关注中气修炼,认为只有如此才能保有拳术本来的面貌,才是武术练习的真谛。  相似文献   

6.
<正>苌家拳,也称苌氏武技,是明末清初发源于河南汜水的一个“以气统拳、形气合一”的新型拳种。在河南与少林拳、太极拳并称为三大名拳,在全国与形意拳、八卦掌并称为五大名拳。在2007年和2008年分别被列为河南省级和国家级非遗物质文化遗产。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在《香港恳谈会上的主题演讲》中指出“苌家拳正大醇厚,一招致胜,对中国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初读韩雪新著《中州武术文化研究》(以下简称《中州》),让我有了再一次重新思考苌乃周的机会。在武术史上,历来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天下武术数中州"的说法。河南  相似文献   

8.
张方 《精武》2009,(6):23-23
阎志高先师传下的揉筋开胯法——“燕双飞”是导引之术,源于《苌氏武技书》“二十四拳”之第六式“双飞燕子”.乃阎圣道字拳四十法的技击之道,不知是哪位前辈将其易为导引法门,目的是:“常揉两腿根之筋骨核,则筋脉渐长”也。李涵虚先师言:“按摩导引术,易遇而难成。金丹大道法,难遇而易行?”其实,真的行之有效的导引术也很难遇到明师传授,从吕祖的“肘后飞金晶”、华陀的“五禽戏”到“灵剑子导引”,传世的引导术太多了.虽说强身祛病的效果也有一些,可是又有谁真能修炼到地仙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注重中气的培养,以气统拳,强调形气合一;初学莫合炼气,先将身法步眼比清;武德修养等几个层面,对苌氏武技的武学思想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武术国际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针对武术国际化研究现状、武术国际化理论框架构建、武术国际化方式选择、武术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及亚洲其他武技国际化对中国武术国际化的启示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武术是武德与武技的统一,表现为以武德统制武术技法,武德融入武技之中。习武一方面要求除暴惩恶、见义勇为;一方面又要研修既可迅速解除对手战斗力、捕俘对手又不致伤残对手的制人术;还要求习武者既要苦练技击术,还要学好救治术,有杀而不知救有悖人道。表现为以武技之能,行武德之举:以武卫  相似文献   

12.
武术学理作为武术运动最为重要的文化内涵,可以说是武术学术研究的核心.苌家拳的学理体系无论技法、还是内炼讲求"气的重要性",传统太极拳的学理体系则讲求"舍自从人"及"一气贯通".通过古籍查阅可看出二者拳理精点诸多贯通之出.  相似文献   

13.
四、武技与武德1、武技基本涵义和内容武技是关于搏击交手的具有操作意义上的技艺、技能、技巧、方式、方法和战略战术等,是武术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武术生存发展中最基本的内容,正是由于有了技法才能称其为武术。  相似文献   

14.
从"暴力美学"视域审视武术技击美的心理归因及和谐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暴力美学"的全新视角,对武术进行客观审视.武术的攻防技击美是武术之美的核心,踢、打、摔、拿、击、刺、劈、砍等组成武术攻防的基本要素是原始暴力元素的体现,对人性攻击本能的崇尚和人们的英雄情结是武术彰显攻防技击之美的心理归因;武术技击是"暴力美学"时代武打影视的核心素材;通过对武德的强化、武技的规范、规则的制约、美感的提升等,最大化弱化和消解武术中的"暴力元素",使武术呈现出适度体现"暴力元素"又巧妙消解暴力的二律背反态势;弱化和消解暴力是武术技击美的特质,也是"和谐社会"理念下武术的生存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体育与科学》2014,(1):112-115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武术电影中的主题叙事进行相关研究。认为:武术电影的主题叙事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不同时期的武术电影表达不同的时代精神,中国武术电影的总体叙事风格是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民族精神的集中表达;电影在中华武术传承与推广的道路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传播传统武技,传承武术精神,展现武术文化魅力,增加武术美感等方面;中国武术电影不只是对艺术视觉冲击的追求,更多的是弘扬一种民族精神,具体体现为除恶扬善的侠义之情,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忍让谦逊的仁爱之义,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武术运动包含两个部分,传统的竞技武术和新兴的大众健身武术。我国武术运动的发展,要坚持推广与传承的结合,开发与保护的结合,一体两翼的结合,以及武技、武德与武术文化的统一。推广与传承的结合使得我国武术的延续成为了可能。开发与保护的结合丰富了我国武术体系。一体两翼的结合为我国武术指明了方向。武技、武德与武术文化的统一是我国武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李师融 《武当》2005,(2):11-12
《中华武术》2003年第11期,刊载了和有禄先生的《王宗岳<太极拳论)校注》。文中提出,"赵堡拳界传抄的<太极拳论>与外间本有所不同。"并全文刊出"和氏抄本"中的《太极拳论》(简称"和氏拳论")。和氏的《太极拳论》与外间"六大派"(赵堡、陈、杨、武、吴、孙)所公认的王宗岳《太极拳论》有什么显著差别呢?和有禄先生指出两点:一是王宗岳的"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在"和氏拳论"中则为"左重右虚,右重左虚"。其二是,王宗岳的"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在"和氏拳论中"则为"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平准"。  相似文献   

18.
对日本武术名著《五轮书》进行研究。研究认为:1)凡是武术就必须突出实战特点,并且要承认武术肯定具有一定程度的残酷性与危险性;2)在现代作为教育的武术,应多采用两人攻防形式练习,动作技术必须遵从战斗原则,求"简单"、"有效",即使是套路也应如此;3)武术在实战中须讲究战略与战术,应提倡"攻击、再攻击"的精神;4)武术的深层次理论须与人生的终极意义相结合,即通过技术练习进入哲学层次,以求得自然率直之心。这4点是值得中国武术借鉴的。  相似文献   

19.
少林武术是从原始简单格斗的中国武技到具有厚重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国武术这一历程的体现。少林武术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国化佛教的影响和渗透,并最终通过佛教的"悟",把以大慈大悲、普渡众生为主旨的佛教,同专门搏杀格斗,张扬着血光与暴力的少林武术融为一体。"悟"成为少林武术通向化境的必由之路,并载着少林武术逐步走向艺术的天堂,从而具有了对人格的塑造和道德的教化功能。这是少林武术在当代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少林武术能够迎合当今社会需求的重要文化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世界格斗术揭秘”系列节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武术、跆拳道、柔道三种东方代表性武技进行探析,认为东方现代武技与传统武技有着众多的不同之处.传统武技追求身心的统一性,技理体系完整,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东方现代武技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它传播迅速、习练者众多、更加专业化,拥有高效性、安全性及晋级明确的特性.现代武技更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是我们应该努力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