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杨宏杰 《辅导员》2010,(14):12-12
2010年江苏高考的一篇高分优秀作文被江苏高考语文阅卷组专家高度评价为"奇文",后却被网友指出此作文与作家李汉荣的一篇发表作品相似度很高,乃"抄袭"之作。有人说,抄袭源于现行道德教育的缺失;有人说,天才从模仿开始,抄袭也是一种学习;有人说,当下,学者、教授造假成风,大环境如此,怎能苛求孩子"出淤泥而不染";有人说,抄袭就是舞弊,不该姑息纵容……  相似文献   

2.
写作与自我     
文章是自我的表现,文中即使不出现"我",也是处处有"我",就像巴金所说:"我的任何散文里都有我自己。"可是,现在许多人在文章里却丧失了自我。内容雷同、千人一面已成当下作文的顽疾。一次写《珍贵的礼物》,唯有一篇令我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3.
在近两年的高考中,涌现了一批小小说和故事新编类的优秀作文,其中也有一些摹仿抄袭之作。实际上,这类作文完全可以用移花接木形式,将故事加以移植与改装,来避免抄袭。如小小说中有一篇叫《红楼选美记》,有位同学机智地把这故事情节移植到《水浒传》中,写了篇题为《梁山选美记》的作文,并采用了许多网络术语,叙写了宋江被选为梁山形象大使的全过程,讽刺了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赢得了阅卷老师的喝彩。《杂文报》上有篇文章叫《悟空下岗记》,有位同学在考试时把这故事移植到《三国演义》中,写了篇《马超下岗记》,讽刺了社会上一些单位和部门在下岗…  相似文献   

4.
万花筒     
致编辑叔叔编辑叔叔 :你们好 !我叫郭铮 ,是湖北宜昌市十中二零四班的学生 ,《读写天地》2 0 0 2年 1月下半月 ,我认真地看了 ,我发现上面一篇为《真爱不需要密码》的作文与《中学生天地》2 0 0 0年12月那一期上的一篇名为《真爱不需要密码》的文章内容、情节写的一模一样 ,但作者却不是同一个人。《读写天地》上的一篇是 ,江苏海安县城东镇南屏初中的张玲 ,导师 :夏永华。《中学生天地》上那一篇是 ,四川南充的吴海英 ,其中有一个肯定是抄袭对方的。我认为 ,把别人的文章 ,改头换面当自己的劳动成果 ,这是一种极为不光彩的行为 ,我希望同学…  相似文献   

5.
孙阳 《现代语文》2014,(10):135-136
作文最忌抄袭。习作、应试、竞赛等,都对抄袭深恶痛绝。什么是作文抄袭呢?就是把别人的作品或语句抄来当做自己的。完全照抄别人的作品是抄袭,这个众所周知。那么,抄别人作品内容抄多少算抄袭呢,这个没有明确的标准。一般说来,原封不动地连续抄别人语句50字以上,又没注明是引用,就算作抄袭。2004年6月21日《重庆晚报》刊登了该市6篇高考满分作文的原文,其中一篇《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和《文艺生活》上的一篇文章《我是一只想死的“鼠”》有惊人的相似:除个别词句的差别外,九成的内容都是相同的。后来,判定该生的作文为抄袭。抄袭的危害有两个,一是不利于公平竞争,二是不利于自己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抄袭是一种违法行为。据《著作权法》规定,抄袭者要承担民事责任,应赔偿一定的经济损失,并向被抄袭者公开赔礼道歉。所以,无论习作,还是应试、竞赛都明确规定不准抄袭。  相似文献   

6.
为了应付考试,我就买来《优秀作文集》背下了其中六七篇。我以为这就万无一失了。经过一年的考验,我已经感觉到:这不是个好方法! 背别人的作文,其实是一种抄袭行为,靠作弊得高分儿,一点也不光彩。再说作文练习的是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些能力不是靠背学会的呀!  相似文献   

7.
当初我买《张爱玲散文》实属一时冲动,原因很简单:我在一本作文指导书看到了一篇对一位初中生写的《张爱玲散文》的读后感的评语,说初中生就能读懂它,是很难能可贵的,有的成人都难读懂……我很不服气。我看了几篇散文后,觉得张爱玲的散文很合我的口味。像《天才梦》,写得很像我小时候的事。渐渐地读下去,我还是觉察不到那篇评语里写的“是那样忧郁”。因此只读了三分之一就不想再读下去了。我觉得读张爱玲的散文很闷,闷得透不过气来。不过在今年暑假,还是把它读完,总算读懂了一点点,也只能算一点点。我终于看到了她的忧郁,体会…  相似文献   

8.
高考作文抄袭现象的背后,是我们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泯灭,这一切,正是功利教育结出的恶果。据《重庆晚报》报道,重庆市今年高考满分作文《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在该报刊登后,读者举报该文抄袭了《微型小说选刊》2004年第9期41 页上的文章。该市新闻出版局版权处负责人在对比两篇文章后表示,这篇文章系抄袭之作,考生行为是抄袭行为。如果此结论最终得到高考作文评卷组认同,这篇满分作文将被重新判为四等作文,只能得0-10  相似文献   

9.
我心依旧     
盛夏炎炎,欣闻《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即将迎来她15周岁生日,不禁感慨万千,因为她曾是我的良师益友,多年来一直伴随我成长。《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请接受我诚挚的祝贺! 15年前,我跨进初中校门时,《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诞生了,我有幸获得了首届“雨花奖”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在《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上也发表了不少习作,几年后还当选为第一届“雨花杯”全国中学十佳文学少年。从前的文字今天读来不免带有些稚气,可在当时那一篇篇变成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几年话题作文被人们普遍认同,材料作文逐渐退到幕后。话题作文以其开放性和写作空间的自由度较之以往的命题形式是有了很大进步,但也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套构、宿构、抄袭等问题,去年全国高考,海南有一篇满分作文,在报上刊载后,被人们认为是抄袭《故事会》上的一篇文章; 前段时间上海市中学生作文比赛, 两篇一等奖的作文又被判为抄袭。  相似文献   

11.
每年高考结束后,总会爆出"满分作文"变"抄袭作文"的新闻,2008年也不例外。抄袭已然成为惯例,也已然成为群体行为。抄袭成"群体行为"2008年福建省高考满分作文中,《我于咖啡中看见》被众多网友指出这篇满分作文中的很多句子抄袭《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一书。文章明显套用他人立意和结构,开头、结尾、故事情节基本相同,不少词句、段落如出一辙。  相似文献   

12.
《金榜作文系列丛书》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近期推出的一套新书,属全国中学生中、高考优秀作文精选精评系列。《金榜作文系列丛书》一套6册,大32开,假精装设计,总印张53.75,总字数1236千,总选文480篇(其中全国各省、直辖市468篇,台湾6篇,香港3篇,澳门2篇,在中国学习的日本籍中学生1篇)。本丛书全套定价60元,单册定价10元,已于1998年4月17日全部出齐。《金榜作文系列丛书》在发展中求生存,坚持正确的导向和科学的系列分类,在国际变革的大潮中,做劈波斩浪的强者。《记本散文》《写人散文》《说明文》《应用文》《抒情说理散…  相似文献   

13.
课间休息的时候,几个学生拿来两本作文杂志,非常吃惊地告诉我:老师,这两本作文杂志上有一篇作文,题目不同,作者不同,但内容完全相同!我诧异地接过作文本,细细翻阅了一下,这两篇习作题目分别是《急性子妈妈》和《妈妈是个急性子》,500字的作文,除天天和每天的区别外,其他全部相同。初学写作的孩子,模仿固然是一种方法,但是抄袭的行为却万万要不得!  相似文献   

14.
友谊与金杯     
【路子对你说】上个月中旬,我的电子邮箱里收到一封署名"竺颖"的读者来信。竺颖曾是《中学生阅读》(初中版)的读者,2003年第1期杂志上发表了她的一篇作文《青春的力量》,她写信来想要再买那一期的杂志,语气极其诚恳迫切。时间过去将近8年,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段时间,我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发现目前不论是在小学还是在中学,学生作文抄袭现象都比较严重。最为严重的表现竟然是写一篇《我写我》的作文,全班竟然有五分之一左右学生的作文与范文存在着雷同现象,  相似文献   

16.
我喜欢……     
我觉得《小学生导刊》十分有趣。我喜欢一篇叫《半截尺子》的作文。我正好和好朋友吵架了,看了那篇作文后,我俩马上又和好了。我十分感谢你们  相似文献   

17.
论文老师:“你这篇论文是抄袭的吧?”学生:“下次不敢了。你就饶了我这次吧。”老师:“这篇论文是我6年前写的。”学生:“啊!对不起。老师,我事先并不……”老师:“不过,我还是决定给你‘优秀’。”学生:“谢谢老师,可这是为什么?”老师:“当时我的导师只给了我‘及格’,可我我的那篇论文应该是‘优秀’。”作文小美在作文里写上长大后的愿望:一、我希望有个可爱的孩子;二、我还希望有个爱我的丈夫。老师评语:“注意先后顺序。”开心坊:老师颂(Ⅳ)  相似文献   

18.
《机遇与创造交响曲》是一篇优秀的形神兼美的说理性散文。其鲜明的立意,辩证的思维,飞扬的文采征服了作文评卷教师,因而,作文获得了满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曾经看过一个作文教学案例,教师要求写一篇题为《我给同学"画"张像》的作文,当时课堂前10分钟流程是这样的:上课开始,在本班四十多名学生里任意选三篇作文,学生读这三篇作文,并猜测这三篇作文描写的是本班哪一名学生,结果没有一名学生猜测出来。教师把作文放在展板上发现一个现象,  相似文献   

20.
林根 《师道》2002,(1):36
北大附中副校长程翔一次在批改学生作文时,被一篇题为《一块手帕》的文章深深吸引住了。他决定利用作文评讲课朗读这篇优秀作文,让全班同学分享这份愉悦。程老师刚读完文章,一个学生刷地举起手说: “这篇文章是抄来的!”他的话音刚落,全班哗然。同学们议论纷纷,并把目光投向那个抄袭作文的同学,她羞愧地低下了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