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蒙藏关系的建立始于蒙古宗王阔端对吐蕃的招抚和经略,本通过对阔端与萨班为蒙藏关系积极活动的论述,分析了蒙古贵族利用吐蕃宗教上层代理统治西藏的原因和凉州会谈的重大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承德和西藏的深远渊源,分析了六世班禅到承德为乾隆皇帝祝寿这一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承德是西藏和中央政权加强蒙藏民族对中央政权的向心力的见证者,也是我国古代借助宗教力量达到巩固政权、统一国家的政治策略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3.
自平定罗卜藏丹津之后,清朝为实现对青海的完全统治,实行了"蒙藏分治"政策,对青海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利用文献档案史料全面阐述清廷的"蒙藏分治"政策,进而深入分析青海地区蒙藏关系发生变迁的原因以及蒙藏冲突的表现,旨在全面客观地看待青海蒙藏历史。  相似文献   

4.
试论清朝的治藏方略彭建英清朝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中央王朝,其治藏政策中吸取了元、明两朝治理西藏的经验,并最终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的治理措施。清初对西藏的治理,其所面对的并非单一的藏族地方势力,而是由蒙古势力统治下的西藏,即由蒙藏两族的上层势力控制下...  相似文献   

5.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西藏地方不承认其与中央政府的政治隶属关系,其"离心"势力为追求国际地位而积极活动,西方势力也加紧对西藏地方的渗透,恢复和强化中央政府的治藏主权,遂成为南京国民政府治藏的核心内容。但国民政府自身因持续不断的战争和内部日益严重的腐败,始终无力切实解决西藏问题,遂以羁縻笼络之策对藏开展政治运用,其表现之一即是优崇藏传佛教。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对西藏地方开展的传昭布施,即是国民政府希冀通过优崇藏传佛教增进西藏地方对中央权威政治认同及国家认同的具体表现之一。驻藏办事处在种种困难之下坚持开展传昭布施,对于宣示中央政府的治藏主权和增进西藏地方的国家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1939年 10月 ,国民政府派吴忠信赴藏 ,代表中央举行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坐床典礼 ,进而商讨中央与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 ,并在拉萨设立了驻藏办事处。吴忠信是民国时期中央派往西藏的最高官员 ,其使藏表明西藏最高政教大权属于中央政府 ,密切了西藏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巩固了抗战的后方基地。  相似文献   

7.
文殊菩萨是藏传佛教中的第一菩萨,主智慧,地位极高。西藏称呼中原皇帝即为“文殊大皇帝”。清初诸帝对藏传佛教实行既推崇又限制的策略,至乾隆朝,乾隆帝被视为“文殊菩萨在世间的转世圣王”,他利用自己特殊的地位,比较圆满地解决了中原与蒙藏地区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8.
公元一二四○年,在蒙古贵族方兴未艾的扩张热潮中,元太宗窝阔台之子阔端遣兵进入西藏,从此揭开了蒙藏关系的序幕,西藏的喇嘛教也就同时为蒙古人所认识。有元一代,自萨迦座主八思巴被元世祖忽必烈召见并封为帝师后,蒙古上层统治者始终与喇嘛教保持了密切的联系。西藏喇嘛作为将西藏划入大元帝国版图的僧侣集团,确曾为祖国的统一做出了贡献。但是除此而外,他们依仗帝王的宠信,“怙势恣睢,日新月盛,气焰熏灼,延于四  相似文献   

9.
藏传佛教传入蒙古之肇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汗国窝阔台可汗实施西征南进战略,迫使吐蕃归顺蒙古历时5年(1235~1240年)。由皇子阔端派遣多达纳波统军入藏,真正打开了蒙古与西藏历史关系之大门。因此,蒙藏民族历史关系的开端,应为窝阔台可汗时期的公元1240年。戊传佛教传入蒙古之肇端在于蒙古汗国贵由可汗时期的公元1247年。阔端与萨班凉州会晤颁布了《萨迦·班哲达致蕃人书》为重要标志,确立了蒙古汗国对西藏的统治地位,同时承认了萨迦派教主主持吐蕃地方政权和佛教的领导地位,允许在凉州或蒙古西部地区弘扬佛教,进而在蒙古与西藏的历史文化的发展关系中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藏族是一个崇信佛教的民族,藏族佛教在历史的演变与进程中形成了各个不同的教派,而这些教派为了各自的利益在很大一方面会寻求一个政权的庇护。格鲁派在它的发展初期为了打击反对它的一些教派及政权时,选择了蒙古和硕特部为依靠,在藏族历史上奠定了它的地位。而同时和硕特部得到了它相应的权力,成为统治西藏的执行者,统治西藏长达75年之久,对藏族与蒙古族间的文化、宗教、经济间的关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使蒙藏间的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蒙藏委员会对西藏的治理,给中央人民政府在藏区的施政留下了许多经验和启示。在机构沿革、纠正民族偏见等方面的经验值得总结和学习,在藏事上的一些失误留给我们一些启示。这些对新时期中央人民政府在西藏的施政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日,校图书馆接受了一批由北京华翰昌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捐赠的价值两万多元的134册珍贵典籍。其中,由台湾蒙藏委员会编辑出版的《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档案选编》,是研究民国时期西藏史的重要资料,在大陆地区非常罕见,全区只有我校图书馆藏有此书。《中  相似文献   

13.
清末,处理西藏问题严重失当引起的汉藏隔阂,导致西藏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恶化,这种不正常的关系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民国政府为了改善与西藏地方的不正常的关系,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沟通与了解,先后多次组团入藏,在修复中央与西藏地方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西藏的稳定和团结,做出了重要的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近日,校图书馆接受了一批由北京华翰昌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捐赠的价值两万多元的134册珍贵典籍。其中,由台湾蒙藏委员会编辑出版的《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档案选编》,是研究民国时期西藏史的重要资料,在大陆地区非常罕见,全区只有我校图书馆藏有此书。《中华文化通志》全书共101卷、4000余万字,是我国第一部对中华文化由古到今、  相似文献   

15.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对发展蒙藏教育极为重视,在教育部内特设蒙藏教育司,与蒙藏委员会共同负责筹划蒙藏地区教育发展和行政管理.它们在国民政府初期,共同制定了《蒙藏教育实施方案要目》等纲领性文件,并且调查了蒙藏地区教育现状、督促蒙古地区兴办教育.蒙藏委员会整顿了蒙藏学校,并筹备建设南京、康定等几所蒙藏专门学校,还保送了大量的蒙藏籍学生入大中院校就读.可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蒙藏地区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日,校图书馆接受了一批由北京华翰昌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捐赠的价值两万多元的134册珍贵典籍。其中,由台湾蒙藏委员会编辑出版的《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档案选编》,是研究民国时期西藏史的重要资料,在大陆地区非常罕见,全区只有我校图书馆藏有此书。《中华文化通志》全书共101卷、4000余万字,  相似文献   

17.
近日,校图书馆接受了一批由北京华翰昌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捐赠的价值两万多元的134册珍贵典籍。其中,由台湾蒙藏委员会编辑出版的《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档案选编》,是研究民国时期西藏史的重要资料,在大陆地区非常罕见,全区只有我校图书馆藏有此书。《中华文化通志》全书共101卷、4000余万字,是我国第一部对中华文化由古到今、分门别类进行  相似文献   

18.
1930年6月,川西甘孜县的大金专与白利村因争夺寺产民户而发生冲突,英国趁机怂恿西藏地方政府挑起川藏战争。为了实现建立大“西藏国”的梦想,西藏方面拒绝中央调解,并将战争扩大为青藏战争。1932年川青两省联合收复失地。在民族危机面前,双方停战谈判。此战粉碎了英国支持西藏地方当局分裂中国的阴谋。但使中央与西藏已得到初步改善的关系暂时中断了,达赖与班禅的关系进一步恶化,汉藏两族的民族隔阂也加深了。  相似文献   

19.
4月29日下午3时,应我院的邀请,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华儿女》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李而亮先生在我院大礼堂作了题为"关于西藏问题的由来及现状"的学术报告。学术报告会由陈洛书记主持。李而亮先生深入地分析了古代西藏与中原的关系、帝国主义对西藏事务的插手与西藏问题的产生、西藏和平解放与达赖的公开分裂、西藏进入社会主义与治藏方略的改变、西藏问题国际化与"藏独"势  相似文献   

20.
<正>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阐明了西藏工作的战略定位,给西藏职业教育发展注入了了强大动力,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将推进西藏职业教育实现新的跨越。"十三五"期间,西藏职业教育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及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