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当前,报纸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晚报。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并不断地发展壮大,是当前晚报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晚报为了竞争,竞相扩大版面.降低报价,加大发行力度,增加报纸的可读性等等。但是,给读的感觉却是千报一面,千一面,很少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消息,几乎是大同小异,给人雷同、单调的感觉,让人厌倦。所以,晚报要想在报业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出新。  相似文献   

2.
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体现“三特”,即报纸的“时代特征、地方特点、晚报特色”,是春城晚报20多年来的立身之本、发展之本,也是今天的晚报面对都市报类报刊激烈竞争的生存之本。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在我们的报纸已进入多版化、彩色化的时代,如何以发展、改革的眼光看待“三特”,如何以创新的形式与手段来体现“三特”。一、报业大战中对晚报“三特”的再认识1.凸现自身特点,实行错位竞争。在昆明的报业零售市场,有这样一种现象:一元钱买3份报纸,尽管这3份报纸可能从所登新闻到版式都大同小异。这种情况始于1998年…  相似文献   

3.
王哲 《传媒观察》2005,(1):58-59
当今时代,报业市场群雄逐鹿,竞争激烈,各报在新闻资源、新闻人才等方面的竞争已趋向白热化,地方报纸面临着中央报刊、新华社和省级报业集团所办的子报、都市报和晚报的冲击,苏南某市中央报刊、新华社和省级报业集团所办的子报、都市报和晚报的日发行量超过20万份,而当地日报、晚报日发行量的总和只有15万份。一时间,为了争夺读者、广告,地方报纸积极应战,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进行改、扩版。但是地方报纸在步入“厚报时代”的过程中,有一种倾向值得引起注意———一些地方报纸走进了“雷同化”的误区。表现之一:报纸的版式“千报一面”。这一现…  相似文献   

4.
当今媒体竞争激烈,核心缘于新闻源的竞争。众所皆知,没有好的新闻线索就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凭编采人员怎样用心,也很难办出一份好报纸。《西安晚报》历经50多载风雨历程,一直肩负着西部主流媒体的重任,伴随着新闻源争夺日趋激烈化的现状,我们及时推出了24小时新闻热线,为《西安晚报》更加  相似文献   

5.
世纪华文 《今传媒》2010,(1):111-111
南京作为中国报纸竞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各报纸相互之间鏖战不断,最终形成了《金陵晚报》《现代快报》《扬子晚报》《南京晨报》4份都市报的激烈竞争,而这4份报纸分属南京日报报业集团、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和新  相似文献   

6.
苏华 《新闻界》2000,(3):37-37
报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竞争的方式之一就是晚报类的报纸越来越多。现在的晚报已和过去的晚报有了本质区别 ,它不仅保留了传统晚报“内容丰富”可供消遣的特点 ,更突出了“贴近生活、贴近民众、贴近社会”的重大主题 ,融知识性、可读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现在不少省级党报都办起了晚报类的子报 ,地市级党报也在发挥喉舌作用的同时 ,力求办出晚报特点、晚报风格 ,以期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一、软化文章 ,增强可读性要办好一张“晚报风格”的党委机关报 ,在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要对硬文章进行技术上的“软”处理 ,使文章更有…  相似文献   

7.
邯郸晚报在中学生中招聘小记者,这一活动从1996年开始,已连续搞了三年,年年红红火火,至今已有200多名中学生先后加入到邯郸晚报小记者的行列。招聘小记者为什么能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一张地市级晚报何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其中策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选好“点”。“点”即策划的切入点。在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一张报纸要吸引更多的读者,必须多出精品,而策划越来越为各家老总们视为出精品的看家招术。一张报纸,一个版面没有策划是万万  相似文献   

8.
近阅《新闻战线》2001年第12期中的《把一次出报变成连续出报──对21世纪中国晚报发展之路的思考》一文,作者胡方松先生着眼于从改革、创新的角度,提出了晚报的现实问题和思路对策,并认为晚报连续出报便可赢得新的竞争优势,文章不乏精彩而独到的见解。然而,作为晚报界一员,笔者并不完全赞同胡方松先生的观点,现就若干问题与其商榷。一孔之见,权作引玉之砖。 报纸也要讲究整合营销传播 关于晚报早出或滚动出报的讨论、研究,很有意义。但是,如果讨论只是把报纸作为一种“生产者”来考察,表明晚报业有早出或滚动出报的生产…  相似文献   

9.
2006年伊始,浙江《台州晚报》迎来了“开门红”:发行量比上年增加了2万多份。浙江省报业协会一位领导评价说:在报业竞争异常激烈,报纸发行难度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台州晚报》发行量得到如此攀升,实属难得。在报纸发行打了大胜仗的同时,《台州晚报》广告经营开局良好,在当地业界占取良好势头。广大读者对报纸好评如潮:版式清新大气、版面亮点频现、内容丰富多彩。晚报,与我们贴身贴心……  相似文献   

10.
成都报纸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是从1995年元旦华西都市报正式创刊时开始的,到2000年底,刚好历经6年。其间,有两个明显的阶段。一是1995年——1997年,主要是华西都市报的市场办报意识与成都晚报的计划办报意识的竞争,这种竞争在1997年以华西都市报的傲视群雄而告一段落。二是从1998年至今,成都商报迅速崛起,与华西都市报形成楚汉相争、其他报纸紧随其后的局面。由于面对不同的竞争环境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华西都市报  相似文献   

11.
顾龙 《新闻记者》2004,(10):5-8
中国晚报在21世纪激烈竞争的报业市场中,是发展还是衰亡? 这个话题是从"晚报是早出还是晚出"引起的。因为全国目前有147家晚报,改为出早报的已有100多家。从"晚报晚出"的比例来看,中国晚报似乎在走下坡路。 但是,真理只有一个:晚报就是傍晚出版发行的报纸。请注意一个事实:在中国十来个主要的大都市里,晚报至今仍是下午发行,而且都是所在城市发行量名列首  相似文献   

12.
今年《金陵晚报》创办已有20周年。20岁的《金陵晚报》有积淀、有智慧、有活力、有勇气,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在6月,注重"让阅读成为享受"的《金陵晚报》再次玩转创意,推出一份微报纸。这份报纸从策划到出街,全程都吸引了学术界、传媒界的热议。此外在营销上《,金陵晚报》成功锁定目标广告客户,取得了形式创新与广告创收的双赢。微报纸是什么?2012年6月6日的《金陵晚报》,给读者带来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当天,一大一小两叠报纸呈现在读者面前。大报纸为普通新闻版面。充满设计感的微报纸凭借仅为正常  相似文献   

13.
杨进 《新闻采编》2003,(1):39-40
2002经验交流服务年11月1日 ,太原晚报改版 ,得到各界好评。作为晚报一员 ,不禁喜形于色。回首“改版”的前前后后 ,日日夜夜 ,自然会想到个中甘苦 ,自然会有许多话要说。我在这里最想讲的是晚报专刊的服务意识、新鲜意识、色彩意识、地域意识、短稿意识 ,这也是最近一段我思考最多、感受最深、想一吐为快的问题。一、服务意识有一种说法 ,新闻是攻读者的 ,专刊是守读者的。可想而知 ,专刊在整个报纸中的份量。要办好专刊 ,首先要讲的就是服务性。如何接近读者、亲近读者、拉近晚报和读者的距离?就要在正确掌握舆论的导向性的同时…  相似文献   

14.
提高报纸质量,关键是报纸的定位,试看当今的晚报“豪门”,海派、京派、粤派、浙派哪一家不是定位准确,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浓郁的地方特点和鲜明的晚报特色,才独步报林,称霸市场?办报实践告诉我们,抓住“三特”是办好晚报的唯一途径。强烈的时代特征,是晚报塑造形象的根本加入WTO后,过去那种以等级观念办报的意识,已被以市场价值为取向、以读者为核心的竞争价值观所取代。如今的报纸,在办报理念上,日报与晚报、行业报与都市报的差别越来越小。因此,只有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报纸,才能被读者接纳。在这一点上,《大同晚报》本着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原则,以受众需要为取向,从报纸的形式与内容入手,不断调整新闻结构,刷新版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创刊十年来,《大同晚报》几乎年年改版,其目的就是按照新闻规律进行市场化的运作,淡化日报特点,突出民生民情的关注,真正把《大同晚报》办成一张老百姓喜欢的报纸。浓郁的地方特点,是晚报赖以生存的土壤地域性报纸,因受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想在综合性报纸中与强手对垒,其难度可想而知。而地域性报纸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打好本地牌。近年来,一些省级报纸跨地域来大同办报,竞争中,《大同晚报》非但没有垮下,反而愈战...  相似文献   

15.
当前,报业竞争激烈,各报新招迭出,都在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来,羊城晚报也在朝着这一方向不断探索。 羊城晚报的特色“特”在哪里?就在一个“晚”字上。这本来是过去谈了很多的老问题。然而,最近讨论报纸改革,有的记者编辑提出要防止晚报“日报化”,要保持和增强晚报特色;有的通讯员则说,在晚报上稿很难,往往因稿件不符合要求而“石沉大海”,感到心灰意冷。因此,我们重提办晚报要突出一个“晚”字,这个“晚”字还要同“羊”字紧密结合在一起,围绕这一间题深入探讨羊城晚报的特点和风格。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增强报纸的活力,不断扩大其覆盖面和影响力,是很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6.
《长沙晚报》是担负着机关报职能的晚报,近年来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其经验和体会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必读性是党报权威的显现;可读性是晚报个性的张扬;耐读性是文化品位的提升。作为权威主流媒体,必读性、可读性、耐读性,一个都不能少。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质量是报纸的生命线。报纸要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需要捍卫质量这根生命线!  相似文献   

17.
翻开每天的报纸,大家普遍觉得党报不如晚报可读性强。形成这种局面除党报会议报道、工作性质的报道在版面占的篇幅较大等客观原因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党报记者与晚报记者相比,新闻竞争意识有差距。党报能不能改变自己的面貌,去贴  相似文献   

18.
在广电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强力竞争下,报纸市场份额的下降已不可避免。地市级党报在发展壮大的道路上,更要面对晚报、生活类报纸的挑战和竞争。要获得较快发展,吸引更多的读者,地市级党报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兴起,新闻资源的垄断被打破,很多新闻成为大小媒体的共享资源,报业之间的竞争因此更加激烈,往往是国内外一有什么大事,各类报纸便蜂拥而至,抢夺信息,从各种角度进行报道。对于一份地市级的晚报来说,与省级、国家级报纸相比,无论在资  相似文献   

20.
谌笛 《新闻窗》2005,(3):51-52
在报业市场的竞争中,地市委机关报既要面临中央和省级机关报的竞争,又要面临晚报、都市报等生活服务类报纸的竞争。后者由于其目标读者群的大众化,这些年来,在同地市委机关报的竞争中,一直处于优势:发行量居高不下,广告收入逐年增加。这就使得上有中央、省级机关报的压力,四周又有晚报、都市报等市民生活类报纸挑战的地市委机关报,在报业市场竞争中,日子并不都好过。市场无情的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