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仪器分析实验是化学及应用化学等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之一。在学生经过理论课和基础实验阶段的教学之后,将开放设计实验的教学环节引入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仪器分析方法解决生活实际及科研中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开放设计实验的教学采取以学生自行设计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式;实验选题着眼于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或与基础研究相关的课题。教学实践证明,这一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不仅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而且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研究热情;亦为学生后续的毕业论文(设计)和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吉首大学生物类专业为例,进行了《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结合实验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本研究旨在实现《现代仪器分析》课程理论与科学实践的深度融合,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大幅提升其现代仪器分析操作技能,并全面提高其发现和解决问题及创新实践的能力。同时,也为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进一步教改和拓展奠定基础,为新从事本实验课程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所裨益的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3.
紧紧围绕本科学员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从整体拓展基础实验课创新教育功能入手,提出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工程训练、创新实践"三个结合"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立足于适应、发挥和发展本科学员的实验能力、工程经验和创新思维这一基点,建构了协同式教学三同步、实训式教学三层次、贯通式教学三阶段的教学组织方式,并通过建立健全"四个机制"的运行保障体系,有力地保证了基础实验课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4.
热分析仪器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重要的大型仪器之一。由于大型精密仪器价格昂贵,操作技术要求高,一般实验室仅配一套而已,每个学生不太可能都有独立操作该仪器的机会,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的开展则更不能适应当前的现实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围绕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主导思想,对热分析仪器实验教学从增加实验课时、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推行模块式教学方法和构建开放实验平台等方面对仪器分析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以推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协调发展,为培养符合国家需求的工程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5.
针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中的共性问题,结合船舶动力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和国家级建设过程,从建设思路、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凝练了"培养目标注重素质,实验内容注重综合,创新教育注重个性"的教学理念;构建了"专业素质培养平台→科技创新实践平台→校企联合拓展平台"的进阶式实验教学体系;形成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虚拟与现实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方法。在培养基础雄厚、专业扎实、视野宽阔的创新型人才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供国内同类院校借鉴。  相似文献   

6.
结合农科院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以省级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为契机,依托学校的网络教学环境,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了教学资源信息量较大、页面合理、互动性强、具有一定特色的课程网络平台。在拓展实验教学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水平和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卢金顶 《考试周刊》2013,(39):142-143
物理实验教学不同于概念课教学,实验课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物理规律,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重在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验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探究实践能力,重在使学生在实践中领悟物理学研究问题的实验思想和方法,它是传统实验教学的拓展和改革。本文具体分析了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大型仪器设备是先进科学技术的代表,在科研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论文以北京工业大学实验教学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心实验室的大型仪器实验教学实践为例,介绍了一种多层次的大型仪器实验教学模式:针对本科教学,开展了多种与大型仪器相关的必修课、选修课、创新实践课、相关应用及竞赛等;而研究生教学中则开展理论必修课、大型仪器培训及实际操作等教学内容。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仪器操作水平和创新能力,也可充分发挥大型仪器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具有较大的推广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电子技术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基于OBE理念对电子技术实践教学进行了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以工程实践项目为载体,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为导向,构建多层次、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将电子技术实践教学分为基础验证型、综合设计型和创新研究型3个层次。基础验证型教学强调知识的培养,综合设计型教学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研究型教学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完善实验教学质量监督与考评机制,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持续改进。实践表明,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明显,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2):197-200
作为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仪器与光电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结合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在"光机电算一体,理论实验协同,基础创新并举,科研教学融合"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设置多层次、多种类型实验实践教学,突出4大基础学科交叉融合一体化特色,构建了一个"立体化"实验教学体系,在加强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