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南浔作为江南水乡古镇的典型代表,文化底蕴深厚、人文环境良好,民居建筑特色鲜明,装饰艺术在装饰题材、象征寓意,表现形式、技术工艺上具有江南水乡民居建筑装饰的共性;在个性纹样、图案的运用,艺术造型和手法上有南浔民居建筑装饰的个性;在民居建筑装饰艺术中又独具南北渗透、中西合璧的融汇性。对南浔水乡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特点进行研究,对南浔水乡民居建筑保护和传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中,通常会将传统民居装饰元素作为中国传统特色的表征形象加以运用到具体设计中,传统民居指的是民间形成的各类居住建筑,本文研究元素以汉族民居为对象,虽然同为汉族民居,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因此不同地区的民居由于气候、环境等因素造成的民居风格由大不相同;而传统民居的装饰元素,指代的是建立在民居建筑基础上的传统细部元素,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闽南传统建筑古朴、俏丽,在空间营造、建筑装饰上透露出浓厚的儒家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居住在这里的人们。闽南传统建筑装饰精美繁复,其即将流逝的画、雕、剪粘、堆砌等传统建筑装饰技艺,为我们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内容。闽南传统建筑美术课程将美术融入到闽南地域文化生活探究之中,用美术的方式传播闽南传统建筑艺术,在探究过程中感受闽南传统建筑中的人文精神,达到利用美术教育传承闽南文化,发展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4.
康百万庄园作为十七、十八世纪华北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以其丰富的装饰图案和三雕艺术事负盛名,反映了明清时期民居装饰艺术的全貌,具有很高的中原民俗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本文从康百万庄园装饰艺术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文化,康百万庄园装饰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传统装饰图案在现代装饰艺术中的运用三个方面,试图探析康百万庄园装饰艺术的文化思想及其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环境艺术设计是解决人、环境、空间三者间的关系,它的最终目的是提供一门和谐的学科给人类,从它的产生到发展都与传统民居装饰文化息息相关。由于传统民间装饰文化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它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是深刻而全面的。本文将从传统民居装饰的角度去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把传统民居装饰运用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让传统的民居装饰文化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更加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一个建筑最终成型的好坏不但要看建筑本身的做工质量和设计理念,其装饰的优劣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建筑装饰艺术空前繁荣的传统建筑中,装饰更是赋予了传统民居独特的风味.在传统民居中,对装饰的讲究很多,从装饰的选址到各种色泽的搭配,无一不精,本文将着眼于传统民居中的装饰艺术,来带领大家走进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相似文献   

7.
水车堵装饰艺术是厦门新垵村传统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在特有的自然环境、人文背景和历史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研究新垵村传统民居水车堵的装饰特点以及形成原因,探讨其文化内涵,对于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南传统民居建筑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空间布局、构造方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对西南传统民居建筑的空间布局、构造方式、装饰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探索西南民居建筑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是我国传统民居研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豫北民居中的装饰艺术主要体现在民居的院门形式和装饰雕刻上,同时还有房屋的门窗、隔扇等雕刻艺术方面,其中主要是砖雕和木雕。在雕刻内容上,反映了传统文化和装饰艺术的结合及其寓意,体现了豫北地区的风俗人情和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0.
湖湘传统民居建筑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湘古民居建筑其魅力除建筑造型、建筑功能外,还在于通过建筑装饰形成了与其它地域不同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功能实用性与艺术装饰性相统一;朴实简洁的装饰特色;浓郁的楚巫神秘风韵;天然的湖湘乡土气息;浪漫的写意情趣.传统的民居建筑装饰,是湖湘传统建筑最具有艺术特色的部分,它永恒的艺术价值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彰显湖湘厚重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区域文化的孕育下,泉州地区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闽南语民歌。泉州民歌具有明显的地方区域特色,并在与闽南戏曲音乐及泉州南音相互交融中形成自己鲜明的音乐风格,成为当代闽南语音乐创作和地方音乐教育的丰富素材。文章以泉州民歌为研究对象,从民歌的体裁、音乐特点等角度对其地方区域特点及音乐风格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闽南,基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背景,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闽南传统文化。如何挖掘闽南文化的旅游资源、进行旅游产业开发已成为地方发展经济的重心之一。文章结合闽南文化的形成及特征,就闽南文化历史资源旅游业开发的形态及关键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闽南民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一个支流,记载着独具地方特色的闽越民族文化精髓,是研究闽南文化的活化石。在新的历史时期,振兴海峡西岸战略的提出,为闽南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挑战和契机。通过社会学视角,以泉州地区为例,在讨论闽南民俗文化特征和分析当前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的生态保护措施,推动闽南民俗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林语堂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着极为丰厚的内涵。如果说西方文化是穿在其身上的洋装或外衣,是作为一种外在的行为标准,那么,中华文化乃是他内在的生命灵魂,而闽南文化及其乡土情结则是其重要内质。或者说,其文化精神源于中国文化传统,且根植于闽南文化土壤中。因此,从作家笔下的闽南书写和文化记忆的角度切入,考察林语堂精神范式,可见从闽南乡土和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走出的林语堂,其中潜在的因素在其生命历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闽南,传统宗教精神和意识都渗透到了传统戏曲与民间舞蹈的方方面面。章从一些戏曲与民间传统舞蹈的现象去追寻宗教对闽南戏曲与民间舞蹈影响的痕迹。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传统文化是两岸戏剧共同的基础,闽南戏剧又是两岸结缘的重要纽带,因而闽南戏剧自然有着被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价值。有效地构建儿童高甲戏、儿童歌仔戏、木偶戏等戏剧教育课程体系,对传承民族文化精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建构一种全面的人文素质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闽南戏剧文化,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而且能有机地整合各学科领域的教育内容,从不同角度促进儿童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使闽南戏剧元素成为培养儿童想象力、创造力,促使儿童生命成长的重要媒介。同时,戏剧教育课程的建立也为我国各种剧种戏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晚清社会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迁。这种变迁首先从口岸城市开始,伴随着鸦片战争而来的社会转轨,处在传统文化的边缘与新兴口岸文化城市之中的闽南,开埠后开始出现一个特殊的新士绅群体,他们创办新式企业、致力于新式教育事业,在辛亥革命中,积极参与革命活动和各地政权的建立,在左右近代闽南政局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台湾民间舞蹈称为“艺阵”,以源于闽南的福佬系民间艺阵舞蹈为主体,历经数百年的演化发展,不仅保存闽南传统民族文化精神,也呈现出台湾本土的风貌。文章介绍台湾福佬系民间艺阵舞蹈的源流、分类、区划与传承概况,并探讨其蕴涵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在闽南婚俗中有许多体现女性地位的形式和内容。过去,无论是主流的闽南风俗,还是非主流的闽南风俗,女性在婚姻中都处于不平等的地位。闽南婚俗的流传,有其大环境的原因,也有小环境的因素。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闽南婚俗呈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到闽南当地女性的地位也随之在改变。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文化的第一载体。研究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应尽可能把讲闽南语的族群纳入研究者的学术视野。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福建省及纳入该经济区的邻省有关地区看来,在属于闽南语系的族群中,有开展本区域学科研究且与闽南文化有关的地方学,主要是闽南的泉州学、粤东的潮州学和浙南的温州学。加强泉州学、潮州学、温州学协作研究,有助于拓展闽南文化生态研究的学术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