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的结构性损伤与损伤模型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土的结构性变化与损伤的关系,指出软粘土的结构性损伤包括应力损伤和扰动损伤,并在e-log曲线上探讨峰值损伤应力的合理取值和扰动损伤的定量评价。介绍复合体损伤模型,基于软粘土结构性损伤的含义。重点引荐修正损伤变量演化函数式(5a),并从复合体概念出发,对损伤参数的合理确定提出了探讨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踝关节损伤是体育课中发生最多的运动损伤,踝关节损伤虽然不是非常严重的运动损伤,但因其发生率很高,以及相当一部分损伤病例早期处理不当,经常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本文对38例在体育课中发生踝关节损伤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在体育课中踝关节损伤的预防和治疗问题,以期对踝关节损伤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几所普通高校的202名学生进行了有关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其中对损伤的人数,损伤的部位,损伤的发生率,损伤的时间以及损伤的原因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运用综合法对问卷进行数字统计分析,从中找出运动损伤的特点、规律及产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一些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体育系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对102例(男64例,女38例)体育系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临床分析,结果:损伤发生的场合以教学课堂为主,损伤发生项目以体操为最多,损伤部位以踝部损伤占首位,损伤种类及分布规律,以关节扭伤发病率最高;损伤发生的原因以技术动作错误为首,由此建议,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运动保健的重要性;体育教师应克服在教学,训练,组织和指导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加强医务监督,加强损伤的治疗,对体育系学生发生运动损伤有积极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基于模态振型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一个新的模态参数——振型差值曲率,阐述了用它作为参数进行结构损伤识别的思想与方法,然后建立了一个悬臂梁的数值模型,用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作为损伤诊断的依据,对不同的模拟损伤用本丈所研究的方法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采用振型差值曲率法可找到结构损伤的位置并确定结构损伤的程度,分析判断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6.
建筑物内发生火灾,会对建筑结构产生损伤和破坏,但是其损伤程度有轻有重。修复建筑物损伤时,应根据各种结构的特点及火灾损伤的程度,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修复方法加固补强。  相似文献   

7.
依据对体育训练中常见急性损伤及其防治的调查资料,分析了造成急性损伤的原因,并对预防急性损伤的措施与手段作了的探索,力求减少急性损伤的发生,使体育锻炼更好地起到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中学体育课损伤的表现,分析了中学体育课损伤的原因,重点探讨了预防中学体育课损伤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工程中木柱在轴压荷载下易破坏问题,采用压电时间反演理论对轴压木柱进行损伤监测实验研究,并以基于时间反演的聚焦信号峰值的损伤指数D1和基于时间反演重构信号和激励信号相关系数的损伤指数D2进行损伤监测定量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聚焦信号峰值与重构信号和激励信号的相关系数均与损伤程度密切相关;随着轴压荷载的增大,木柱损伤程度逐渐增大,两个损伤指数均随损伤程度的增大而增大;时间反演法具有良好的自适应聚焦效果,能有效提高信号信噪比。时间反演法可为相关专业学生开展木结构损伤检测和健康监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踝关节韧带运动损伤机制的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踝关节韧带损伤是比较常见的运动损伤,本文根据踝关节解剖学生理特点,并联系体育运动项目分析了踝关节韧带损伤的机制,提出了防治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校体育系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表明,一年级新生损伤发生率最高,其总体损伤率女生明显高于男生;损伤最多的项目是篮球、田径、足球等;损伤部位最多为下肢的踝部,损伤呈多发性,多以急性闭合性的韧带扭伤、肌肉拉伤、挫伤等软组织损伤为多见。本文根据运动损伤发生的特点、规律及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70名我国U—17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探讨其损伤特点及原因。结果表明:损伤发生率较高,损伤程度较为严重;损伤发生较多的部位依次为踝关节、膝关节、足部和大腿,发生较多的损伤类型依次为扭伤、拉伤和挫伤;引起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直接激烈对抗、运动负荷过大和场地不良;损伤后未痊愈的比例较高,少数运动员损伤后未经过治疗。最后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防治运动损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胡国珍 《南昌教育》2006,(11):35-35
当前,学校体育课损伤有上升趋势,尤其是慢性损伤出现较多。那么,如何降低体育课的损伤率,真正增强学生体质,使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同步,是当前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弹塑性大变形,由于外界栽荷的作用和材料自身性能的影响,损伤常常表现为各向异性。通过有效应力的概念,损伤对变形的影响可用一个四阶损伤影响张量来表示。对于弹塑性损伤变形,可以通过不同的极分解途径,而得到各种定义的变形梯度张量和相应的应变张量。分析结果表明:变形与材料的损伤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的可用于混凝土疲劳研究的非线性累积损伤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混凝土疲劳问题的主要困难之一,就是混凝土疲劳损伤的累积速度与不同强度循环荷载的作用次序有关,且是非线性的。但通常 的一些非线性损伤模型却不能反映荷载作用次序的影响,为了解决此问题和混凝土结构在长期不稳定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疲劳问题,我们在Miner线性累积损伤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非线性累积损伤模型,通过两个 疲劳损伤实例的计算证明了该模型不仅能够反映出不同强度应力水平先后作用次序对疲劳损伤演变情况的影响,而且保留了Miner模型概念明确,使用方便的优点,当通过试验得到一组有关曲线之后,不稳定循环荷载作用的混凝土疲劳累积损伤计算将变得异常简单,极便于在工程设计中采用。  相似文献   

16.
篮球运动损伤的预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了抽样调查法,就篮球运动损伤问题,调查了南阳师范学院240名篮球爱好者,从运动损伤的性质,损伤的部位,引起损伤的原因,损伤的场合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篮球运动损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校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普通高校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损伤的类型、部位,容易产生运动损伤项目的调查分析,提出损伤的一般常规处理方法,并提出了预防损伤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体操练习中的损伤情况调查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操练习中的损伤率较高,损伤部位有一定规律,损伤原因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个人承受能力和教材的可接受性考虑不足、学生不做准备活动或做得不够充分、学生过度疲劳或带伤训练所造成,为了降低损伤率,教师应从五个方面加强训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在足踝部急慢性损伤诊断中的评估价值。方法2002—03/2004—03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门诊诊断为足踝部急慢性损伤的380例患,对怀疑为跟腱断裂、慢性跟腱损伤及肌腱炎52例应用高频超声检查。结果52例足踝部急慢性损伤患中急性跟腱断裂10例,慢性跟腱损伤28例,急性足踝部损伤14例。结论高频超声对足踝部急慢性损伤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分别从动力损伤本构模型、动力损伤发展方程、损伤屈服模型和损伤阻尼矩阵四个方面对动力损伤力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对动力损伤力学的发展趋势及其不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