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通过对三大国际货币的国际化历程分析得出三大国际货币的国际化经验分别是:美元是通过国际货币制度安排来实现国际化;欧元是区内各国协调与合作的结果;日元是依赖国内金融深化。人民币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借鉴日元、欧元和美元经验,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2.
主要国家货币国际化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发生了变化。日元不断升值导致其大幅度贬值,国际化未取得长足进展。德国在经济增长和马克升值的黄金期,输出等值681亿美元的马克,使马克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要谨慎选择其路径,尽量降低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加强区域金融合作,保持人民币价值的基本稳定,通过贸易、投资和借贷等多个渠道推进人民币的流出。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国际化的独特路径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货币国际化表现为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和投资工具的两大功能在国际空间扩展的动态过程.货币国际化有其实现的共同条件,但在实现路径上存在差异.中国经济的固有特色决定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特色,表现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与人民币国际区域化并存、经济体制变革转型与人民币国际区域化并存\全球范围的普通货币与东亚区域货币并存以及从储备货币、结算货币到投资货币的三步走态势。人民币将成为东亚货币合作中的核心货币、国际货币合作中多元国际货币的重要一极。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完善。为了加快世界经济的复苏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势在必行。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利因素,中国需要采取合理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措施,人民币成为关键货币就中国而言是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实施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一环,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货币领域的具体体现。文章基于货币锚模型,横向比较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和人民币5种货币的锚效应,详尽分析了人民币货币锚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自“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人民币影响力持续提升,但与主流货币仍存在一定差距。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双边贸易进出口额、双边货币互换额度对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是货币国际化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亦或是确立时期。一方面,在这一时期货币国际化的概念得以确立并成为指导后期发展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国际货币由英镑转向美元,相应的货币本位制度也由金银本位转向了纸币本位。通过对货币国际化思想的脉络梳理,结合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的实践及障碍思考,其解决之道就是在现有条件下如何进一步保障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同时选择合理的国际化范式。  相似文献   

7.
《宜宾学院学报》2017,(11):10-17
人民币汇率对东南亚五国汇率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区域内汇率波动呈现极强的联动效应。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在东南亚经济体货币篮子中,美元与欧元仍然是主导的参照货币,英镑对东南亚国家汇率的影响并不大。在亚洲区域内,日元对东南亚经济体汇率的影响主要为负,人民币影响的显著性较强,对新加坡、泰国、越南的影响已经超过日元,但是影响程度与美元、欧元相比较低。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在未来东南亚区域驻锚货币的选择中,人民币具有成为区域锚货币潜力。  相似文献   

8.
2015年11月30日,IMF宣布同意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此前SDR货币篮子主要由美元、日元、欧元、英镑这四种发达国家最主要的国际货币来决定.2016年10月1日特别提款权的价值由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这五种货币所构成的一篮子货币的当期汇率确定,所占权重分别为41.73%、30.93%、10.92%、8.33%和8.09%.可以看出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迈出了里程碑意义的一步.其中,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人民币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的汇率联动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人民币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的定性分析,再结合实证分析说明人民币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以及其倒逼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促进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国际化已取得初步进展,但仍存在人民币未实现资本项目完全兑换、人民币在对外经济交易中影响力仍不足、人民币利率与汇率仍未市场化、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滞后等问题。现行主要国际货币的国际化经验表明,货币国际化主要是由市场力量决定的。我国要通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与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参与区域货币合作与推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路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目前最流行的国际货币理论,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拓宽人民币国际化市场基础、持续推进外汇市场改革的历史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全球金融危机后,以美元为主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暴露出很多弊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日益成为各方共同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得出人民币国际总体上利大于弊,同时结合中国的经济特点,提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对策建议,以充分发挥其有利影响,并限制其不利影响,具体有: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增强国内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建立和完善人民币回流制度,防范货币逆转风险;健全金融市场,提高金融监管水平;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性;优化国际货币体系,规避"特里芬难题"等。  相似文献   

12.
国际货币体系受到了本次世界经济危机的严峻挑战,世界各国纷纷要求建立一种全新的国际货币体系。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在综合国力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轮世界经济危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契机。文章在分析人民币国际化内涵及影响的基础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及现状进行了阐述,之后对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若谷 《留学生》2012,(9):18-19
主持语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尽管目前人民币可以在境外流通,但这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不过,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货币。  相似文献   

14.
世界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需要打破目前美元垄断的局面,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人民币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主权货币,未来必将在新的国际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从竞争博弈的角度进行分析,人民币作为"进入者",在进入国际货币体系后,受到"在位者"的阻击不可避免。对日元以及欧元国际化失败的历程进行归纳和总结,结合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给出合理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的境外流通状况人民币国际化仅处于低级阶段,人民币过早地承担起了稳定国际经济运行的责任,使得人民币超越其经济基础在“高本位”运行,这表明人民币境外流通存在着现实逻辑与理论逻辑的背离。人民币“一般等价物”属性的不饱满决定了人民币还不能成为亚洲经济区各经济联全体谋求共同利益的工具。因此,要推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必须以提高国际意识力作为切入点,为人民币问鼎世界货币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金融危机频频爆发。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这些危机爆发的共同国际因素。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凭借着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美元潮汐现象,引发美元的“涨潮”和“落潮”,导致世界各国经济极其不稳定,经济金融危机频频爆发。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必须改革,而改革的方向是建构超主权货币充当国际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马克思和凯恩斯的货币理论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人民币作为中国的主权货币,其国际化不应该像美元那样走完全国际化的老路,而应该走不完全国际化的道路,即短期内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充当计价、结算手段,长期内随着超主权国际货币体系的建构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和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世界经济体系中,一国货币会因其综合国力增强而逐步走向国际化;同样,人民币已具备某些国际化条件。但是,由于中国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体系的不完善不成熟、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不可自由兑换、贸易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还很艰难。因此,政府应积极创造条件,大胆改革,稳步推动人民币从区域走向国际。  相似文献   

18.
数字人民币是我国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与普通的所谓数字货币有本质区别.数字人民币除在国内使用外,其国际化也应提上日程.建立多渠道的数字人民币出海路径,采用合适的国际化策略,建设独立的数字人民币全球清算系统,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70年代以来持续的全球金融动荡,特别是2007年以来的全球性金融与经济危机,使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全球金融失衡根源于美元主导下的国际货币体系.以世界货币非国家化取向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就成为必然的历史性选择.在这种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而成为世界货币"的主张显然是不可取的.通过"三阶段"改革来实现现代版的"凯恩斯方案",对中国和世界各国(包括美国)来说是最为有利的.因为这是从根本上解决世界经济与金融长期失衡,从而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坚持不贬值,在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中缓慢升值,正是人民币在这两次危机中的表现为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奠定了基础,在强势综合国力支撑下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和使用,促进了人民币区域化,再加上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签订、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扩大等使得人民币从区域化向国际化过度,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加快,但是人民币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必须以更多的黄金储备为保证,只有拥有充足的黄金储备,在面临真正的国际货币体系发生变革时,人民币才能处于稳定且居于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