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充分利用与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积极开发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保障,是实现“身、心、社”整体健康目标的基础,是创新编写教材的前提。然而,怎样充分挖掘与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呢?一、人力资源的开发1.充分挖掘和利用儿童好玩的天性和生活经验,让学生自己创造新的安全的健康的有趣的游戏,改造自己喜欢的“成人项目”,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改造成游戏。例如,地面乒乓球、对墙面打乒乓球等。2.创造机会和条件让有体育特长的教师与学生展现他们的特长。如让有体育特长的文化课教师兼任体育课,组织课外体育活动;让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当体育委员、小辅导员…  相似文献   

2.
张敏 《灌篮》2021,(2):116-116,118
体育选项课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以某一类身体练习项目为主组织的教学,能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锻炼需求。在199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定,普通高等学校在一、二年级中开设体育选项课,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自主选择任课老师,自主选择教学场地,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本文以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体育选项课为例进行了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实施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3.
学生体育成绩评定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董琼 《体育学刊》2003,10(4):95-97
在分析传统体育课成绩评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成绩评定应包括健康、“三基”、爱好及特长评价3个部分,进而建立了以标准分为基础,能表达学生体质和爱好及特长的学生体育成绩综合评定方法,对科学、有效地评定学生体育成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影响大学生体育选项课因素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影响大学生体育选项课的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体育选项课的主要因素是:兴趣和爱好、体育特长、教师、运动项目的特点、场地器材因素、体育考试的难度及同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体育选修课,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课题之一。改革过去教学模式,让学生深入地掌握运动技能,并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相似文献   

6.
中原油田于2000年9月开始,在中小学进行了“基础+特长”的体育教学改革实验。两年来实验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何为“基础+特长” 中原油田的体育教学改革实验是在保持原来每周两节体育课的前提下进行的。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每周上一节基础体育课,内容是从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精选出来的;另一节上特长体育课,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体育教师的专项特长,开设若干项目,供学生自主选择,这就是“基础+特长”的含意。 二、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改革 1.现行体育教学内容多而杂,教学时数有…  相似文献   

7.
<正>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18学时的“模块”教学,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系统地对某些项目的运动技能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上形成某些运动项目爱好与特长。因此,如何按照新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发展目标及内容标准,设计相对完整的某项运动知识与技能,并用何种形式来呈现该项目的模块教学方案,是对传  相似文献   

8.
曹健 《体育师友》2004,(3):27-27
学生的禀赋、才能、爱好、和特长是各不相同的,要让他们有充分施展的余地,为他们的“表现”提供良好的重要条件,只有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他才能给集体带来自己独特的新的东西。个性化体育教育就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合格 特色”的学习和培养方式,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培养体育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9.
在体育选项课中提高《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成绩暨南大学李兆森在二年缀开设选项课,可以更好地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以某项运动为主组织教学,使学生掌握该项目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独立锻炼的兴趣、习惯和能力.由于学生在选项时会出现凭自己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新疆高职高专院校的体育课程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和研究分析显示:目前新疆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课程设置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各高职高专院校能够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合理按排公共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新疆各高职高专根据本校发展特色在开设选项课的项目上有所不同,但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掌握一定的、感兴趣的、有特长的终身体育项目;在新疆各高职高专院校担任体育选项课的教师当中,大多数是体育专项特长的教师,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1.
牟柳 《灌篮》2021,(3):97-97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大学体育课逐渐受到重视。在大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差异化教学一方面是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另一方以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特长爱好为基础,该教学形式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更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本文将通过分析大学体育课堂差异化教学的重要性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课程标准》指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特长,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实行选项学习无疑是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一、开设体育选项课的现实意义1)符合学生客观实际,便于因材施教,区别对待。2)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爱好,塑造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3)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专长,发挥其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4)对于实施国家推行的全民健身计划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需要。二、选项教学的实施方案1.学校的基本情况学校目前有57个教学班(高一、二、…  相似文献   

13.
配合体育教学工作,我校在学生中成立了体育爱好者协会。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自理、自治地搞好协会工作,这是我们在多年的实践中得出的经验。在学生中成立体育协会,能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组织起来,利用学习之余的时间、空间开展...  相似文献   

14.
体育特长生是一群在特定体育项目上有着较同龄人明显竞技优势的学生,对初中体育特长生的体能训练首先要遵循打造多元训练矩阵和强化特长项目优势的两个主要原则。其次初中体育特长生的体能训练要运用好耐力训练、平衡训练、力量训练和弹跳训练四种主要方法,针对体育特长生的身体素质和项目特长来组织体能训练,帮助体育特长生提高体能水平,助力体育特长生在竞技场上发挥出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随着体育的发展,模块教学理念深入学校的体育教学之中。模块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从而保障了学习体育的积极性。针对于今天的教学来说,教师的教学目的一定不是单纯地去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今天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教师需要把以往从学生纯净的追求转变为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追求。这个时候体育学科的重要性就会有所体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接下来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观察法对体育特长群众展开研究。研究认为:体育特长群众的特长对周围群众具有感染和积极带动作用。要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并结合自己的个性、职业、作息时间,合理地开展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7.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要求在学习各种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要注重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发展运动能力,提高体育文化素养,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在教学中,我们要提倡以健身、兴趣、娱乐教育为主,淡化竞技体育。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体育课程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游戏是中小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项活动,也是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选用的教材。笔者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以提高体育教育质量问题进行阐述,旨在此与各位体育教师进行共同研讨,促进新课标的更好实施。  相似文献   

18.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虽然高中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具体目标和初中一样,均提出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但在具体要求方面有了很大变化,形成了高中体育课程的重要特色。《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学习多种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学校应充分尊重高中学生的不同需要,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运动项目进行系统的学习,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特长,发展运动能力,提高体育文化素养,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体育弱势学生群体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问题的提出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选项教学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对开设的许多项目没有一定的基础和兴趣而落选,或自选到普通班学习。在我院,这些学生约占年级人数的37%。我们暂且称这些学生为弱势学生群体,他们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都低于一般水平,基本上无体育特长,体育锻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川内五所高校为研究对象,调查影响四川省高校体育选项课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体育选埙课的因素主要是:兴趣和爱好。体育特长、教师、项目特点、场地器材、考试难度等。建议高校体育选项课应注意课程的内容创新和知识的更新换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身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