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从教三十年,各种类型的探索课都上过,印象最深、且对我的生活和教育理念产生重要影响的,有八节课。这八节课,见证着我在语文教学道路上摸爬滚打的经历,代表着不同时期的我对语文的不同理解。概括而言,可归结为从五彩缤纷到返璞归真。一、让学生"玩起来"第一节留下深刻印象的探索课,是1994年的县优质竞赛课。那次抽到的课文,是一篇六百余字的事理说明文。内容很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近期在市级优秀课的评比活动中,连续听了八所中学的八节题为<没有孙中山是否会有辛亥革命>的辩论课,这八节课各有特色,体现了青年教师学习和实践"新课标"的探索与创新精神.作为一次教学实践,本次辩论课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有效凸现出了在历史活动课中开展历史辩论的优势,我认为这一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古林松 《师道》2009,(2):23-23
最近听了我们学院一位同事给高中教师讲的经典作品赏析课,课讲得挺好的,但她开头的提问却大煞风景,“老师们,你们谁还没有读过这部作品?请举手”。过了好一会儿,才有几个学员面红耳赤地低着头很不情愿地举起手,几十双眼睛霎时都聚焦在这几个人身上了。我观察到,这几个学员一整节课都没有心思去听课了。课后我问她,为什么要让没有读过作品的人举手呢?  相似文献   

4.
2007年5月,作为福建省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的学员,我执教了一节题为"《陈情表》与人际沟通的智慧"的研究课。在课后的研讨交流活动中,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的老师和同期的学员普遍认为这节课教学理念新,借助传统文本讲现代生活,切入点比较巧,能给人以启发;但也存在语言分析不够到位,对学生的课堂发言评议不够等不足。  相似文献   

5.
陈韬 《上海教育》2014,(27):9-9
8月31日,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新学期开学典礼上,著名文化学者、公益慈善家、企业家袁岳做了关于“发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成功人生价值观的讲座。这也是上戏附中“文化名人进学校、高雅艺术进课常”系列活动的第一讲。  相似文献   

6.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什么样的思政课才能称得上是“金课”?结合第四届初中道德与法治卓越课堂观摩会上的八节展示课来看,思政“金课”体现在课前预习、课堂留痕、学生笔记、学生成长等各个方面。分析这届观摩会上的精彩展示课,可以帮助教师明确课堂努力方向、着力关键,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7.
师德是教师立身之本,《师德》课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一条重要渠道。但是,如果把这门课的教学目的仅仅限定在提高学员师德理论水平,满足于教师讲条条、学员记条条、考试背条条的水平上,那就失去了开设这门课的意义,也达不到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目的。要上好《...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我从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某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任教。听课对象都是原公检法的干部。我上讲台后,按大学里老师教的内容讲,学员反映我“学生腔,干巴巴”。以后我注意搜集案例,把课讲得热热闹闹的,学员又反映我讲的他们“都熟悉,不如多讲理论”。弄得我左右为难,无所适从。请问,怎样才能为成年人讲好法律课?晓明  相似文献   

9.
星期一下午第八节课,肖老师急匆匆走到我办公室,"李老师,这里有个学生需要跟你聊一会儿天。"我先是一愣,哪有学生?"来,你有什么话就对李老师说。"肖老师对着站在门外泪流如雨的学生说道。这时,我才发现站在门外的这  相似文献   

10.
赵健 《山东教育》2004,(16):17-17
为了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我经常在课前或课堂中讲一些短小精悍的故事。有时候讲的故事和课堂内容无关,只是为提高学生的兴趣。有时讲的故事和课文内容有关,我就用在导课上。讲故事确实为课堂增色不少,同学们也因此而喜欢上我的课。我很为掌握这一“法宝”并运用得得心应手而沾沾自喜。  相似文献   

11.
《力学》是物理专业开设的第一门基础课,上好这门课,对稳定学员学习情绪,学好其它课关系极大。几年来,我承担了这门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要教好这门课,应该以教学大纲为标准,以教材为依据,着眼学员实际,立足培养合格初中教师,在启发学员思维,培养能力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2007年5月,作为福建省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的学员,我执教了一节题为《陈情表》与人际沟通的智慧的研究课。在课后的研讨交流活动中,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的老师和同期的学员普遍认为这节课教学理念新,借助传统文本讲现代生活,切入点比较巧,能给人以启发;但也存在语言分析不够到位,对学生的课堂发言评议不够等不足。研讨中对语文课的语文味问题争议比较大,肯定者认为从大语文的角度来看,语文课可以这样上;相反观点认为语文味不够,课后练习的设置离教学文本较远,有将语文课上成公共关系课之嫌。  相似文献   

13.
李佳 《黑河教育》2013,(2):40-40
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教学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把教材呈现的知识加以选择重组,并根据学情合理建构教学过程,其根本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2011年4月,我参加了县进修校组织的小学英语同课异构活动。同一课八位教师展示出八节不同风格的课。我所展示的这节课经过反复修改,在比赛中胜出。阿后两次不同设计的尝试,使我对教学设计的优化组合有了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教科书(Coursebook)第一册有十八个教学单元(Unit),每周学习一个单元,其中第六、十二和十八单元是复习课。前六个单元主要用于复习学员在入学时应掌握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从第七单元开始学习新课。教科书中每一单元又分为两讲(Programme),每一讲的教学内容围绕一讲电视课展开。每讲内容包括:Pre-TV(电视课前)、TV(电视课)和Post TV(电视课后)。Pre-TV部分通过短文和练习的形式介绍该讲新的语法内容和词汇,在一定程度上为电视课扫除语言障碍,使学员在电视课上能集中精力做各种听力和口语的练习。因此,这部分内容要求在电视课前完成,应在面授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自学完成,因此,每讲电视课应配有一讲面授辅导课及一个小时的自学时  相似文献   

15.
学习应用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门 课并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不少学生对应用文写作课有厌烦情绪。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改革应用文课的形象,让它充满活力 学生怕上应用文课是与这门课枯燥无味有关。要想使学生不厌烦这门课,就必须为应用文课本身注入生机。譬如,在讲《广告》这一章时,我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程式(即意义、作用、特点、种类、格式、写法),首先引用了宋代大诗人苏东坡  相似文献   

16.
“同学们,今天我们上第七课《詹天佑》,谁来介绍一下有关詹天佑的情况?”这是我上课一贯的主张。我喜欢一上课就让学生讲。讲他们所知道的,讲他们想  相似文献   

17.
上学期的一天,学校临时通知我去上一节数学课,“好吧,正好讲一讲昨晚的作业题。”我心里想。我赶紧抱着学生的作业本向教室奔去。没曾想,我进教室刚说了句:“同学们,这节课上数学。”很多学生部不约而同地“啊”了一声。这一声“啊”,  相似文献   

18.
<正> 前一时期,我在县教师进修学校听了一堂语文课,颇受启发.这堂语文课讲的是《包身工》.老师一上台,不是先解题、介绍时代背景,而是把这课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课时安排公诸于学员,并让学员记录下来.然后,他只简单地介绍  相似文献   

19.
8-1>8     
事情得从1989年10月追溯起。“8-1>8”,俞国庆老师看着这个饶有情趣的作文题。他随手把簿子合起来看了看封面——唐华。唐华的本子上清清楚楚地写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太紧张了,上午四节、下午四节,一天八节课搞得我们气都喘不过来。我建议学校在八节课中抽一节课让我们  相似文献   

20.
我做语文教师将近六年了。初走上工作岗位时,也象大多数才工作的青年教师一样,认为课堂教学的质量取决于自己“讲”的水平,“讲”好课就是一切,至于研究学生,研究教学,这是将来的事。课前我花功夫把上课时要讲的话几乎一字不漏地背下来,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然而学生或者昏昏欲睡,或者交头接耳。偶然的一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那是教《为人民服务》一课,我考虑到课文很浅显,讲多了学生一定不愿意听,索性让他们同前一课(《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做做比较吧。想不到学生积极性很高,讨论既热烈又有深度。从此,每教一篇课文,我都先琢磨着:根据学生和教材的特点该解决哪些问题?采取什么方法?按照怎样的步骤?课前,我先想象一下课堂上的情形,课后及时对上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