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中国知网检索的“职业本科教育”相关文献,围绕什么是职业本科教育,为什么要举办职业本科教育,谁来办职业本科教育,怎么办职业本科教育,如何评价职业本科教育等热点问题展开研究,提出立足“政策理论”解读职业本科教育内涵特征,立足“发展逻辑”明确职业本科教育价值意蕴,立足“地方试点”探索职业本科教育实施主体,立足“问题导向”厘清职业本科教育路径策略,立足“诊断改进”构建职业本科教育评价标准等主要观点,以回应职业本科教育是什么、为什么、谁来办、怎么办、如何评等困惑,为职业本科教育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本科教育进入分类发展阶段,“类型单一,要求统一”教育标准与“双轨并行、三元并举”发展模式存在冲突,职教型本科与应用型本科的边界重叠模糊了地方本科转型发展后续走向。基于本科教育共性要求,针对不同类型规格特征,构建“基本标准+类型标准”本科教育标准体系,依据应用型本科教育类型标准,提高人才培养“三性要求”,深化课程层面“三项改革”,才能消除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从而实现持续发展、特色发展和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3.
运用组织理论,从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和组织机制三个层面探索职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职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具有价值取向的“主动适应性”、组织结构的“匹配性”、运行机制的“自适应性”特征,依据组织目标要素构建职业本科人才培养价值体系,依据结构要素构建职业本科人才培养关系体系,依据机制要素构建职业本科人才培养运行体系,从而形成职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框架模型,为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理论和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对本科教学评估运行逻辑进行梳理有助于解决首轮评估实践中的争论。本科教学评估的运行逻辑主要关涉“谁评估”、“怎样评估”、“评估结论如何使用”三个问题。教育行政部门所推行的本科教学评估是一种内部管理评估;本科教学评估要注重其“管理性”与“教育性”;本科教学评估结论的合理运用关乎评估本身是否会被异化,淡化本科教学评估的结论是一种合理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5.
“联合培养本科”和“‘本科层次’四年制专科”以职业专科院校为实施主体,在全国范围广泛施行,是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在职业专科院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首先要区分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类教育的差异,坚持高等职业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方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专业对接职业,界定职业范围,确定人才培养类型;按照职业能力分级定位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标准为引领,开发专科与本科能力贯通的课程体系;以典型工作任务支撑课程和教学,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属性。另外,“联合培养本科”要处理好学历公平问题和不同类型教育培养方向问题;“‘本科层次’四年制专科”要处理好能力和学历不匹配问题。  相似文献   

6.
成人专科起点本科,简称“专升本”,从1982年开始试办至今已有17年的历史。由于“专升本”沟通了大学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为专科毕业生升本科继续深造提供了机会,满足了用人单位对本科毕业生的大量需求,因此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欢迎。但“专升本”教学计划的制订或...  相似文献   

7.
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职业教育理论发展的应然需求,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受教育者对于高层次职业教育的迫切诉求。但是,目前职业本科教育发展尚未得到社会充分认可,仍存在办学定位不清、专业设置趋同、师资力量薄弱、认知不成熟以及校园文化滞后等问题。对此,要坚守类型教育特征,增强职业本科教育的“转型升级力”;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彰显职业本科教育的“产教融合力”;建设特色学校和特色专业,彰显职业本科教育的“服务贡献力”;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增强职业本科教育的“核心竞争力”;聚力校园文化建设,提升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传承力”。  相似文献   

8.
高质量稳步推进职教本科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核心问题,尤其是建设一支与职教本科教育相匹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基于职教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逻辑分析,以及职教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征,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升级教师的能力与素养,一是提高职教本科教育的认识,转变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二是搭建“双师型”教师发展平台体系,校企协同促进“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三是健全“双师型”教师管理体系,为“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本科教育是高等基础性教育,是大学的立校之本。针对当前我国本科教育大多以“高、大、全”作为追求目标,盲目瞄准一流大学,本科教育“千校一面”过分趋同的现状,指出多样化已成为我国本科教育的现实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本科教育多样化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可或缺的力量。及时了解研究动态,把握研究前沿可以更好地促进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蓬勃发展。本研究运用CiteSpace文章计量软件,对1999年至2022年知网数据库收录的2108篇文章进行分析,绘制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的知识网络图谱。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发文峰值为2016年,高被引文章是《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等,发文最多的是南京工程学院等高校,关键词出现频次最多的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等,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应用型本科教育产教融合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研究、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建设研究以及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和重大举措。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随后教育部批准15所高职专科学校升格为职业本科试点院校,推动我国职业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职业本科教育作为与普通本科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不同“教育类型”,其兼有“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职业本科教育的“双重”属性要求职业本科高校应区别于普通本科高校,构建起融合“学术标准”和“职业标准”的双重学位授予标准。职业本科高校学位授予的立法缺失是制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亟需从国家立法层面确认职业本科高校的学位授予权、赋予其学位授予自主权、完善其学位授予制度与其他相关制度的衔接,进而通过地方立法建立符合职业本科高校区域性、特色化人才培养需求的学位授予制度。  相似文献   

12.
开展学院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是高校自我评估的重要内容。华南理工大学自2010 年开始 着手建立和优化“学院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学院本科教学质量状况基 本数据库”,并每年定期编制和发布《学院本科教学质量状况白皮书》,实现了本科教学质量的不断 改进与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一、成人高校“专开本”招生的发展 成人高等教育中的大专起点本科教育(以下简称“专升本”)是近十几年来新中国教育史上兴起的新型的学历教育层次。从教育过程看,“专升本”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本科教育或者说是补缺性的本科教育;从教育的层次结构分析,“专升本”教育仍属于本科教育层次。由于“专升本”在成人教育的更高层次上开创了学用结合、按需施教、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来经过系统培训又回到实践中去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本科教育新途径。并运用回归教育方式,突破了全日制本科教育  相似文献   

14.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是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的主体,推进转型发展需要正确的理论和科学的理念引领,需要对转型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回答.新建本科院校从合格本科院校的“新建期”建设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新形态”塑造,再到“新型大学”的“新特质”形成,“应用型”始终是其核心要义和内在特质,转型发展的目标趋向是建设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根本指向是培养真正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人才分类理论审视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在重新审视自身发展定位与人才培养方向时,提出举办“技术本科教育”。笔者基于人才分类理论对技术本科培养人才在整个人才频谱中的位置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当今中国政治、经济和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需求的分析,论述技术本科人才培养的必要性,进而提出“技术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本科职业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既有联系也有差别。我国本科职业教育起步晚、发展慢,目前存在法律体系不健全、培养目标不明晰、“双师型”师资比例低、校企合作不密切、职教特色不突出等问题,职业本科院校需要凝练本科职教特色、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双师”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营造本科职业教育发展良好氛围,稳步推进本科职业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本科教育数量增长而质量下降、应用型技能人才缺口较大,毕业生就业困难的背景下,转为“应用技术型”是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应明确转型之界线,确保“型”转而“魂”不丢.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可从以下三方面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由“复合”型转为“应用”型、社会服务的区域由“中央”转为“地方”、科学研究的重点由“引领”转为“服务”;地方本科高校的留“魂”要求高校坚守以人为本不转变、坚守办学自主不转变、坚守办学层次不转变.  相似文献   

18.
“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是以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实施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项目、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项目、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项目、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项目为主要内容,是高校加强教学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平台.本文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实际情况为例,重点阐述了以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为核心,不断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制约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考核机制欠缺,数量偏少,培养渠道单一,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从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关于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界定出发,以衡水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建立“双师型”教师考评机制,健全“双师型”教师管理机制,拓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多种途径,有效提升“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职业本科教育突破了职业教育层次上的“天花板”。基于组织生态学的认识境遇,职业教育生态系统在自组织和他组织机制的共同推动下,自然孕育出职业本科教育这一新生物种。在职业本科教育向有序状态演变的过程中,在上位层面,职业本科教育与环境的“平衡态”被打破;在中位层面,职业本科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生态位”重叠;在下位层面,职业本科院校的“进化适应”受阻。数字化深度转型为构建职业本科教育的健康新生态带来契机。宏观系统中,构建职业本科教育人力资本与产业人才供需对接的健康新生态,着力改善就业结构性矛盾;中观系统中,构筑校企合作的健康新生态,创新合作办学模式;微观系统中,重塑数字校园的健康新生态,破解内涵不足的困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