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宏观的教育理论与微观的教学实践联系起来的"结合点"是课程要提高办学质量,应注意职教课程建设的研究和改革,树立职教"大课程观"。  相似文献   

2.
实践性教学活动是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中的重要内容,如何根据学校实际和课程内容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通过开放教育《流通概论》课程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实施,对课程实践性教学活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美国课程论专家施瓦布提出实践性课程理论,批判了传统"学科中心"为主的课程模式,主张以"实践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简介实践性课程理论,分析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的问题,借鉴施瓦布课程理论,归纳出科学的职业教育定位、职教课程模式创新、鼓励企业与社会参与课程开发、激发教师参与行动研究的热情四个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职教课程改革涉及课程范型、课程模式和课程方案三个层次。对职业教育影响较大的课程范型主要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核心课程、多元整合课程等;我国现代职教课程模式是在国外先进课程模式影响下自主改革、创新的结果;课程方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重视对课程模式的选择和应用。此外,课程开发者还必须重视课程模式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5.
回顾历史发现,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践始终围绕着优化理论与实践学习的关系展开,职教课程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课程(课程1.0),二是理论服务于实践的课程(课程2.0),三是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课程3.0)。未来课程发展(课程4.0)需要关注信息化发展要求以及"基于工作学习"(Work-Based Learning)的特点和规律。建议加强课程开发方法、特别是资格研究方法的研究,在实践中关注职业教育国际化项目的实际获得。  相似文献   

6.
当前职教课程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相脱节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践性的角度,从职教课程的研究领域、开发主体、课程水平三个方面,对职业教育课程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相脱节这个问题进行了反思,深入探讨了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之间相互脱节的内在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职教课程改革,必须实现职教课程结构的柔性化.柔性化的课程结构,必须实现课程内容的合理设置,体现专业设置的灵活性.课程结构柔性化更充分体现了职教课程是一个"多元互动"的动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柳德 《承德师专学报》2009,29(2):107-108
作者着重从宏观角度论述职教课程改革的取向问题.认为课程改革的理念是课程要首先指向人的发展.必须在对现有课程"辩证的否定"的基础上来重组和开发课程.职教课程应该具有研究性、综合性和开发性.  相似文献   

9.
"人本主义"视角下的高职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于"人本主义"的高职课程改革,应指向教师与学生的个人发展.以教师和学生为本,从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和新职教能力培养的角度关注以教师为主体的课程开发与建设,从注重学生自我意义建构和个性化发展的角度关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策略,把培养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和课程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当前职教课程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相脱节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践性的角度,从职教课程的研究领域、开发主体、课程水平三个方面,对职业教育课程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相脱节这个问题进行了反思,深入探讨了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之间相互脱节的内在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园本课程是当今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理想中的园本课程领导主体需由园长和教师构成,园长应是专业权威与良性制度的构建者,教师应扮演多重角色,首先他们既是实践者又是研究者,其次他们既是课程决策者又是课程实施者。现实中的园本课程领导主体缺乏专业信念、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应该定制园所长期发展计划,开展多主体、多样化培训,构建合作性园所文化,以提高课程领导质量。  相似文献   

12.
试论课程领导与课程发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随着课程改革和课程问题研究的深入,对课程领导的研究也从课程管理的研究中分离出来,成为课程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课程领导是指为了实现课程目标,在一定条件下对课程领域的组织和人员施加影响的过程,具有决策、组织与引导等职能,对课程的形成、实施、改革与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课程领导方式的改革要适应世界课程变革的需要,实行课程的三级管理,实现课程领导方式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课程的发展要与世界同步,体现现代社会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3.
论课程更新中的课程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对话对课程更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以往课程改革常被疏漏的环节。解读课程对话的本质及课程意义,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中课程对话的缺失,可以使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要推动新课程在我国的发展和突破,应确立和不断发展课程对话。  相似文献   

14.
校本课程开发与课程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想要合理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冲破已有的不甚科学的课程意识的樊篱,形成与校本课程开发相适应的课程意识。本在分析目前我国广大教师已有的课程意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所需要的课程意识,以及教师应如何构建这样的课程意识。  相似文献   

15.
在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关系中,课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观是主导因素。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并因此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念,使教师接受新的课程的教育理念是实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在世纪之交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基础和条件是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开发以及利用.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实现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任何课程的开发都需要课程资源的支持.本文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例,试图对课程开发与课程资源的相互关系进行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将使课堂教学发生重大变化,它必然对课堂管理提出新的课题.实现课堂管理的根本转变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课堂管理思想要由"确定性思维"向"生成性思维"转变;课堂管理目标要由"促成程式性问题解决"转向"促进课堂生长";课堂管理方式也要由"控制"转为"交流与沟通";同时,课堂管理也必然由"惩罚"走向"激励".  相似文献   

18.
科学课程理想与理想科学课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理想是课程的有机构成,科学课程理想是人类在认识和理解科学的内在规定性的基础上,对科学在培养人和发展人类社会方面的价值和功能的期望。通过寻找科学内在的规定性、科学活动的过程特征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特别是心理发展顺序,可以把科学“转换”或改造成理想科学课程。  相似文献   

19.
课程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获取教学信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课程考试管理的现状与困境,提出通过课程考试组织与管理信息化、形式与内容信息化、分析与评价信息化等措施,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课程考试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都是"预期的"、"未完成的课程"。只有高等学校课程成为"学生课程",实现了大学生的"自我扬弃"和"自我超越",它才成为"完成的课程"。当高等学校课程成为"学生课程",每一个大学生都不仅仅有自己的学科与专业,更重要的是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课程体系,有了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文化视界、科学与人文精神、个人修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