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作为圆器,建盏可以在陶车上一次性拉坯成型,这种成型方法工艺相对简单、拉坯难度不大,加之节省泥料,可谓是建盏之所以为同心圆结构的第一个原因;而作为茶器的建盏,这种同心圆结构设计为整个点茶过程的完满推进提供合理而有效的结构空间。  相似文献   

2.
对传统符号的再运用成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构建地方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命题。在武夷山悠久的茶文化中,建盏以及它所承载的符号成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在大武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现代消费社会背景下,建盏具备了商品符号现代转向的多重指向性,为传统符号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行现代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建盏是流行于宋代的黑釉盏,元以后建窑停烧。作为饮茶器具,建盏独特的艺术风格曾引起世人关注。在现代茶具设计中,如何借鉴传统、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茶具,是我们当下要思考的问题,通过对建盏的造型、釉色、纹理这些艺术风格在现代茶具中的应用分析,对将传统和现代进行完美的结合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4.
罗青 《亚太教育》2019,(10):191-192
建阳是“中国建窑建盏之都”,是宋代八大名窑之一,历史上以烧造铁胎黑釉盏著称。铁胎黑釉盏釉色品类丰富,以兔毫、油滴、鹧鸪斑、曜变等名贵瓷器饮誉海内外,俗称“建盏”。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地处建阳,建盏文化遗迹随处可见,幼儿园在尊重和传承建盏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园所“建盏文化”。幼儿园把园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隐喻为“建盏”形成过程,幼儿本然天性犹如建盏的“坯”,教师犹如匠人,根据幼儿自身发展的本然,用幼儿园建构的“嬉阅”课程为幼儿上“釉”,期待每一个幼儿都能本然舒展、尽情绽放,最终窑变天成。  相似文献   

5.
曹关群 《南平师专学报》2009,28(3):21-23,56
宋代的闽北,书院教育兴盛,甚至取得了全国领先的地位。与此同时,以闽北建阳为主要代表的刻书业也发展迅速,异常繁荣,形成了以建本书籍传播为主流的建本文化。通过对这两种文化现象的考察,我们发现建本书籍的传播与发展对宋代闽北书院的兴盛以及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建盏(专业俗语,可以查外国资料)是指宋代建窑生产的各色茶盏的总称,由于它造型独特,釉色美妙绝伦而成为中国陶瓷百苑中一支美丽的奇葩。并在宋代理学的影响下,创造出更为精美雅致的艺术珍品。它与斗茶(专业俗语)品茗联系在一起,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时尚。它与帝王、文人士大夫、诗人联系在一起,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美妙的诗篇。它的美名传播到日本,对日本茶道艺术和收藏,以及陶瓷的制作产生了极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描述宋代茶文化的发展环境及斗茶文化的兴起,论述了福建建窑兔毫盏自北宋后期兴盛的社会原因,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建窑黑釉瓷器与宋代斗茶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煤矿企业文化建塑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为煤炭行业是个集"苦脏累险"于一身的艰苦行业,更需要依靠优秀的企业文化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来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所以在煤矿企业文化建塑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到煤矿生产环境的特点,尤其要加强煤矿安全文化的建塑。  相似文献   

9.
在有关汉代建鼓的论著中,有不少著者直接把这种击鼓的图像称之为“建鼓舞”。本文试从建鼓的形制、汉代舞蹈的发展状况、汉画像中建鼓的典型艺术形象等方面论述建鼓画面中的舞蹈。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 ,许多高新科技成果被引入教学领域。“建网、建库、建队伍”已成为教育界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但只有赋予技术以灵魂 ,设备才能获得人的灵气 ,才能有真正的生命力。因此 ,“建队伍”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对于作为宫词始祖的唐王建《宫词》的研究概况,作比较全面的学术史回顾,通过对于前贤研究的总结与回顾,重新审视了王建《宫词》的意义与价值,认为随着考古学等相关学科日益发达,王建《宫词》可以成为唐代宫廷文化的复原研究中的核心文本,这是其他材料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2.
“浊世剩儒真”——岭南大儒简朝亮笃实沉潜、经明行修、著述等身,是清末民初著名的经学家、教育家。对其入、其著、其术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深入探讨传统学术在中西、新旧彼此交织的中国近代文化递嬗中所面临的尴尬局面和艰难处境。张纹华的《简朝亮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又提出了自己新的见解与研究角度。作为首本系统探讨简氏生平与学术思想的专著.它对学界深入研究简朝亮、朱次琦、“九江学术”甚至清末民初的岭南学术都有重要的启引作用。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该书中存在很多失误,对其发挥更大的学术价值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謇在上世纪初创建南通博物苑,其要旨是利用西方近代发展起来的博物馆文化形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实现强国富民理想。张謇提倡和普及结合科学与人文的大教育,融中国传统人文文化与西方近代科学文化于一体,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中国博物馆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张謇与旅游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謇有着较丰富的旅游经历,其旅游过程亦是一场文化之旅。张謇不但喜欢旅游,而且将旅游观光与事业考察结合起来,与南通的城市建设与经营结合起来,注重城市基础设施、旅游环境建设,注重旅游文化建设,致力于民俗民风的改良,因而构建了近代意义上的南通旅游文化。打造张謇旅游文化品牌,不仅是现实的需要,而且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民初"张謇出任农商总长,既是袁世凯渴望已久的事情,又是袁世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表征,也是袁世凯极力渗透和控制实业的重要手段。当然也是众望所归,当仁不让之举。张謇在其任内,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提出一系列发展实业的真知灼见,如整顿官业,助长民业;重视棉铁;对实业"扶之植之防维之,又涵濡而发育之"等,以乞灵于法律、求助于金融、改良于税则、致力于奖助等具体措施促进实业的发展,为民初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但其许多施政理念具有深远的意义,仍值得我们今天借鉴。  相似文献   

16.
张謇是“百科全书”式的历史人物,拥有多顶“家”的桂冠,并被习惯地首称为“实业家”。其实,匡危济世、兴教启民既是张謇兴办实业的心理动因,也是他的人生目标与终极追求,同时,教育活动是其一生最为成功的社会活动。首要的、本质的评价,张謇最应称教育家。张謇视教育为“父”,又以“父”事教育。一方面,“父教育”是张謇最富哲理、最为核心、最具个性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南通教育深深留下了张謇的个人印记,他已成为南通教育之乡之父和南通地方文化的标识。因而,张謇更应称“‘父’教育家”。  相似文献   

17.
张謇主张政府应鼓励民间开垦荒地,发展农业;保护和促进民族工商业发展;大力发展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兴修水利,整治水患,改善民生。他还强调政府应充分运用法律、经济手段履行经济职能,反对对企业进行过多的干预或直接经办企业。张謇的政府经济职能思想注重解决民生问题,贯彻了"以民为本"的宗旨;着眼增强综合国力,反映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主张通过政府干预加快经济的发展,体现了鲜明的东方特色,在中国近代行政管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1887年,简朝亮前往香港。翌年,简朝亮作出绝意科举的决定,成为一生的转折点。同时,不少简朝亮门人先后移居香港,从事教育事业,传承简朝亮学说。至今,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图书馆保存了简朝亮相当完整的学术编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