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龙娟 《现代英语》2023,(11):54-57
从古至今,关于简·奥斯丁作品的研究不计其数,但将其作品放在成长小说理论的视域下进行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研究。文章将以奥斯丁的第一部小说《傲慢与偏见》作为分析文本,引入成长小说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研究,探寻奥斯丁代表作品所具有的成长小说主题和特征,为奥斯丁小说传统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反讽是奥斯丁小说中的主要艺术特色,它是奥斯丁理解、评价生活的载体。本文通过分析其最后一部小说《劝导》中的人物反讽和结构反讽艺术来进一步理解她作品里所蕴涵的与前五部作品不同的价值观以及奥斯丁作为18、19世纪过渡时期作家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简.奥斯丁的第一部小说《诺桑觉寺》采用了大胆、激进的叙事态势,构建了公开的、女性身份立场。这种叙事策略显示出一个初涉文坛的女作家对男性文学传统进行颠覆的勇气,显示了奥斯丁对话语权威毫不掩饰、大胆而激进的追求。这部小说在商业上的厄运促使奥斯丁改变了叙事策略,在随后的《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和《爱玛》四部小说中,她避开了外向的作者权威,明显地表现出对作者型叙事行为的克制。这四部小说的成功给了奥斯丁极大的信心,在其最后一部小说《劝导》中,奥斯丁又一次改变叙事策略,她试图回归《诺桑觉寺》那种自由叙事手法,表现出对外在作者权威的再一次大胆地追求。奥斯丁叙事策略的改变显示出一个有着鲜明女性意识的作家在男性声音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对女性话语权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4.
张莉 《考试周刊》2012,(53):29-30
简·奥斯丁作为英国小说伟大传统的缔造者之一,集传统与反抗于一身,为女性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爱玛》在奥斯丁六部已完成的作品中是最具有代表性并为奥斯丁喜爱的作品。本文通过对小说女主人公爱玛及其他女性的分析找出奥斯丁女性主义观点在该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5.
重温《傲慢与偏见》——再议简·奥斯丁的理想婚姻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是一部经典的浪漫小说。该本文以小说中人物婚姻的发展过程为主线,探究了简·奥斯丁理想的婚姻观,揭示了资产阶级婚姻观的实质。  相似文献   

6.
简·奥斯丁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坛上女性作家的佼佼者,她以最受女性关注的爱情与婚姻为题材,创作出了举世瞩目的一系列作品。在她的作品中,奥斯丁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爱情与婚姻的看法,同时也表达了她自己对美好爱情与婚姻的憧憬。奥斯丁的婚姻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发展,她的思想也为之改变。特别是在她的第一部小说《傲慢与偏见》与最后一部小说《劝导》中,这种差别格外明显。本文将通过对比这两部小说,来探讨奥斯丁创作前后婚姻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英国十八世纪末的女作家简·奥斯丁一生只创作了六部小说,在这六部小说中,作者描写的仅仅是摄政王时期英国乡村中产阶级平淡无奇的家庭琐事.可是,奥斯丁在这些平淡无奇的素材中,却独具慧眼地写进了世间的各种世态人情,并通过描摹这些世态人情,表现了严肃的道德观念.西方不少文评家对奥斯丁极为推重,把她盛誉为“散文的莎士比亚”(Prose Shake-spears),用乔治·莫尔的话来说:“简·奥斯丁将十八世纪的小说改变为一种艺术品,将洗衣盆转变为花瓶.”而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则称“在所有的伟大作家中,简·奥斯丁是最难在伟大一瞬间把握住的.”面对西方文评界形形色色的评述,本文试图从另一角度探讨奥斯丁作品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8.
简.奥斯丁的六部小说,反映出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文学创作中,“理性”与“情感”的冲突以及文学流派的交替。奥斯丁小说的主题都是婚姻问题,在她看来,最理想的婚姻在于理智与情感结合起来,,达到均衡、和谐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俞杨 《文教资料》2006,(15):52-53
本文是对简·奥斯丁在《劝导》中所表现的价值观的分析。作为奥斯丁完成的最后一部小说,《劝导》是奥斯丁思想成熟的一个跨度,是她由现实主义向浪漫主义转变的一个重要过渡。本文先对《劝导》中价值观的局限性进行了概括的分析,进而从奥斯丁家庭环境以及社会背景着笔,探讨了产生奥斯丁思想局限性的根源,以及奥斯丁个人对这些根源产生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简·奥斯丁是英国杰出的女小说家。她的最后一部小说《劝导》在这位作家的小说创作中可谓独树一帜,呈现出“新的因素、新的特点”:世界观发生了新的变化,塑造了新的人物形象。这些都表明了奥斯丁晚期创作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1.
反讽渗透于奥斯丁小说的每一个层面,从语言、人物、场景到更深层的主题和构思,它不仅成为奥斯丁作品的一种主要艺术手段,而且还成为臭斯丁领悟世界的一种方式。本文结合其反讽在语言、人物、场景、主题等各个层面的表现,更为全面和深入地探讨奥斯丁的反讽艺术。  相似文献   

12.
奥斯丁虽终身未嫁,但婚姻却是她小说的主题。在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中,她发表了自己对婚姻的独到见解:理想的婚姻就是爱情、物质、道德、理智的混合体。单纯地为钱财或美丽而结婚是错误的,但不考虑经济状况也是错误的。这也可以说是她的爱情、婚姻模式的缩影。  相似文献   

13.
奥斯丁的故乡史蒂文顿位于英格兰南部的汉普郡,在奥斯丁年代它是英国最繁荣、最稳定的乡村之一,以乡绅为主导的中产阶级文化氛围浓厚。长期生活于此使得奥斯丁对乡绅社会的价值体系、人际关系和思想感情的基本特征有着深刻的认识与认同。奥斯丁的小说风格因此也深受乡村文化的影响,具有自在奔放、滑新幽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反讽是简·奥斯丁小说最显著的特色之一。文章试从奥斯丁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塑造入手,对反讽这种特殊的艺术手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刘重德先生译简·奥斯丁的《爱玛》,行文流畅,是公认的佳作,但也并非无瑕。本文针对该译作中的一些硬译、漏译等微小纰漏有根据地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6.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的著名代表作,这部作品通过对四场婚姻的描述表明了未婚妇女对婚姻的态度,也集中地体现了奥斯丁的婚姻观: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才是幸福的婚姻,一味贪图金钱和情欲是不会幸福的。  相似文献   

17.
伊丽莎白:简·奥斯丁绝妙的自画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丽莎白:简·奥斯丁绝妙的自画像@白敏$涪陵师范学院外语系!重庆408003 @唐玲$涪陵师范学院外语系!重庆408003~~~~~~  相似文献   

18.
简·奥斯汀作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不可避免地涉及了女权主义思想和女性意识。人物模式、婚姻模式和爱情观均体现了与当时时代相符合的女性主义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9.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marriage of various characters in Pride and Prejudice, such as the marriages of Charlotte and Collins based on economic status,and the marriage of Elizabeth and Darcy on the basis of true love and morals; and finally leads to a conclusion about Jane Austen's matrimonial value.  相似文献   

20.
Satirical art is a major contributor in Jane Austen's works,especially in her earliest novel Northanger Abbey,where the satirical arts serve the writing extraordinarily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ngles:gothic and sentimental novels; false purposes of reading either for thrilling plot or for cynical pragmatism; dialogues and eccentrics of the comic charac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