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歌曲有悲壮与欢快之别,一节课也是如此,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的不同,要有一个基本的“定位”,这是备课与授课的基调,是总的指挥棒。没有这个基本“定位”,便会无的放矢,甚至有失偏颇,背离合理合情教学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2.
《福建教育》2007,(6):63-63
本书是“教育智慧与智慧型教师研究”丛书中的一本。作者紧扣“教育智慧与智慧型教师研究”这一丛书定位,就其中一个基本问题——教师智慧的类型及其获得途径——展开。作者认为,“实践”有“操作性实践”和“反思性实践”两种,教师实践应是一种反思性实践,教师的智慧是一种实践智慧,只能在实践中养成。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的科学定位是学校发展中必然面对而又必须回答的问题。对此,在国家的评估方案中也列为重要项目进行评估,本文从定位的基本内涵入手,对高等学校定位的基本内容、定位的方法等进行了论述,本文不但可以帮助学校科学定位,还可以对学校迎接国家评估时对“学校定位”二级项目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高校德育要正确定位李萍探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及教育问题,高校德育是不可忽视的领域,而高校德育如何定位,又是回应时代挑战的基本理论问题。一、德育在教育中的定位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定位问题的争论,焦点在德育与智育的关系。过去有人认为“德”是高于“智”的;现在...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这样定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新课标对于人文关怀更加重视了,语文课程的内在意义与价值已从过去的“工具论”与“文化载体论”转到“人文论”上。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新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中,  相似文献   

6.
课程标准对语学科的定位是:“语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性的统一是语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个定位是对沉陷旧教材理性说教泥潭中的语教师的真正解脱。以往,很多教师把语的“思想性”误解成了政治思想教育,教师生硬说教,强行灌输,把语课上成了“政治课”,使人性的真、善、美蒙上了“灰尘”,难以打动学生心灵,形成良好人格。  相似文献   

7.
视唱练耳是高师基本乐科重要课程之一,以技术训练为主要教学内容。如何从主体性原则出发,在教学中贯穿育人线索,有四条重要原则:一是主体目标即教学目标定位;二是把握客体对象即把握教材与学生;三是主客逻辑统一即教与学的统一;四是综合行为体现即学生的社会化。这四条原则,可以分别简称为“视”、“意”、“思”、“行”。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给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句话中的关键词“交际”、“工具性”,表明了语文学科是交往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人文性”表明了语文学科传承人文精神的特点。“交际”、  相似文献   

9.
对民办高校定位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位是对办学要素的明确规定。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有的对定位问题认识不清,重视不够,也相当多的学校追求“高”、“大”、“全”、“同”。学校定位的根据主要有两条:一是社会需求,二是自身优势。必须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现实性与前瞻性的关系,变动性与稳定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做好四个统筹 促进地方高校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地方高校面临两个维度的重要问题:一是发挥大学的社会职能,与社会和谐、共生,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二是不断改善地方高校自身的生存、竞争环境,保持地方高校自身的协调发展。地方高校在探索自身的发展理念方面已经形成了“分类定位原则”和“服务面向原则”。定位有宏观、微观层次之分。宏观层次,主要是要确定学校的基本发展目标;微观层次,则主要是确定发展的具体策略。宏观定位体现学校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微观定位体现学校为达到目标所使用的手段或方式;宏观定位主要确定学校的层次,微观定位则主要确定学校的类型或特色;宏观定位应相对稳定,微观定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经常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严打”的刑法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从刑法学的角长对“严打”进行了准确定位,认为“严打”是我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刑事政策,作对“严打”与社会主义法治,“严打”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严打”与我国基本刑事政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科学地探讨与分析,见解精辟独到,对消除学术界和司法界存在的争议和模糊认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高校德育定位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及教育问题,高校德育是不可忽视的领地,而高校德育如何定位,又是回应时代挑战的一个基本认识和基本理论问题。 一、德育在教育中的定位 过去有些人认为“德”与“智”是对立的、矛盾的,倾向“德”高于“智”的呼声较高。现在又有另一种倾向:“德”是空的,“智”是实的,“智”是高于“德”的。因此,要做好德育工作,需要从根本上正确地认识德育在教育中的位置。 商品经济曾给高等教育,尤其是高校德育以极大震动,市场经济理论的明确提出再次把这种表层的震动引入深层的思考。当今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两种认识干  相似文献   

13.
学习新课程,走进新课程。《语文课程标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指明了新的航向,也引领我们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理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在作业设计时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使我对语文作业的重要性在认识上有了新的定位,使作业“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承担了“掌握运用语文规律”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涂胜荣 《甘肃教育》2003,(12):26-26
当下正在执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定位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关于会计目标的研究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受托责任观”,一种是“决策有用观”。本文提出了会计目标的两个层次,在分析了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的会计目标在现阶段定位在基本目标这一层次上。  相似文献   

16.
本文拟从课题研究的基本定位、“学案”的编写与操作、“学案”课堂的评价与管理等方面加以阐述,积极探索和完善让“学案”带出好教师、好学生的操作系统,进一步推动“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研究”。  相似文献   

17.
省级教育学院属于成人高等师范本科院校,办学的方向是服务普通基础教育,基本任务是培训在职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发展定位应是立足根本。新的世纪对教育学院来说是挑战多于机遇。要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必须对自身和条件有确切认识。转变观念,重心转移;改革体制,削枝强干;改善“软”“硬”环境,确保规模质量,效益与特色;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优先,分类推进,是今后拓展生存空间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上海建设一流基础教育的内涵和目标□金辉朱怡华在进行《上海市建设一流基础教育规划研究》的过程中,“一流基础教育”的内涵和目标定位是最基本的研究内容。对“一流基础教育”的内涵及其目标定位可以有不同角度的理解:有的同志侧重于从教育功能价值的角度分析;有的着...  相似文献   

19.
关于《历史教学大纲》(以下称《大纲》)的性质和定位,以往的教学法著作中有大致相同的解释。“教学大纲包括了学科的基本问题和要点,是纲要性的指导文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是国家颁布的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所谓“纲领性文件”,就是国家对历史教学有统一的规范。从性质上讲,这个文件是“刚性”的,必须贯彻执行。但在教学中,无论你多么强调它的“指导性”,《大纲》的“指令性”特征也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20.
“四史”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增量,承担着帮助学生确立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的教育功能,承载着引导学生坚定历史自信、增强政治自觉的育人使命。高质量建设“四史”课程,需要在学理上阐释课程的基本定位、内容边界、建设理念三个基本问题。要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大逻辑中把握“四史”课程的整体定位,在课程内容的主题进阶中把握“四史”课程的个性化定位;要准确厘清“四史”课程同思政课必修课的内容边界、“四史”课程同传统史学类课程的内容边界、“四史”课程内部的内容边界;要坚持以育人为中心的理念、系统协同的内涵式建设理念和“大思政课善用之”的开放性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