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老子<道德经>以自然和谐为中心,自然和谐是老子思维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自然和谐的本原是大道,<道德经>之"道"是确立道学文化和谐体系的内核.老子述"道"的本原和谐在<道德经>中主要有:生成和谐、品质和谐、构造和谐、内涵和谐、功能和谐等方面,是构成老子和谐理论的内在基础和宇宙生命存在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学科核心素养取向的化学教学需要教师挖掘特定主题学科知识的素养功能.在此过程中,化学学科理解至关重要,它能够对学科知识结构进行高度凝练和概括,抽提主题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使知识具有素养功能,使思路具有迁移价值.化学学科理解包含本原性问题、认识视角与思路、概念层级结构三个要素,具有学科与主题特质性、本原性与结构化、建构性三个基本特征.基于化学学科理解挖掘主题素养功能可遵循聚焦科学发展的"矛盾点"(解决了什么问题)、抽提科学转折的"突破点"(如何解决问题)、明确时代背景的"特殊点"(问题是在什么背景下解决的)三条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户籍制度的形成、发展以及改革过程中,户籍制度的功能在不断变迁。现行户籍制度的弊端在于户籍背后的附着利益。因此,必须通过改革重构户籍制度的功能,消除附着于户口的城乡居民权利分配不公平制度,恢复户籍制度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4.
节律是宇宙自然中最普遍的生命信息.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道"的言说,表达了古代中国人关于"本原性节律"的体认.在中国古代艺术中,"本原性节律"仍然是其基本的主题,由此带来中国艺术在创作方面的特殊原则及审美趣味上的独特趋向.  相似文献   

5.
李霞 《林区教学》2008,(8):183-185
户籍制度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项重要社会制度。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继承了传统户籍制度的等级性、世袭性以及社会治安性等某些制度的内核特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行户籍制度的弊端日益明显。就户籍制度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进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总结和分析,提出了户籍改革要深入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现行户籍制度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正>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很多研究者呼吁语文教育要回归本原,这似乎是说当今的语文教育出了问题,需要倒退,需要回归。如果不能认识语文教育的本原到底是什么的话,谈回归本原可能就是一句空话,不妨从教育的本原来寻找语文教育的本原,还真是一条捷径。教育的本原是什么?教育就是"以德育人"。由此推究语文教育的本原,语文教育就是"以文化人,育人为本"。既然认识到语文教育的本原是"育人",接下来需要弄清语文教育的内容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界定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如果将"语文课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本原不可幂定号有向图基的相关性质,对具有三个圈的本原不可幂定号有向图的基指数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于图的特点及规律进行分析的方法,即有两个圈长度相同,并且其都与第三个圈长度不同.首先通过利用有关本原不可幂定号有向图的引理及定义得到基的上界的值,再运用反证法并综合运用集、本原指数、"异圈对"、途径、歧义指数以及图的直径等相关理论知识,讨论了在这两类图中是否存在所需要的SSSD途径对,从而得出了具有三个圈的本原不可幂定号有向图的基指数的确切值.  相似文献   

8.
现行户籍制度由于不恰当地充当了分配社会福利的工具,已经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制度瓶颈。改革户籍制度,应当从功能矫正和制度创新入手,通过消除户口的福利分配功能,变革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来还原户籍制度的设立初衷.最终形成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9.
人口迁徙是客家民系形成的动力之一,常受到历代户籍制度的约束。针对流寓民,统治者制定了有别于土著居民的户籍制度,如宋之"客户"、明之"附籍"、清之"客籍"等。户籍制度与客家民系存在密切的关系,学术界忽视了户籍制度本身与客家民系形成之间的关系。"客户、客籍"名称未必是近现代"客家"名称的直接来源。户籍制度是国家政权控制社会资源的重要手段,差别性户籍制度不仅对流寓民进行户口确定,而且进行社会身份的标定。明清时期,土著与流寓民之间激烈的经济政治斗争,强化了族群的自我认同,推动了赣闽粤边区客家民系的形成,而清代摆脱"寄籍"的斗争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我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历史沿革入手,对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和功能进行简要分析,同时对我国目前户籍制度作一番梳理,可以看到,与古代的户籍制度相比,当今的户籍制度虽然在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上均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在其他的诸多方面却与古代的户籍制度保留着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应对我国目前的户籍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用来估计人口总体真实人口数目的双系统估计量建立在捕获一再捕获模型基础上.这里的双系统指构造的估计量要同时用到普查资料系统和再普查资料系统.双系统估计量有I型和Ⅱ型2种形式.I型双系统估计量是其基本形式,构造较为简单.Ⅱ型双系统估计量充分考虑了普查与再普查之间发生的人口迁移,构造比较复杂,是其高级形式.  相似文献   

12.
入世必将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给公安工作带来巨大的冲击。在户籍管理方面 ,户口迁移制度首当其冲。要主动适应入世后的新形势 ,必须彻底消除二元户籍管理模式 ,逐步实现人口的迁徙自由  相似文献   

13.
湖南里耶所出“秦代迁陵县南阳里户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里耶北护城壕出土了一批户籍残简,典型的书写方式是分为五栏,分别著录壮男、壮女、小男、小女以及老男(女),与商鞅变法后秦国的户口统计方式基本一致。这批户籍简的显著特征是一户所有家口都写在一枚版上,版的宽度因各户家口情况的不同而宽窄各异。根据《周礼.秋官.司民》及汉儒郑众的注释,这种户版就是乡保存的户籍,也就是史籍中常常提到的"名数"。这批户版登录的各户籍贯都是南阳里,从其反映的家庭结构、书写格式特别是各户家口没有注明年龄或身高等情况来分析,应该是秦占领楚地后不久编制的。  相似文献   

14.
人口流动现象古已有之,作为人口管理的户籍制度在先秦时便已产生。人口流动不断为户籍管理提出新课题,从而促进户籍制度的不断完善。根据中国古代人口流动情况而对户籍制度进行的改革措施对当今的户籍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96年7月,在长沙市走马楼古井中发现三国孙吴简牍10万余枚。它所反映的长沙郡府、临湘县及临湘侯国的户籍制度,一般来说,全部继承了两汉以来户籍制度所规定的政策与办法,但根据孙吴的具体情况,在户籍的分类、财产的品等、疾病的复免、检核户籍的程序等方面又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looks at the potential for the use of census data as educational resources. It defines census data, and outlines briefly the historical antecedents. Several examples of census data software packages are described to examine ways in which these can be used in schools: the packages considered are based on data from the English village of Somerleyton in 1851, the Australian town of Bathurst in 1828, and recent Australian Commonwealth census data. Roles for census data software in supporting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skills, hypothesis formation,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inform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enquiry learning are outlined. The paper also considers ways in which examination of census data can assist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sights into and understanding of societies past and present. Sources of census data for many countries can now be found on the Internet; examples of these are illustrat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在信息搜集上靠传统的统计调查方法去取得资料困难大、访问率下降、质量日益低落、成本高且费时,已不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信息的需求。欧美一些先进国家十几年前就采用计算机科技和面对面访问、电话访问之结合产物,即计算机辅助人员访问系统(CAPI)、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系统(CATI)。鉴于CATI系统在搜集信息资料时有费用小、速度快等不少的优点,在国外这种调查方式越来越受调查公司的青睐。CATI系统未来研究发展方向,最终目标即是建立“统计调查数据库”,使调查资料发挥最大的效能,避免资源重叠浪费,这样既做到积累信息又促进信患交换或信患共享。随着我国电话的普及和计算机迅速发展,统计调查计算机化在我国己具备条件,国家统计局对CATI系统非常重视,正在组织专家开发。  相似文献   

18.
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必须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但目前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用工制度、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缺陷和不完善造成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滞缓 ,形成了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为了统筹城乡发展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应深化现行户籍制度改革 ,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建立统一、开放的用工制度 ,实行本地人和外地人平等用工制度 ;改革教育制度 ,赋予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的权力 ;切实推进包括进城农民在内的所有非农人口的社会保障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内蒙古城乡差距问题日益严重,且在不断扩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农业生产特点、历史积淀、现行制度和政策等因素造成。要缩小城乡差距必须深化农业体制改革,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彻底废除城乡差别制度,形成公平的就业机会;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使再分配的尺度进一步向农民倾斜;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精简机构,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I first place the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s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larger context of education and governance histories. Next I describe one of the deepest policy quandaries for Hong Kong's government in charting the futures of it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whether to view the ultimate benefits of higher education for individuals in terms of ‘sponsored’ versus ‘contest’ mobility. I then turn to evidence from HK census data about the changing distribution of opportunity for higher education. I discuss trends in educational stratification since 1981, focusing most attention on changes in the opportunity for post-secondary and, especially, for university education to the Bachelors' degree level. I discuss methods for the use of Hong Kong's 1981, 1991 and 2001 census, and I present b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the changing impact of family cultural and material resources on the odds of continuing and attending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level. From 1991 to 2001, census data suggest there was a reversal of a trend towards greater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that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1981 and 1991 census. I conclude by relating the findings from these analyses to future higher education planning in Hong Ko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