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丑开局     
一个杀牛的到一个杀猪的朋友家串门,杀猪的不在家。他的儿子避讳说父亲去杀猪,就说:“父亲出亥去了。”杀牛的回到家,对自己的儿子大赞人家儿子聪明,会说话。几天过去了,杀猪的到杀牛的家来,杀牛的儿子因记着上次父亲的话,便说道:“父亲到人家出丑去了。”“什么时候回来?”“出完丑就回来了。”  相似文献   

2.
1949年,在东北的沈阳,10岁的张虹生第一次见到父亲张闻天.高高瘦瘦、面容严肃、戴一副眼镜,斯文中透着威严——这就是他对父亲的第一印象.带他来的人说:这是你爸爸,快叫爸爸.张虹生张嘴喊一声:爸爸.张闻天微微一笑,伸出手摸摸儿子的脑袋,然后示意警卫员带儿子离开. 很多年后,回忆起初见父亲时的场景,张虹生说:“他很平淡.我也很平淡,父亲和母亲还没有托儿所的阿姨亲呢,没什么好激动的.” 张虹生算过,这一生与父亲相聚的岁月,断断续续加起来不过四五年的时间.然而,不管他愿不愿意,自打出生那天起,他的命运就与父亲紧紧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事件一:为了教训儿子,严厉的父亲失手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打死……小陶是家里三代单传的男孩,父亲对他寄予厚望。去年10月,小陶未写作业并对父亲撒  相似文献   

4.
约瑟夫·普利策,一八四七年生于匈牙利。他的父亲是个犹太人,做过粮食商。他未满十七岁的时候,正值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一些美国在欧洲的代理人为美利坚合众国招兵买马,普利策在汉堡参加了联邦军。美国内战结束后,他脱离军队,到处流浪。  相似文献   

5.
家有千金     
当我家的电脑从"奔3"升级换代成"奔4"之后,我也由儿子升级成了父亲.记得不知是哪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孩子的男人不是完整的男人",所以,当妻子在医院里生下一个健康可爱的小千金时,我不禁振臂高呼,仰天长啸,为自己的完整而无比自豪,更为自己荣升一级而万分骄傲.  相似文献   

6.
《韩非子》中曾经记载过一个故事:春秋战国时期魏国有个大将叫吴起,他带兵攻打中山国时,军队中有个士兵的伤口发炎了,流着脓血,吴起看到后就用自己的嘴给这个战士吮吸脓血,士兵非常感动;都愿意为他勇敢作战。有一次,他又为伤员吮吸脓血,一个伤兵的母亲看到后反而哭泣起来,人们问她:“吴起大将这样爱护你的儿子,你为什么还哭啊?”这位伤兵的母亲说:“吴起曾给他的父亲吮吸过创伤的脓血,他的父亲就战死了,现在我的这个儿子又要战死了,所以我才哭呀!” 这个伤兵的母亲的类比犯了“不相类”的毛病。她的思维过程是机械的类比…  相似文献   

7.
尹玉生 《新闻世界》2007,(11):49-49
在一家超市里,父亲、母亲、年轻的儿子一家三口人在完成了家庭购物计划之后,父亲让儿子将使用过的购物手推车送回到原来的地方。“爸爸,你看到没有,手推车扔得到处都是,没有一个人送还的,这也是超市专门雇人负责收集归拢手推车的原因。”父亲耐心地教导着儿子:“那么,儿子,你认为送还手推车是不是一件有益的事情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易戈 《传媒》2001,(2):48-50
父亲胖胖敦敦,儿子郊荒岛瘦。父亲是湖南文艺出版社的文字编辑名叫李渔村,儿子是当代警察杂志社的美术编辑名叫李戟。父亲60岁整,儿子20岁出头。 父亲非常勤奋,年轻的时候就趴在家里惟一的床铺板上,一字一汗,一字一血地写作,文章一篇又一篇地登了出  相似文献   

9.
作为以色列的第一公子,奥姆利一直充当父亲沙龙的“私人顾问”,同时,他还穿梭于沙龙和阿拉法特之间,充当沙龙的信使  相似文献   

10.
父亲是儿子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敌人。要想成为真正的男子汉,男孩多少都会背叛父亲塑造后代的苦心,甚至可能还要遭遇暴力。男孩的愤怒总是最先来自于父亲的控制和不被理解。可是当男孩当了父亲后,他会忘记父亲曾给他造成的牵绊。也会像山一样保护自己的儿子,哪怕这山有巨大的阴影。正因为这遗忘带来的循环,亲情才  相似文献   

11.
上海人的骄傲,就是上海犹太人保护区.1934年希特勒上台以后,把所有的犹太人抓起来,全部赶出去.当时其他的国家都不敢接受,因为希特勒很猖狂.所以这些人都是流民,没有身份,没有护照.当时有一个著名的中国人,他是驻奥地利总领事,叫何凤山.他斗胆签了一千份犹太人到中国去的护照,结果来了4万犹太人.  相似文献   

12.
谁都有这样的体会,亲人远离身边,最让人盼望的是(他她)的来信。所谓“家书抵万金”,正是道出了家信的珍贵。而对于一位自己的儿子正在前线作战的父亲来说,盼子来信的迫切心情更是不言而喻了。江苏扬中县幸福毛纺厂印士根老师傅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的儿子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来信了,他  相似文献   

13.
开花的屁股     
如果我面目狰狞,我做错事的儿子一定会带着哭腔哀求:爸爸不打屁股。我不记得自己当年是否哀求过自己的父亲,但是和他一样的恐惧却是有的,一想到大大的巴掌要落到自己的屁股上,背后就有嗖嗖的冷风,甚至脑海里会闪现出白皙屁股上的一片姹紫嫣红。  相似文献   

14.
是拉,不是推 有一个企业家的儿子,从小就非常渴望成为领导者,等他长大成人,从大学毕业后便进入了父亲的企业工作.  相似文献   

15.
阿木 《兰台内外》2009,(4):59-60
范伟是家喻户晓的笑星,更是难得的“孝星”。谈起饱经沧桑的父亲,他感慨万千:“人海茫茫,两个男人能成为父子,何尝不是前世修来的缘分?作为儿子,我没有理由不善待父亲、孝敬父亲。”  相似文献   

16.
国际     
《青年记者》2009,(12):5-5
5月26日,漫画大师丁聪去世,享年93岁。丁聪的父亲丁悚是很有名的漫画家。中国第一块漫画协会的牌子就挂在丁家的门口,他家也成为漫画家和演艺明星聚会的热闹沙龙。也许,就是在那时,丁聪开始形成了自己漫画创作的理念:画眼睛所见,画心中所想;鞭挞丑恶,颂扬美好。  相似文献   

17.
1949年,我五岁. 进入4月以来,我已经很长时间未见到父亲靳以了. 自1946年来到上海,我一直跟着母亲住在蒲石路(今长乐路)的外婆家.虽然父亲在那年夏天也随复旦大学的大队人马回到了上海,虽然我们在江湾学校教师宿舍庐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家,但我一直没有住过去.而父亲是每星期都来蒲石路的.我还记得父亲一来,我们在外婆家的那间不满七平方米的小屋只能在床上加一块木板,父亲母亲和我就挤睡在木板上,我睡中间,母亲睡里边.父亲轻轻一动弹,木板就会发出轻微的咯吱声,这时分我感到幸福极了!因为包围在两个亲人之间,尤其是父亲.我枕着父亲宽大的手臂,安然入睡.因为,自我在重庆的嘉陵江边出生,我就一直没有离开过父亲.无论朝起暮落,我都能听见父亲爽朗的声音.尤其是他每每下课回家,都要抱着我踱到江边,去看江水,去看船只,去闻那江边潮湿的风,去听船夫们长长的拉纤声……  相似文献   

18.
保罗·策兰,犹太后裔,20世纪最重要的德语诗人,父母都死于奥斯维辛集中营,而他自己也是大屠杀的幸存者和流亡者。英格褒·巴赫曼,二战后德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父亲曾是纳粹军入,她自童年起,就对纳粹历史深怀厌恶和恐惧,并对犹太人有着原罪般的"负罪感",这种复杂的情感持续了巴赫曼的一生。1948年,  相似文献   

19.
酒量太大了     
<正>生病的儿子:"打针前为什么要擦棉球?"父亲:"那是酒精,先把你的屁股擦醉了,再打针就不疼了。"儿子:"可是我还是疼呀!"父亲:"那是因为你的屁股酒量太大了!"  相似文献   

20.
刊中报     
父亲教我写文章王彪(散文)我参军后,父亲给我的信中,都要用好几张纸教导我如何发挥自己的特长为连队的黑板报和军队的报纸写稿。那时我和父亲的通信成了我生活中的一大乐趣,从父亲的信中,我读懂了人生的哲理,读出了父亲对我纯朴的爱,我把自己的体会和军营中的新鲜事,及时写信报告给父亲,父亲马上给我回信进行指点。记得有一年,我写了散文《松树与老兵》,记述了营区中有片被一批又一批老兵栽下,饱含他们深情的松林。稿子寄给父亲不几天,就收到了父亲用5张稿纸写来的修改意见。捧着父亲的来信,我的眼中噙满了泪花,根据父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