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运动员协调性和放松能力的强弱决定着100m跑成绩的优劣.本文结合短跑实际,运用运动理论知识,从放松技术与100m跑的内在联系入手,阐明了放松技术在100m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对男子100m跑全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现代短跑技术动作朝着加速时间和距离延长,途中跑距离相应缩短和更加注重跑与个人技术特点相结合的技术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文 《中华武术》2006,(12):48-48
跑的技术。国内学者王保成指出: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一平动技术和高速跑中的放松技术,特点是以髋为轴快速伸髋和摆动式积极着地。动作幅度大,充分向前摆动,增加了腿的前摆幅度,加大了步长,以髋为轴的两腿交替蹬摆结合,加快了频率,使运动员的加速关键环节——髋关节运动转化速度技术更科学,动作更连贯协调,从而提高跑速。  相似文献   

4.
    
G822.02 20021780跑走交替的理论与教学、训练(刊,中,I)/吕蔚,李国∥体育师友.-2001(6).-17-18(TY)跑∥耐力训练∥教学法∥跑走交替G822.119 20021781试析放松技术与100m成绩的联系(刊,中,I)/曹肇为∥体育函授通讯.-2001(4).-56,60参2(SML)短跑∥100米∥放松∥成绩运动员协调性和放松能力的强弱决定着100m跑成绩的优劣。本文结合短跑实际,运用运动理论知识,从放松技术与100m跑的内在联系入手,阐明了放松技术在100m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放松跑的理论依据,采用资料分析法对短跑放松跑的生理机制及训练进行分析论述。放松跑技术特点是对抗肌对参加运动的主动肌产生的阻力较小,动作协调放松,步幅开扩,减少体力消耗,节省能量,可提高全程跑效果。采用加速跑、跟随跑、斜坡跑、匀速跑训练是提高短跑放松跑技术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李生文 《精武》2012,(20):20-21
高速跑的放松技术是现代短跑技术的主要特征,也是它的发展趋势,是现代短跑技术发展的精华。高速途中跑的放松技术也是短跑技术中的难点之一,如何能提高在高速跑中的放松技术,保持身体的协调、促进身体合理用力,达到跑的动作协调自然、实效而经济是提高短跑运动成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把100m跑的途中跑动作周期分为5个阶段,分析了下肢的动作过程及上下肢相互间的协调配合,为进一步认识短跑的技术实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20名田径运动员进行实验研究,对实验组采用放松能力训练,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速度力量训练,结果表明,在100米起跑阶段,放松技术的作用并不显著,在途中跑和冲刺跑阶段,掌握放松技术对于提高成绩的作用显著,教练员在短跑的途中跑和冲刺跑训练中应适当地加入放松跑技术的训练,让运动员体会放松跑的概念,并运用到平时的训练与比赛中,提高100米跑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一、提出问题 现代短跑技术水平的发展,使得人们不断在速度训练方面一次次地突破自己的极限,训练的科学性、营养和放松的合理性、装备的精良性等。我们不仅重视摆动技术、放松跑技术,也关注跑的动作的规范化和整体的协调配合,还注重短跑的支撑和腾空时间。  相似文献   

10.
孙为民  孙守正 《体育科学》2003,23(4):126-130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提出在100m途中跑脚下放着地过程的最后阶段“积极回摆小腿”的技术改进设想。对实验对象实验前后的运动成绩、脚着地技术效果以及对100m途中跑整体技术效果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进100m途中跑脚着地技术,实验组的100m跑成绩和途中跑脚着地技术及整体技术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30名不同水平的体育系学生100m跑和不同段落重复跑后的血乳酸测定,发现不同水平受试100m跑后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血乳酸堆积,且受试的训练水平对血乳酸值有显影响。不同段落重复跑后的血乳酸值在随跑距延长而逐渐升高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急剧升高的阶段,因此,乳酸能系统在100m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文献资料研究、调查访问和逐步回归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选取最佳教学训练指标组合成高校女生800m跑教学的优选方案。对成绩有显著性影响的4个因素分别是1200m跑、200m跑、60m后蹬跑和50m跑。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男子400m跑成绩与世界水平的差距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能量类供应的特点来看,400m跑属于糖酵解代谢类型。由于认识的偏差,曾认为400m跑属于体能类中耐力性中跑项目,导致训练以速度耐力为主,速度为辅,影响了我国男子400m成绩的进一步提高。笔者认为400m训练应把速度和速度耐力放在同等重要地位,同时加强步幅训练的比重,重视力量素质及腰、腹肌力量的训练。这是我国男子400m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王锋  吴瑛 《精武》2012,(21):26-2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对高水平短跑运动员途中跑过程中摆动技术进行研究,以髋为轴的下肢摆动和上肢以肩关节为轴的摆动入手,得出短跑途中跑关键技术环节,并提出了短跑训练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黄绍华第10届与第11届全运会男子100m自由泳比赛的技战术比较的数理统计分析发现,黄绍华身体素质明显增强,肌肉效率明显提高,体力更为持久,心理上较为成熟,技战术方面运用更为合理,同时为中国100m自由泳运动员的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数理统计法对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100m跑的各分段步频、步长等运动学指标进行评析,研究表明: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100m跑中长时间保持高速的途径是依靠自己的步长,而不是努力提高步频来保持;全程跑的加速节奏对全程的成绩有较大的影响;在各分段步长与步频对跑速的贡献具有显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The time course of movement timing reprogramming was examined in a task requiring temporal coincidence of the conclusion of a forehand drive with the arrival of a moving luminous target at the end of an electronic trackway. The moving target departed from one end of the trackway at a constant velocity of 2?m . s?1, and for a part of the trials its velocity was increased to 3?m . s?1. Target velocity was modified at different moments during stimulus displacement, producing times-to-arrival after velocity increment (TAVIs) from 100 to 600?ms. The effect of specific practice on movement reprogramming was also exa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early adjustments to the action (TAVIs = 100?–?200?ms) that seemed to be stereotyped, while feedback-based corrections were implemented only at TAVIs of 300?ms or longer. Temporal accuracy was progressively increased as longer TAVIs were provided up to 600?ms. Skill training led to an overall increment of temporal accuracy, but no effect of specific practice was fou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iming reprogramming in interceptive actions is a continuous process limited mainly by intrinsic factors: latency to initiate more effective adjustments to the action, and rate-of-movement timing reprogramming.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体操制动技术概念和分类,阐述了制动动作的技术原理、制动效果和训练原则,为体操基础理论的建设和制动技术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摔跤滚桥技术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滚桥技术的动作结构,通过杠杆原理和稳定角原理对跪撑进行分析。对滚桥技术的训练主要是进行基本功、专项身体素质和约束练习的训练。同时也对滚桥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