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学目标1.充分阅读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熟知三国故事,通过阅读汲取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丰富的语言营养。2.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能力、表达能力,结合剧本《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的学习,学会把文本语言改编成剧本,学会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3.通过演绎经典三国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  相似文献   

2.
部编版教材提出"预测"单元的学习,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学会猜想和推测,有意识地生成、归纳、运用预测方法,有理有据地展开想象,预测情节,丰富故事,续编故事。通过对文章情节的梳理,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生成预测的基本方法,阅读兴趣渐浓。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目标】1.阅读《陶罐和铁罐》,明白故事的道理: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学会正确看待人和事。2.根据寓言故事,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开展读书交流会。【教学过程】学习活动一:阅读寓言故事《陶罐和铁罐》师: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寓言是通过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  相似文献   

4.
张伟 《教师》2011,(18):90-90
一、阅读自学,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素质教育倡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因此,培养学生如何学习、怎样学习成为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我认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基本前提是让学生学会自学,而阅读是自学的必要前提。初中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的兴趣是源于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历史与社会》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比较容易吸引学生,所以适合学生自学。  相似文献   

5.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能够理解简单的英语图片匹配故事,以更规范的发音和语调阅读故事。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从三年级开始,一级目标在三、四年级完成,二级目标在五、六年级完成。学习者拥有良好的学习基础,学会阅读方式、方法,培养阅读兴趣和信心,突破阅读困难。本文介绍了小学英语阅读如何通过教师介绍、学生认知、学生精读、教师辅助阅读、实践巩固和语言内化等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6.
正所谓文言文故事性教学,就是以文言故事为载体,利用学生对故事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学生学习故事、阅读故事、表演故事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社会交际的能力。一、故事导入,蠢蠢欲动以故事导入新课,目的在于开课伊始,渗透学习内容,吸引学生,令其欲罢不能。故事本身富有情节,趣味盎然,学生听老师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自然兴趣浓厚。教师把这  相似文献   

7.
幼儿图画故事书具有特定的叙事方式和艺术特点,在阅读过程中成人要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协助,对图画书进行完整阅读,阅读时图文并重,通过想象来建构整个故事的脉络,仔细观察发现图画的细节,享受图画故事带来的乐趣,从而喜欢阅读,学会阅读。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牛郎织女》是一篇民间故事。本节课的教学,是想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牛郎织女》一文,学会阅读民间故事的方法:理清民间故事的情节脉络;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感悟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故事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愿望。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阅读,初步掌握阅读叙事类文本的方法。2.通过关注人物、情节等了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大学生与网络越来越"亲近",网络改变了现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甚至阅读的习惯,使大学生的阅读呈现出轻阅读、快阅读、浅阅读等现象。这些现象造成了大学生知识文化的沉淀不足、阅读观的扭曲和"单向度"人群的扩散。我们可以通过引导经典阅读的氛围、培养课堂拓展阅读习惯、增强网络阅读能力等方面入手进行阅读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大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自我发展,从而达到提升学习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一)阅读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性。阅读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最大的学习空间,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并指导学生通过研究的途径,主动感知、探求发现和体验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故事、说明的道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对人类文字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引导他们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二)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创造自主探究性阅读的条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效率,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应该在阅读方法上对学生加以指  相似文献   

11.
文章探讨高中英语故事类文本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与实践,以具体的教学案例阐述了故事类文本阅读的教学方法。包含四个部分:关注文本信息,学习故事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构建人物关系网;赏析语言特色,深入理解故事内容;读后迁移创新,联系生活形成新知。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具有主题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学会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作者,了解故事主要人物和故事概况。 2.通过设置悬念、猜读、品味精彩片段等形式,引发阅读期待,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初步感知故事及人物形象。 3.通过导读活动,学习阅读整本书的方法,激发读书热情,享受读书的乐趣。【教学重点】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3-6岁是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重要时期,通过早期阅读来促进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已经普遍得到广大家长和教师的重视。我们在从创设阅读环境,借助故事讲述,激发阅读兴趣,逐步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几个方面去实践探索中发现,教师生动的讲述和正确阅读方法的指导是幼儿爱上阅读、学会阅读的基础,而良好的阅读环境与家园配合则是幼儿学会自由、自主阅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课本必须成为学生自己赖  相似文献   

15.
灵活的生字学习法,学生不仅容易接受,而且还能产生良性循环,通过识字学会阅读,又在阅读中学会更多的生字。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教师应该着重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和增进学生的理解能力,并在阅读实践中锻炼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新知,发展能力,形成新的价值观念与态度.在高科技时代提倡“学会阅读学习”,主要是指学会通过阅读获取新知,发展自己.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一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7.
翻转课堂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学会自主探求新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开展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课外作业等途径,积极营造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以有效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学习目标】1.培养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发展逻辑思维。2.阅读故事,了解主要角色,交流表达自己的爱憎。3.感知故事大概内容,能按照时间顺序,说清楚喜鹊、寒号鸟的不同做法及结果。发现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4.在阅读及角色扮演中体会角色特点,学会有条理地讲述小故事。  相似文献   

19.
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缺一不可。低年级开设绘本阅读,在阅读故事、欣赏图画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也能增长知识、扩大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在交流、讨论中让学生学会交往,大胆地展示自己,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低年级整本书立体式阅读"是在低年级进行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有效途径与方法,通过设置:激趣导入,赏读故事;渗透策略,推进阅读;分享品读,快乐展示;亲子共读,拓展延伸等系列活动,有效指导低年级学生爱上整本书阅读,学会整本书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