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狱中上母书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佑我,钟虐明朝。一旅才兴,便成齑粉。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  相似文献   

2.
拜寺沟方塔废墟中出土的佚名诗集残本,其作者的身份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最终认定。以前学者们以为,本诗集作品的作者只有一人。但经本文考证,认为至少有三人。诗集主要作者某"侍行"本是陕西一带的书生移民到西夏,初为贫寒的私塾先生,既而因为机缘做了夏州或银州某招抚使的巡馆驿使,后来他在一位"王学士"的帮助下得到西夏皇太子纯佑的礼遇,一跃成为翰林侍行学士。  相似文献   

3.
英藏黑水城文献是20世纪中国在历史文献方面的重大发现之一,并与俄藏黑水城文献推动了西夏学的诞生和发展.黑水城大量西夏文献的发现,使西夏若明若暗的历史文化出现了被重新认识的转机,改变了西夏研究长期被冷落的局面,为西夏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资料基础.及时对英藏文献进行整理将为学人从事更深入的专题研究提供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自北宋天圣九年(1038)元昊建立西夏王朝起到西夏宝义二年(1227)西夏末帝李睍被杀,西夏共存在190年。在这近二百年的时间里,佛教一直是西夏所崇奉的宗教,拥有国教的地位。在西夏王朝中期,尽管执政者企图提倡儒家学说来抑制佛教势力的过分膨胀,但这种政策的执行是短暂的,也是无力的。从西夏王朝建立到灭亡,佛教对这个政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可能与西夏特殊的国情,以及西夏王朝所处的地理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受这种环境的影响,西夏王朝存在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疾病和自然灾害等问题,再加上多次对外战争,使得西夏国力和人民的生活受到严重破坏。为了稳定统治,统治者需要佛教,同时普通民众也需要佛教的精神慰藉,所以在整个西夏王朝统治时期佛教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再论西夏陵区北端建筑遗址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陵区北端建筑遗址既非王室祖庙,也不是仅与西夏陵有关的佛寺。确切地说,这应是一处安放有西夏帝后神御的佛寺圣容寺,是西夏统治者模仿宋朝在寺院为祖先设置神御、神御殿的做法,同时吸取吐蕃民族“佛、祖合一”的思想而创建的。  相似文献   

6.
辽、金两代都曾与西夏并存,其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也有关于西夏的记载,虽然数量不多,但也多是第一手的汉文西夏文献;元代是汉文西夏文献的选编删汰时期;明代是汉文西夏文献的重辑、重修期;清代是汉文西夏史籍成书最多的时代。传世的西夏史籍中脱、讹、衍、倒等现象严重,需加以整理后方能利用。  相似文献   

7.
狱中上母书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类.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佑我,钟虐明朝.一旅才兴,便成青粉.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致慈君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  相似文献   

8.
历史的背面     
魏剑美 《课外阅读》2007,(6):32-32,33
一舜帝姚重华被称为中华民族的"道德始祖",《史记》称"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并记载舜帝"勤民事,苦忧人,只为苍天不为身"。其之所以能登上帝位,也与他的"德"名有关:尽管他的父亲瞽叟、继母以及同父异母的弟弟象  相似文献   

9.
根据《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等极为珍贵的西夏文献中的有关西夏道教方面的新材料,结合部分汉文文献中的相关记载,本文对道教在西夏的地位和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道教虽然无法与始终占主导地位的佛教相抗衡,但亦曾经流传于西夏,并且逐步有所发展,得到了西夏政府的承认与扶持。  相似文献   

10.
宋代是汉文西夏文献的创编时期,主要包括三种文献类型。第一种是专书文献,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专门记述西夏事的文献,如《西夏须知》、《夏国枢要》等,另一种是以记述宋夏关系为主的文献,如《西行录》、《永乐客话》等。第二种是专题文献,以西夏专题的形式出现在宋人编著的一些历史文献中,这些专题专记宋夏之事,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如《宋大诏令集·政事门·四裔》部分有《西夏》专题,专录宋降于夏的各种诏令,《东都事略·西夏传》部分,专讲西夏历史沿革。第三种是散见文献,多见于宋人编修的史籍和笔记中,如《长编》中有非常丰富的西夏史料,《东轩笔录》、《儒林公议》中也杂有不少西夏史料。还有一批西夏文献以单篇文章的形式散见于宋人文集中,多为宋夏用兵之际,宋朝臣上奏的各种与西夏有关的奏议,或者是宋臣奉皇帝之命撰写的晓谕西夏的文章。宋人文集中还有很多反映宋夏战事的诗歌,这批诗歌也可以作为研究宋夏关系的重要材料来利用。  相似文献   

11.
赵坤 《家教指南》2023,(1):93-100
西夏效仿中原王朝,以儒学作为官方学术。然而阐发儒家哲理的易学内容,在西夏文献中却罕有记载。从出土文献来看,西夏民间使用的易类知识大多是汉地术数中的卦象符号,与义理之学关系不大;而西夏易占文献内容的变化趋势,则反映了西夏人对易类知识由全盘接受到自我理解的过程。与之相比,西夏官方获取的易类书籍多为义理易学著作,然而斡道冲撰写的《周易卜筮断》,却是以“卜筮”为题,属于象数易学的范畴。这一选择既符合西夏人将易类知识归于术数的认知,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宋代易学的成果。这种偏重于筮法的易学取向,体现了少数民族政权易学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根据传世文献的记载,我们可以得知:先秦时期的军法中有"降北"之罪。出土文献中也能找到这些军法刑名,而且还证实了相应的刑罚:"降北者身死家残",即在对敌作战时,战败逃亡、投降敌人者要被处死,他们的家人也要被处死或没收为官奴婢。秦汉军队严格适用这条军法以保障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3.
西夏是佛的国度。西夏京畿是西夏王朝佛教文化的中心。西夏立国近二百年间,在这里留下了大量佛教文化的遗迹和遗物。西夏京畿特殊的人文、自然环境,为党项政权佛教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皇室的倡导,帝师国师等高僧参与,西夏京畿成为佛经译印中心;由于藏经佛事的需要,西夏京畿成为皇家寺院中心;众多的佛教文献文物精品,展现了西夏京畿独特的佛教文化艺术价值。众多的遗存连同传世的相关文献,为西夏京畿的汉传、藏传佛教文化,乃至整个西夏佛教文化史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西夏京畿对于藏传佛教的东传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依据《月月乐诗》与《圣立义海·月之名义》等西夏文献和汉文史料对西夏气候进行了考察,可勾勒出西夏气候的概貌:气候冷暖方面,西夏与北宋寒冷的气候背景相一致;物候方面,西夏时期的物候现象与现在的物候现象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其中的时间差不过一旬至半月的时间,而且西夏具有早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黑城遗书(汉文)诠注目录·导言(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兹洛夫19O9年在哈拉浩特(黑城——译者注)发现的古代书面文献。早已举世闻名.①因为其中的西夏文文献已成了释读失传的西夏话声和文字的依据,并促进了西夏学的发展。②聂历山的著作被称为本世纪40年代前这门科学的顶峰。③现在,苏联和外国的许多学者正在这一领域进行卓有成效的研究。本藏品中的一些文献的综合目录业已公布。④柯兹洛夫藏卷中除了西夏文文献外,还有人量的很重要的汉文文献和少量的藏文文献。藏文文献已由马尔提诺夫和列奥诺夫整理就绪。(前者登记制册,后者编制目录,尚未公布)。蒙库耶夫对其中的蒙古文文献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伯希和对敦煌文献的考察及收集的描述,分析了法藏西夏文文献和俄国收藏的关系,探讨了敦煌研究院搜集的北区石窟的西夏文文献,回顾了西夏文的发现、研究和刊布的简单历史,从而证明法国、敦煌研究院的西夏文藏品是同宗同源的,法国藏品同俄国藏品也有部分的联系。法国藏品对于敦煌西夏文文献相互的证明、参考作用是其他馆藏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17.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医药文献是中医文献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丰富了唐宋金元时期的医学典籍;为古医籍的校勘和辑佚提供了善本;保存了西夏本民族的医药文献,补充了民族医学内容。对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医药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应引起中医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对武威藏西夏文《五更转》进行了全文译释,并与敦煌文献中的《五更转》和俄藏西夏文《五更转》作了比较,指出流行于唐五代时期的敦煌五更转和西夏五更转,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差异。西夏文《五更转》是西夏少数民族在唐五代敦煌民间文学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文字编创的西夏民间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9.
俄藏敦煌文献中的西夏汉文写本《杂集时用要字》仿汉人习字蒙书分类而做,但其分类、内容反映了西夏人的生活与观念,第五部分果子部就反映了西夏人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20.
《应帝王》篇"浑沌之死"的寓言之含义历来解释纷纭.《庄子》中(尤其在外篇)有许多与"浑沌"义近或相关的词汇,是为浑沌词族.对书中的浑沌词族进行归类分析,有助于理解浑沌之死的具体含义.它们涉及的全部是治身和反治世问题,而以治身修道方法为核心.浑沌之死讲的是闭目塞听的治身修道状态被打破,从而萌生聪明智巧,丧失真性,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