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晚清以翻译西方法学书籍,引入西方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西方法学的传入,在近代中国和世界法律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对动摇晚清中国传统法律观念以及对清末中国法制改革和法律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近代中国特殊的基本国情和历史条件,西方法学的传入所呈现的时代特征和规律也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2.
浅析严复对近代中国社会问题之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复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同时也是将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的先驱者,他在介绍西方社会学的同时,能够针对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及种种弊端,试图用社会学的原理及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严复对中国社会学的研究从一开始便树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这对于中国近代社会学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对于后来中国社会学学者研究并寻找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途径,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3.
西方女学的传入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近代 ,伴随着救亡图存的时代召唤与迅猛而来的近代西方文化的冲击而兴起的中国近代女学 ,不是传统女学的自然延伸 ,而是西方女学传入的结果。近代西方女学的传入对中国近代女学不仅有催生之功 ,而且有助长之绩。因此 ,研究西方女学的传入是我们深入认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乃至妇女解放运动的路标和门径。一、西方女学传入的肇端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孕育清末 ,依仗不平等条约进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 ,几乎都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经过改良的宗教派别 ,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已不同程度地渗透到宗教中 ,因此 ,《剑桥中国晚清史》一…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学位制度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清末西方学位制度传入 ,近代中国学位制度的建设经历了萌芽、探索到初步形成体系的历史演变 ,回顾总结这一历程将有助于我国学位制度的完善和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清末教会大学学位制度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清末教会大学不仅是西方学位制度传入近代中国的一条重要渠道 ,同时也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实践产生了示范效应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中国学位制度的起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火险联保”是清末民初广州地方社会呼唤出来的一种保险互助组织,也是在西方现代保险制度传入中国后广州民间社会的一种自觉应对,是粤地商民的一种创造。对其兴衰沉浮的历史考察,不仅能细化近代保险史的研究,而且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清末民初的广州地方社会。  相似文献   

7.
从体操运动的起源入手,采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论述中国近现代体操概念的历史和发展特点,从西方近代体操的传入到近代中国体操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包括清末时期的体操、“五四”运动时期的体操、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体操、新中国成立后的体操四个阶段,体操的本质特点包括健身性、时代性、审美性、心理健康性四个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体操概念的本质赋予新的诠释,以便推动体操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严复的文化观被当作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由先进到落后、由学习西方转向回归传统的典型,认为严复"早期进步,晚年保守"的观点似成定论。本文对严复独具特色而又一以贯之的中西文化观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对其在中国文化近代化进程中的艰苦探索及文化选择进行历史的考察。  相似文献   

9.
杨晓 《教育科学》2000,(1):62-64
在西方教育思想潮水般地涌入中国的当代,各种流派的教学论似乎都不曾在中国长久驻足,也似乎引不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更谈不上大面积推广与实验了。中国已处于教学论发展的本土化阶段。然而反思西方教学论最初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却仍具有深远的意义。这种反思能使我们去把握面对西方教学论的冲击,本土文化的回应方式及其产生变式的过程,从而解构全球化与本上化的内涵及本质,以摆脱西化与国粹两难决择的困境。 一、清末赫尔巴特“形式教学阶段”的传入 清末是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大量传入,并作为中国改革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时期。当…  相似文献   

10.
如今的中华民族已全面摆脱明末至民国之末,日趋落后、贫穷的困境,而走上了奋发图强、繁荣昌盛、民主和谐的新时代,并正在沿着锻造国民理性、科学、创新和民主法治社会的道路前进。人们常思考一个问题,即近代科学为什么起源于欧洲而不是中国?清末及民国时期伟大思想家严复认为,西方文明、民主、富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逻辑的发达。  相似文献   

11.
严复是中国近代逻辑思想史上的第一人,为引进并普及西方逻辑学做了大量工作。他有重归纳轻演绎的倾向,但不是全归纳派。而他之所以重归纳轻演绎,是为了纠正传统思维方式的弊病。  相似文献   

12.
法国大革命的信息于清末传入中国后,引发知识分子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思考.中国知识分子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近代社会现状的角度,对这一异国革命进行解读与认知,通过综合清末士人对法国大革命的评述,分析法国大革命对当时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在戊戌维新时期所起的积极作用已得到史学界一致肯定,然而对其在1905年前后清末立宪时期的政治思想及活动则褒贬不一。笔者以为,从戊戌到辛亥,严复的政治理想和主张是一以贯之的,清末立宪期间他的著译和政治活动不仅没有停止,而且有所增强,对民族资产阶级的立宪运动做出了突出贡献,故而对其不应以“政治保守”概斥之。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法律发展的历史进程,是在西方资产阶级法律文化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撞击和冲突中展开的。直至19世纪末,西方法文化对中国的冲击和挑战,也终未能改变清政府对其扼制的政策。清政府对西方法文化传播政策的根本改变,是在进入20世纪后。清末修律从法治原则、立法观念、司法制度等方面,初步奠定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基础。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清末西方法文化政策在法制近代化方面仍存有诸多局限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延缓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试评严复的“教育救国”思想张红严复,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以其所介绍的《天演论》等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学说启迪教育了中国近代大批的热血青年,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爱国者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武器,严复的名字因此而永载史册。然而在救亡图存的理...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严复思想的理论渊源,学术界较为一致的观点是源自达尔文、斯宾塞和赫胥黎。文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严复思想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为此,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西式教育及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理论等三个角度较为深入地分析严复的国民素质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7.
试论清末民初的学堂乐歌康明安产生于清末民初的学堂乐歌是我国近代音乐文化的突出成果,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传播来自西方的近代音乐知识,普及音乐理论和推广群众性的歌咏形式以及为建立中国自己的近代学校音乐教育方面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可以说,学...  相似文献   

18.
作为近代西学第一人,严复介绍了西方的宗教思想,并在对世界宗教的介绍中突出基督教及其在华传教的历史。为了以教治教,严复不是像康有为那样彰显孔教与基督教的相同性,而是从不同角度突出中西之教的差异。严复还从教学相混、政教合一的角度剖析中国社会与西方的不同。通过对中国社会宗教状况的分析和保教与保种、保国关系的厘清,他寄希望于"自强保种"。  相似文献   

19.
西方进化论与近代中国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进化论传入中国,先后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进化论的传播紧紧抓住了广大国民的社会危机心理,进化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西方话语向中国话语的顺利转变,近代思想家对西方进化论做了细致的抉择和筛选;进化论传入中国,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成为民主革命家的思想武器,奠定了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20.
西方高等教育的传播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形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方高等教育的传播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形成朱国仁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文化大潮和西方高等教育的不断传入而逐步形成的。我们虽不赞同“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是完全照搬西方的”这一观点,但西方高等教育的实践与思想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