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8 毫秒
1.
朱敏 《青年记者》2009,(18):99-100
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机关报,是高校内占主导地位的宣传媒体。高校校报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宣传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担负着引导舆论、交流信息、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维护稳定和繁荣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本文就高校校报对新闻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培养途径做些探析。  相似文献   

2.
许志强 《新闻世界》2013,(12):160-161
高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信息量大,对外开放程度高,事件反应敏感。高校校报肩负着高校思想政治宣传与人才培养的重任。在当下新媒体日益发达的背景下,改革与创新高校校报有利于高校的思想精神文明建设与人才培养。而要做好高校的新闻宣传工作则不能忽视学生记者所起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打造一支优秀的学生记者队伍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王博 《新闻传播》2005,(10):63-63
众所周知,高校校报是体现校园文化最直接的.窗口。高校校报新闻版所提供的内容需要在副刊得以延伸、补充和深化。笔者结合办刊实际,谈谈办好校报副刊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王晓青 《今传媒》2012,(5):125-126
校报作为纸质媒体中特殊的一级,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媒体变革越来越快,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高校校报该怎样做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这已经成为高校校报工作人员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了。本文重点从校报新闻报道策划与组织这一角度探讨高校校报的发展突破之路。  相似文献   

5.
陈挚 《东南传播》2014,(9):165-166
高校校报是高校的权威主流媒体。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校报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下降,而选题上的局限和障碍是影响其传播力的最重要因素。校报工作人员改变新闻旨趣,回归报纸的新闻本位,是走出校报选题困境必然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6.
新闻标题的出新、出彩对于高校校报加强自身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当前高校校报新闻标题存在着雷同重复、冗长啰嗦、用词不妥、空泛套话等问题,需要校报新闻工作者从提高精品意识、读者意识、版面意识和学习意识四个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7.
高校校报作为党的新闻事业的组成部分之一,是高校进行舆论宣传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工具,在高校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党对新闻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高校校报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办好校报,出高质量的校报。但就目前校报的情况来看,人少工作多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再加上校报自身的特殊性,提高质量有着诸多困难。针对上述矛盾和问题,我们将视线转向在校大学生的身上,认为培养一支学生记者队伍协助办报,非常重要,而且也是切实可行的。实践证明: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进…  相似文献   

8.
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培养一支强有力的学生记者队伍,这既是办好校报的重要条件,也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运用 SWOT 原则,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分析了学生记者能力的优势与劣势、机会和威胁,提出科学管理,提高校报学生记者能力的培养措施:规范制度,全面优化组织结构;重视培养,提高学生的新闻业务水平;以学生为本,创新记者团管理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9.
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展示高校对外形象和塑造学校品牌的重要窗口。目前全国高校校报总数已超过1000余家,约占全国报纸总数的三分之一。可见,高校校报的信息传播面和社会影响力不容小视。报纸虽说是新闻纸,但无论正刊如何发达,新闻如何被重视强化,专副刊的地位和作用也是难以取代的,是体现报纸特色和品位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0.
高校校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张岚 《新闻记者》2004,(8):20-22
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网络迅速兴起,高校中的传媒也强势扩张。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校报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其作用的发挥也受到影响。如何适应形势,谋求发展,是当前高校校报面临的重大课题。新形势下高校校报面临的挑战高校校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它几乎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同时出现,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见证,从1895年创刊的天津北洋大学《北洋大学校刊》算起,我国校报已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共有大学校报25家,到1966年,高校校报已发展到229家,占当时全国1200多种报纸的近五分之一。到目前…  相似文献   

11.
高校校报舆论引导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报是高校党委、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我国高等学校的校报,是社会主义新闻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在高等学校的重要新闻舆论工具,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高高校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校报担负着在高校引导舆论、交流信息、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维护稳定和繁荣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2.
新闻舆论工作历来受我党的高度重视,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的喉舌,做好校报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校报采编人员履行职责的应有之义.为此,采编人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坚持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正面宣传为主,确保正确舆论导向;要坚持正确的工作取向,扎根基层,服务师生,深度采写,强化典型报道,清新文风,创作富有思想、饱含温度、拥有品质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校报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在读者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我们看到,作为一张具有国内统一刊号的新闻纸,高校校报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历史原因,许多高校校报的编辑都集采、编、校、发(发行)于一身,  相似文献   

14.
胡明 《新闻界》2005,(6):146-147
高校新闻媒介包括校报、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电台、新闻网站等,这些“准大众传播媒介”在高等学校新闻宣传、信息传递、沟通了解等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对高校的建设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高校的这些媒体,虽说规模较小,但也自成体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校报同报纸一样,采、写、编、排、校、印、发,样样俱全;校园电视台的摄、录、编,节目主持、配音配乐、节目播出,每个环节都马虎不得;校园广播电台从节目录制到现场播音,更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网络新闻虽说可以由校报编辑部提供稿源,但网站管理维护却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一般来说,高校校报为对开四版,半月报,有的重点大学可能是周报,校园电视台办有一个频道的自办节目,广播电台定时播出新闻和自办节目,网络新闻及时更新,滚动播出。  相似文献   

15.
高校校报编辑的职业素养直接关系着校报质量的提升。目前高校校报编辑队伍职业素养状况并不十分理想。要把校报办好,高校校报编辑应具备五方面的职业素养:较强的政治理论修养和教育理论修养、良好的新闻传播认识和较强的新闻采编能力、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和文学修养、较高的美学修养和审美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提高高校校报编辑的职业素养,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朱尉  崔创  郝高建 《新闻世界》2010,(12):35-36
高校校报作为校园媒体,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宣传校园典型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学生在校报发展中的作用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发挥,角色影像作用有限。笔者是从校报发展面临的困境出发,探讨学生如何提升在高校校报影响力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加速了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当今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如何生存和发展已经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高校校报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索了高校校报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策略,以促进高校校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钟仕安 《新闻前哨》2005,(11):46-46
高校新闻界常常有人抱怨,我们的校报看的人不多,很多人不珍惜它。随处可见有人把校报当作他用甚至当废纸扔进纸篓。出现这种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校报的可读性不强。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笔者认为,高校报人迫切需要学一点读者心理学、新闻心理学。要了解读者心理,研究读者心理,只有如此,才能把校报办到读者心里,拨动读者的心弦。如是,读者自然会爱护校报,珍惜校报。  相似文献   

19.
浅谈高校校报的新闻策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校报是我国新闻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第一份高校校报——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前身)创办的《北洋大学季刊》问世以来,我国高校校报已走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据了解,目前全国千余所高校80%以上都创办了自己的校报,校报编辑队伍达3000多人,每期发行量超过200万份,年发  相似文献   

20.
以市场报理念打造新型高校校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校报自1998年纳入国家出版系统以来,进入了不断发展的新时期,成为我国新闻队伍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校报也是反映和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极为重要的舆论阵地。但是目前,由于很多高校校报自身存在的问题,使其未能发挥出应有的影响力。如果我们能够把成功市场报的办报理念,运用到高校校报上,无疑将会在提高校报影响、强化校报传播能力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一、高校校报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受出版周期的限制,高校校报的新闻特征不突出,刊登的新闻经常都是过了半个月甚至是一个月的“旧闻”。而且,由于存在着写作方式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