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生物质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废物资源分布广泛,其中农作物秸秆年产量为7亿吨,可作为能源用途的秸秆约3.5亿吨,可折合1.8亿吨标准煤;工业有机废水和禽畜养殖场废水资源量,理论上可以生产沼气近800亿立方米,相当于5700万吨标准煤;薪炭林和林业及木材加工废物的资源量相当于3亿吨标准煤;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约1.2亿吨,预计2020年将达到2.1亿吨,如果将垃圾填埋回收气体或焚烧垃圾发电用于能源使用,每年可替代1300万吨标准煤。此外,一些油料作物还可用于制取液体燃料,主要有麻疯树、油菜籽、蓖麻、漆树、黄连木和甜高粱等。预计到2020年,我国以农业油料作…  相似文献   

2.
中国生物质能发展中几个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能源目前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矿物能源资源量不足,二是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太低,三是浪费严重。本文重点研究生物能资源开发利用中需要解决的几个共性问题,中国每年可生产生物质资源8亿多吨(不包括畜禽粪便和海洋生物质),其中作物秸秆类6亿多吨,林木残余及加工剩余物2亿多吨。目前国内外高品位利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生物柴油、生物乙醇、成型燃料。文章以此为中心研究了合理利用这些能源资源需要解决的政策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作为生命活动产生的天然有机物质,生物质可以生产能源和各种化工产品与生物质材料。据估计,世界上每年生物质产量大约1460亿吨,主要以木材、竹藤材、灌木、森林抚育和木材加工剩余物、农作物秸秆等形式存在。生物质资源丰富、可再生,被认为是21世纪可被人类利用的最丰富的绿色资源。而在我国,由于目前生物质材料工业采用直接转化的模式,生产过程存在效率低、能耗高、产物类型少等问题,因此,如何将生物质进行高附加值的综合开发利用是生物质产业面临的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4.
张法东 《科协论坛》2008,(4):123-123
1 我国目前的建筑能耗现状与趋势 我国建筑总能耗约占社会终端能耗的20.7%.其中,北方城镇建筑采暖和农村生活用煤约为1.6亿吨标煤/年,占我国2004年煤产量的11.4%;建筑用电和其它类型的建筑用能(炊事、照明、家电、生活热水等)折合为电力,总计约为5500亿度/年,占全国社会终端电耗的27%~29%.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随着常规能源(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能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油砂油、页岩油作为新能源的一部分其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根据国土资源部2006年资源调查结果统计。我国油页岩资源丰富,全国页岩油地质资源量47亿吨,页岩油可采资源量120亿吨,是常规石油的重要补充能源之一,是未来中国石油新的增长点,加快开发非常规石油资源对于建立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系统、改变能源的多元化生产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1.5万亿元,从业人员2000万人,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弃物和再生资源近2.5亿吨,与利用原生资源相比,节能近2亿吨标准煤,减少废水排放90亿吨,减少固体废物排放11.5亿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我国未来5年的发展勾画了新的蓝图。共话"十三五"、共商绿色化背景下的循环经济发展成为  相似文献   

7.
<正>评价辽河坳陷雷家地区沙四段页岩油地质特征,建立了EUR的地质评价标准,首次运用EUR(Esti-mated Ultimate Recovery)类比法计算雷家地区杜家台油层组和高升油层组页岩油资源量。结果表明:雷家地区杜家台油层组页岩油可采资源量454万吨,高升油层页岩油可采资源量742万吨。雷家地区页岩油具有较大的资源源潜力,有效指导了雷家地区页岩油的下步勘探。  相似文献   

8.
中国秸秆能源化利用潜力与秸秆能源企业区域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农业生产大国,秸秆资源较为丰富,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发展生物质能源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因此,科学评估中国秸秆资源能源化利用的潜力及其在不同地区的布局尤为重要。本文利用各省农业生产数据测算了全国各省大田作物田间秸秆产量和可利用秸秆资源数量,在此基础上利用土地遥感数据和GLO-PEM模型,测算了1km×1km栅格尺度的秸秆资源分布密度并评估了秸秆能源企业在各地区布局的适宜性。相比之前的研究,本研究考虑了秸秆资源在不同区域的分布密度差异,这对于计算秸秆这类收集和运输成本较高的资源的可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本文也通过2014年和2010年的对比,分析中国秸秆资源分布密度和能源企业适宜布局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中国主要大田作物秸秆资源总量为8.97亿t,可收集资源量为7.69亿t,可能源化利用秸秆资源总量为1.86亿t,吉林、江苏、河南、安徽、黑龙江等省份适宜建立大型秸秆能源企业,且未来秸秆能源布局也将向这些地区集中。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成都平原、西南以及新疆等少部分地区适宜建立小型秸秆能源企业。  相似文献   

9.
利用2012年宏观数据,探究中国生物质资源的省域分布及发电潜力阈值,构建生物质发电潜力指数(BPGI)指标体系,评价各省(区、市)生物质发电的发展水平及潜力,并结合省级电网碳排放强度对各省规划装机目标配额进行优化。结果表明:2012年中国生物质发电潜力阈值为1.612×105MW/年;河南、黑龙江、山东位列前三,可承担中国"十三五"期间24.10%的生物质发电目标装机量;上海、北京、浙江等地可通过资金输出间接承担。为促进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布局优化、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12年宏观数据,探究中国生物质资源的省域分布及发电潜力阈值,构建生物质发电潜力指数(BPGI)指标体系,评价各省(区、市)生物质发电的发展水平及潜力,并结合省级电网碳排放强度对各省规划装机目标配额进行优化。结果表明:2012年中国生物质发电潜力阈值为1.612×105MW/年;河南、黑龙江、山东位列前三,可承担中国"十三五"期间24.10%的生物质发电目标装机量;上海、北京、浙江等地可通过资金输出间接承担。为促进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布局优化、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信息》2002,(18):48-49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的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仅就便于收集的农作物秸杆计,年产量己达6~7亿吨.除作为农村家用燃料、饲料和返田有机肥料外,烧荒于田间地头的量也不少;此外,造纸、制糖等农产品加工业和木材加工业产出的生物渣的数量也很可观.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饲料加工业的发展,农民对秸杆的需求越来越少,近年来倡导的秸秆还田,因受土壤消化能力和病虫害防治的限制,还田份额不大:有价值的商业化利用和高品位燃料的转化尚停留在研究阶段,用量十分有限.大量的秸秆只得烧荒于田野.既浪费了生物质能资源,又妨碍高速公路和机场的正常运行.尽管现在许多地方政府已明令禁烧,并在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但近年来此类由于燃烧秸秆造成机场和高速公路停运的事件在新闻媒体中仍屡屡出现.充分高效利用生物质资源,开发生物质能源利用的新方法,其基础和关键是解决生物质资源由于量大面广,体积松散,不便于远距离收集和运输等问题.以生物质型块生产技术为核心的减小生物质体积的预处理技术,是目前生物质综合利用的最为现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柴达木素有"聚宝盆"之称。已探明的保有盐湖资源储量:氯化钾7.06亿吨、镁盐210亿吨,氯化钠3317亿吨、芒硝69亿吨、锂矿1890万吨、锶矿1928万吨,均居全国首位,其中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锂等储量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90%以上。硼矿1573万吨,溴储量29万吨,居全国第2位。  相似文献   

13.
<正>生物质固体燃料概况简介生物质即一切能够利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形成的有机化合物。生物质资源的利用方式包括多种,其中以能源化为最主要方式。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方式包括多种,主要为直接燃烧或制成燃料,如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固体燃料是指在常温下物理状态为固体的能提供能量的物质。生物质资源作为量大的可再生资源,将其作为固体燃料利用有助于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并解决能源和资源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初春的南海,波飞浪卷,洒满金色阳光。这片广袤壮美的蓝色国土,时刻牵动着国人的心。21世纪的海洋,承载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希望,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能量使其成为支撑世界各族命运的"蓝色脊梁"。而南海作为中国海洋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人给予了极大的厚望。"南海油气资源量高达350亿吨,深水占2/3以上,是我国能源的重要接替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MODIS卫星遥感数据对渤海海冰资源量进行估算。利用面向对象特征提取法提取海冰面积,运用反照率反演模型计算海冰厚度,进而计算出海冰资源量,并利用Arc GIS对2012冬季至2013年春季渤海海冰资源量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渤海海冰资源量年内变化大,2012冬季至2013年春季资源量为0.84~50.83亿m3。12月及3月海冰资源量小,1月和2月资源量储量丰富,峰值出现在1月中旬。渤海海冰资源量空间差异很大,资源量分布呈辽东湾渤海湾中间区莱州湾。辽东湾海冰资源量占渤海海冰资源量的76.72%,是渤海海冰资源的主要贡献者。此外,海冰资源量受气温影响较大,气温变化会在2天后导致资源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洁净煤技术     
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持。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能源的主角是煤炭。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产煤国和消费国,已探明的储量为9183亿吨,折合标准煤计算,占已探明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及水电资源总储量的90%,1993年产煤11.5亿吨。在一次能源总消费中,煤炭占76%。煤产量的80%是直接用于燃烧,其中发电厂用煤量大于总产量的30%。由于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煤炭作为主要的一次能源地位不会改变,预计2000年、2020年煤炭产量将分别达到14亿吨和21亿吨。 煤炭作为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在其开发与利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危及生态平衡与人类的生存。煤炭在开采中排放的甲烷(又称煤层瓦斯或煤层气)与CO_2,氯氟烷烃等气体在大气层中形成一层类似“温室玻  相似文献   

17.
地球的潜力     
一、人口与粮食人类自其祖先亚当和夏娃两人出现在伊甸园中开始,人口的数量与日俱增。到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人口的数量终于突破了50亿大关。目前,人口正以每年约2%的速度(即每年增加约一亿人)不断增长。这种可怕的增长速度,将会对人类的前途产生难以估量的后果。如以每人每天需要由食物提供2400大卡热量进行计算,将一年中所消耗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其他成分都折合为谷物,大约等于460公斤,全世界50亿人口就需要23亿吨谷物。现在地球上全部耕地所产各种粮食加上全部海域所获各种食物折合成谷物的总量,平均每年不超过13亿吨,与所需的23亿吨相比,有大约10亿吨的缺口。因此,全人类中能够摄取充足营养的人,只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全世界年能源消耗量约合130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约占1/3,在煤耗中燃煤发电又占很大的比例,每年燃煤发电排灰量约5亿吨,其中粉煤灰4亿吨;我国的能源生产以煤为主,且煤资源比较丰富,能源结构也决定了我国发电以燃煤电厂为主,如此多的粉煤灰若能得到合理利用,不仅节约大量能源和相关资源,还可有效降低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9.
《大众科技》2009,(9):1-2
近期,湖南首家以谷壳、树皮、棉花秆等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的湖南里昂澧县生物质电厂并网发电,这意味着该公司.每年向欧洲电力巨头捷克CEZ能源集团出售10至3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指标,获得上千万元人民币外汇收益将成为现实。澧县生物质发电厂总投资4亿元,总规模为三炉二机,日处理能力1350吨,此次并网发电的一期工程年设计发电总量为2亿度,可满足澧县及周边县市40万居民基本生活用电。尤为突出的是,该项目的投运,将大大减少堆弃废弃物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甲烷。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中国人》2012,(24):64-65
"优矿劣用"将使我富磷矿耗尽进入21世纪后,美、俄等国磷矿开采量均逐年下降,唯有我国在快速增长。由于不合理的"采富弃贫"原则,我国磷矿回收率低,导致磷矿资源每年减少量超过1.3亿吨。这使我国磷资源消耗的速度远高于其他国家。按此消耗速度计算,我国可经济开采的磷矿资源仅能维持30年。"优矿劣用"将导致我国富磷矿在2015年前消耗殆尽。"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磷资源,首先,大力资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