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科技论文被引频次与下载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通过清华大学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下载和引证<中国天然药物>和<中国药科大学学报>的数据分析,研究了科技论文被引频次与下载频次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文章出版后2-4年引证达到峰值,而网络下载近2年出版的文章占较高比例;专栏及综述的下载率高,而研究性论文的引用率高;单篇论文的被引频次与下载频次的相关性较差,用先期的下载次数对后期的被引次数进行预测行不通.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所收录的眼科学期刊历年被引用论文数的统计,发现期刊被引用论文数在期刊出版后的3~5年达到峰值,然后又下降;期刊的被引频次也呈现同样的被引分布。因此可以通过计算期刊3年前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论文数与期刊3年前发表论文总数的比值来作为期刊年被引论文率,期刊年被引论文率可以作为反映期刊论文被利用概率大小的测度指标。进一步随机选择生物学基础学类、大气科学类、水产学类、数学类、冶金工程技术类期刊,计算出期刊年被引论文率,对其与其他文献计量学指标做相关分析,期刊年被引论文率与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h指数等均无相关性。由此期刊年被引论文率不能作为评价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指标,但是它能反映出期刊论文发表后被引用概率的大小,能提供给作者论文发表在哪些杂志上被引的可能性更大,哪个杂志受读者的关注度更高。这些信息对于读者选择期刊投稿非常有用,对于研究人员评价期刊的整体被利用程度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的封面论文和非封面论文在下载量、被引频次等上的差异,以期为提升新闻传播学学术期刊传播力和影响力提供借鉴。【方法】对《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新闻大学》4种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2018年和2019年发表的450篇封面论文和821篇非封面论文的下载量和被引频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4种期刊的封面论文在下载量、总被引频次、被核心期刊引用频次、被非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引用频次等方面的表现均普遍显著优于非封面论文,下载量与各引用指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封面论文有助于提升学术期刊影响力。新闻传播学期刊应重视选择封面论文,增强封面整合设计,努力拓宽封面论文传播渠道,加大社交媒体传播力度,探索全媒体融合出版,以提升封面论文和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计量方法,统计分析了我国45万篇博士学位论文的被引状况,全面了解我国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影响力。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的博士学位论文不到40%被引用,其中将近50%是被硕士作者引用;博士学位论文在答辩通过后的第3年被引次数最高;“医学”博士学位论文在各学科门类中“被引论文”百分比最低,仅为16.77%,“篇均被引次数”也是最低,仅为0.33次;40%的高校的博士论文被引,科研院所的博士论文不足25%被引;通过设立“5年被引频次”“5年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H指数”等7个指标,衡量我国培养博士人数在平均值以上的77所高校的博士论文被引情况,有7所高校在7个指标中进入了5项指标的前20名: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  相似文献   

5.
竞争情报论文下载频次与被引频次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5~2009年期刊发表的竞争情报论文进行下载频次和被引频次比较分析,得出高下载频次和高被引频次所对应论文的差异以及下载频次与被引频次之间的关系,并且指出具有高下载频次的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反映用户需求及学科发展趋势,应当将其纳入衡量论文质量的标准之中。  相似文献   

6.
科技期刊编校质量与学术影响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期刊的编校质量与学术影响力从两个相互独立的方面反映了期刊的质量,那么两者是否有一定相关性呢?本文将河南省新闻出版局公布的2008~2009年105种自然科学期刊的编校差错情况,与各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即年指标、h-指数和Web下载率等指标作相关性分析,另外,还对河南省22种医学期刊的情况单独作了分析.结果均表明,期刊的差错基数或差错率与期刊的基金论文比、即年指标、Web下载率均呈显著负相关(均为P<0.05),虽然与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h-指数没有表现出统计学上的相关性,但相关系数均为负值,可能与样本量较小及被引高峰到来较迟等有关.科技期刊编校质量与学术影响力有关,各大核心期刊评价体系可适当引入期刊编校质量相关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零被引频次论文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21家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008年间发表的115篇零被引低下载频次(下载频次≤10次)论文为研究对象,以另一视角(论文的不活跃性)为切入点,在借鉴相关高被引频次论文文献研究思路的基础之上,对该类论文的作者相关信息、主题内容等进行统计,并分析影响其活跃程度的相关因素,提出避免零被引频次论文出现的一些建议,进而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组稿、选稿上提供参考和依据,以期为提高高校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医学学报类期刊零被引论文的特点,提高稿件处理效率。【方法】 选择北大核心收录的6种代表性医学学报类期刊,在CNKI中检索各刊2010年发表的零被引论文及其下载频次,结合下载频次的高低分析6种期刊零被引论文的文章类型、内容、研究方向和基金资助情况。【结果】 该类期刊的零被引论文率不一,与期刊质量有一定关系。零被引论文类型以基础研究类占比最高,病例报告占比较高且篇均下载频次最低;论文内容中,技术方法类占比不小,但下载频次高于非技术方法类;不同研究方向的论文下载特点存在差异;零被引论文中基金论文占比不小。【结论】 掌握医学学报类期刊零被引论文的规律,对减少发表零被引论文,提升期刊影响力提供了另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9.
复合开放获取期刊中开放获取论文学术影响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究OA模式是否能给文献带来更高的学术影响力。【方法】 本文引入双胞胎采样法,以Sciencedirect数据库中较高OA论文占比的14种复合OA期刊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学术影响力的分析指标和不同的时间窗口,对OA论文和非OA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在论文提前出版或者出版当年,OA论文获得比非OA论文更多的被引频次,但在出版后第二年及之后,OA论文在平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占比等方面的表现与非OA论文的差值渐渐缩小。【结论】 研究表明:(1)OA模式能够给论文带来的学术影响力上的提升在论文出版后的早期确实存在。(2)随着出版后时间的增加,OA论文在学术影响力上的优异表现逐渐弱化,OA论文和非OA论文学术影响力慢慢趋同。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成立35年来,发表期刊学术论文340篇,其中高被引频次11篇,高下载频次5篇,超高下载频次1篇。研究中心的学术研究活动推动了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设,提高了师生的学术研究能力、质量、水平。评价了研究中心的高被引频次论文、高下载频次论文和超高下载频次论文。研究结果表明,研究中心是高被引频次、高下载频次论文的多产学术研究机构,在我国地震工程学、地震社会学、建筑工程研究领域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PLoS ONE发表的中国论文学术影响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PLo S ONE近年来在我国炙手可热,为了解该刊发表论文特别是中国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选取该刊发文数据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国家或地区分布、被引频次、高被引、零被引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全面分析该刊发表的中国论文在全球所处地位。结果表明,PLo S ONE自2010年成为SCI源期刊后,发表中国论文数量迅速增加,且多是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国家级基金资助的研究论文,但其学术影响力整体表现为篇均被引低、高被引论文少、零被引率高。大量新发表的论文受时间因素影响受关注程度较低,以及论文本身学术水平可能是影响我国论文整体学术影响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科技论文“影响”的测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可通过利用同行评议、被引频次、期刊的影响因子(IF)等方法来评估科技论文 ,但这些方法本身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不能利用期刊的影响因子来评判论文的学术水平,这是因为影响因子本身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对美国的期刊比较有利。近年来由因特网全文下载论文的频次急剧上升,作者认为论文下载次数和影响因子的联合作用,可以更准确地评价论文和期刊的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中国知网的引文数据库,获取10个学科门类50种期刊2001年发表的论文在2001~2010各年度被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引用的频次,分析科技期刊论文被学位论文引证的规律。结果表明:从统计的10个学科来看,科技期刊论文被学位论文引用的时滞更长,50种期刊合计在第8年(2001年为当年,2002年为第2年)达到峰值,比被期刊引用的平均峰值年代(5年)延后了3年。学位论文对期刊论文引用的峰值年代学科间差异较小,全部在第7年或第8年。科技期刊论文被学位论文引用的频次从第6年开始超过被期刊引用的频次,所占比例最高时达到59.8%,表明将学位论文作为引文统计源计算期刊的影响因子能更好地反映我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论文使用次数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以判断使用次数是否可作为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客观指标。【方法】 利用Web of Science(WoS)新推出的“文献级别用量指标”,对《中国天然药物》高使用和高被引论文的使用次数和被引频次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研究整合替代医学学科论文使用次数对被引频次的表征意义。【结果】 被引频次、使用次数及使用次数(180天)三者之间互相具有较好的相关性。2014年和2015年高使用论文获得高引用,表明期刊可以利用论文发表2年内的使用次数预测其未来是否高被引;年代越久的高被引文献,也可能带来后续使用次数的二次提高。【结论】 论文使用次数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研究未能形成定论,时间跨度的选择可能是造成矛盾结果的主要原因。论文使用次数与被引频次的峰值出现时间不同,但二者呈正相关,使用次数可作为论文影响力早期评价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分析《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方法依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对2007至2009年5种美容整形外科类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引用刊数、学科影响指标及平均引文数、平均作者数、地区分布数、机构分布数、基金论文比和引用半衰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07至2009年《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的总被引频次分别为1 0 4 2、1152、1311,影响因子分别为1.224、1.270、1.359,即年指标、平均引文数、地区分布数、机构分布数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基金论文比、引用半衰期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逐年增高,且影响因子近年来始终在国内美容整形外科类期刊中排名第1位,学术质量较高,学术影响力较大,是我国美容整形医学领域最重要的信息源之一,也是我国医学领域的重要核心期刊;同时,该刊可以适当增加载文量,还需要更加重视基金论文的选用、论文参考文献的新颖性及期刊的宣传营销。  相似文献   

16.
近年国内关于基金论文比作为科技期刊评价指标一直存在极大争议。为了客观评价基金论文比在科技期刊评价中的作用,选取2009年SCI数据库收录眼科学期刊和论文为研究对象,对基金论文与非基金论文的被引率和篇均被引频次、期刊基金论文比与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特征因子和零被引论文率的关系做了统计分析。向全球8525个眼科医生发放E-mail问卷调查表,对每个SCI眼科学期刊打分、排序,并与期刊基金论文比排序进行相关分析。按照被引频次高低,将所有论文分为4组,被引频次≥10的论文为Ⅰ组,5~9者为Ⅱ组,1~4者为Ⅲ组,零被引论文为Ⅳ组,计算4组论文的基金论文比,并进行统χ2检验。结果显示,2009年45种眼科期刊共发表论文7319篇,被引用6280篇,零引用1039篇,被引频次47333,论文被引率为85.80%,篇均被引6.467次。各种基金资助论文3110篇(42.49%),被引用2899篇,被引频次25404,论文被引率93.21%,篇均被引8.168次;无基金资助论文4209篇,占总论文的57.50%,论文被引率为80.33%,篇均被引5.21次。经Spearman相关检验,基金论文比与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特征因子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19、0.523和0.624,与问卷调查的相关系数为0.462。Ⅰ、Ⅱ、Ⅲ、Ⅳ组基金论文比分别为57.15%、51.51%、37.29%和20.31%,Ⅰ与Ⅱ、Ⅱ与Ⅲ、Ⅲ与Ⅳ组相比,χ2值分别为10.542、90.409和100.630(均为P<0.001)。因此认为,无论是论文被引率还是篇均被引频次,基金论文均明显高于非基金论文;期刊基金论文比与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特征因子及读者调查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高被引频次组的论文其基金论文比明显高于低被引频次组论文。显然,基金论文比作为科技期刊评价指标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揭示期刊声誉与高影响力论文的关联,探讨高影响力期刊作为学术评价指标的可行性,为期刊科学地理解与使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过程]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通过定义期刊影响力区间,分析一组大样本高被引论文及刊载期刊在不同影响力区间的分布情况,并比较期刊高被引论文刊载量/率区间差异和高被引论文引用层级区间差异。[结果/结论]高被引论文主要分布在高影响力区间期刊上,但无论论文引用层级如何,仍约有2%~3%的高被引论文刊载在影响力居后的50%期刊上;而高被引论文期刊仅占期刊总量的53%,其分布也呈现高影响力区间聚集效应,且刊载量或刊载率越大,高被引论文期刊聚集程度越高。最后提出在不同的评价情境下,辩证使用高影响力期刊指标。  相似文献   

18.
以被引频次作为论文质量指标,对影响力不同的《中国农业科学》《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华北农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广东农业科学》五刊近11年(2007—2017年)刊登的不同基金级别论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基金论文比与期刊影响力没有必然联系,而国家级基金论文比与期刊质量及影响力密切相关;(2)基金论文质量不一定优于非基金论文,论文只要学术质量高,即使没有基金资助仍然可以得到较高的关注与引用;(3)基金论文质量与资助的基金级别也没有必然联系,不能单从基金级别角度选用稿件或评价论文质量。基于以上结论,提出相关建议:期刊编辑部要客观对待基金论文比以及不同基金级别论文和非基金论文,审稿上严格把关,用稿遵循“质量为王”的原则;一些单位机构评价论文质量不应唯核心期刊论、唯资助基金级别论,应结合论文被引频次和同行评议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对期刊质量评价可补充国家级基金论文比、篇均被引量、零被引论文率等指标。  相似文献   

19.
2002~2012年我国化学类高被引论文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论文发表后的被引用情况可反映论文的影响力,被引用的次数越多说明论文的影响力越大。本文基于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对2002~2012年我国高被引化学类论文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该研究对国内化学类学科的学术水平作一归纳整理,从中客观了解我国化学学科的分布及研究状况,用于帮助化学类期刊编辑日常的编校及选题策划工作,也为相关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2009-2011年Web of Science中收录外科学研究文献为分析对象,比较国际合作与国内合作、主导论文与从属论文在提高论文影响力上的不同,以验证国际合作是否能提高科研论文的影响力。通过检验不同国家、不同机构与被引频次之间的关系,开展了相关性分析和比较分析,了解合作中不同国家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国际合作有利于提高影响力,国内合作效果不如国际合作;合作国家数量与被引用频次之间存在弱相关关系,但相关度高于国内机构数与被引频次,选择合作国家对论文影响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