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如何获得海量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数据并将其直观、实时地展现在地图上,是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农药残留分析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经过10多年的深入研究,在建立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GC-Q-TOF/MS)485种和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MS)525种农药精确质谱库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非靶向、高通量GC-Q-TOF/MS和LC-Q-TOF/MS联用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可适用于1 200种残留农药检测。这使得农药残留检测效率得到了飞跃性的提高,为获得准确可靠的海量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奠定了基础。文章将海量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数据与互联网和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研究建立了农药残留可视化系统,该系统由两部分构成:(1)在线制图系统。与Web-GIS技术相结合,并应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创新性地以专题地图的形式,综合使用形象直观的地图、统计图表、报表等表达方式,多形式、多视角、多层次地呈现我国农药残留现状;(2)纸质地图。采用系统的思想集成表达了农药残留的空间分布、农药种类、农产品类型、残留量、毒性、超标情况等多种维度的信息。目前,农药残留可视化系统已经应用于2012—2015年采集于全国31省会/直辖市284县区638个采样点的22 278批水果和蔬菜样品的高分辨质谱农药残留筛查结果中。结果表明,基于三元融合技术构建的农药残留可视化系统,可以直观、实时展现海量农药残留数据,实现了农药残留结果的地图可视化,并将成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控的强有力的工具。这项研究将为"十三五"国家战略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实现"农药零增长"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技术和科学数据的支撑。  相似文献   

2.
采用食品安全指数和风险系数模型,初步建立了农药残留膳食暴露风险和预警风险评估体系。开发"风险值自动计算—信息多维采集与分析"定制软件,基于2012—2015年我国市售果蔬农残检测大数据,从农药种类、限量标准、果蔬种类、地域等多个维度,分别对果蔬中残留农药之于人体的膳食暴露风险、预警风险进行了评估和解析。结果显示,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GC-Q-TOF/MS)和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MS)技术侦测的9 823例和12 551例市售果蔬,绝大多数膳食风险为可接受,但仍有0.56%和0.54%为风险不可接受。禁用农药膳食暴露风险不可接受比例是非禁用农药的20倍(GC-Q-TOF/MS组)和55倍(LC-Q-TOF/MS组);禁用农药高度预警风险比例是非禁用农药的17倍(GC-Q-TOF/MS组)和23倍(LC-Q-TOF/MS组),可见农药残留风险亟需控制,尤其应严格监管"禁药禁用"。文章据以上评估给出了高风险排名前10的农药和果蔬。另外,还发现欧盟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MRLs)明显严于我国,我国相关标准建立亟待加快。研究结果可作为果蔬等食品风险水平实时诊断和风险农药精准监管的重要依据,以减少食源性农药残留风险,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3.
邵宜添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2):213-222
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是制约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因素,对此,首先以农药残留引致的多重负外部性问题为导向,分析我国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下我国水果蔬菜农药残留情况,并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MRL标准下检出农药频次比例、农药残留超标率及超标主要农药和农产品种类等,以探讨农药减量化政府监管的有效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水果蔬菜存在农药残留超标以及剧毒等禁用农药残留问题;我国农药MRL标准偏低以及覆盖面较窄是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提高我国MRL标准及限制外来非标准内农药施用是我国农药减量化政府监管的可行路径.为实现农药减量增效及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必须借助政府力量促进MRL标准信息对称,完善"内提标、外控源"等监管措施是政府实现农药减量化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研究建立了基于高分辨质谱-互联网-数据科学三元融合技术(简称"三元融合技术")的农药残留侦测技术平台,包括网络联盟实验室、侦测结果数据库和5个基础数据库、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网络联盟实验室在其客户端将农药残留的检测原始数量按统一模板通过网络上报至采集系统;采集系统对数据获取、信息补充、衍生物合并、毒性分析,然后参照多国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进行污染等级判定形成结果记录,存入检测结果数据库;数据智能分析系统根据用户的条件设定,读取数据,并根据统计分析模型进行各项统计分析,生成图表,得出综合结论,然后将分析结果返回网络联盟实验室的客户端。从而实现了20—30分钟自动生成图文并茂的农药残留侦测报告,并可实现"一键下载",其工作效能是传统方法不可能实现的。农药残留侦测数据平台实现了食用农产品农药残留实时检测和数据的及时采集、管理和智能分析,并在短时间内自动生成相关农药残留检测报告,从而为农药残留追根溯源、风险安全评估、农药的科学管理与使用,提供实时在线服务。这是实现农药的科学施用,农产品农药残留安全监管,落实民众"舌尖上安全"的一个有效快捷的好工具。  相似文献   

5.
正众所周知,农药具有高效、广谱、对植物安全、抗性发展缓慢、价格低廉等特点,是农业上防治多种害虫的主要品种。但人们片面追求产量而盲目、超量使用农药,使农药在食品和环境中的残留问题、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农药残留严重危害了人畜安全,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破坏了生态环境;同时,农药残留引起贸易摩擦,使我国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阻碍农业国际化发展步伐。因此,掌握先进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体系、农业标准体系、质量临近管理体系几个方面总结"十一五"期间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取得的重大进展,分析农产品质量保障工作仍存在的五大问题,并提出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安全法规体系、加强机构建设,提高监管和技术服务水平、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及预警体系、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研发应用"两型"农业技术、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环保综合治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卫生,维护公众健康,增强人民体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与推广应用快速、有效的农药、兽药及相关污染物质的残留分析测试技术已成为非常迫切需要的技术手段。本文首先阐述了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途径。其次,针对我国食品中农药超标问题,阐述了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危害。同时,就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主要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目前我国把"食品安全"列为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的重要问题之一来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对该领域的认识和研究普遍早于发展中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对美国、欧盟、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和地区在食品安全立法、监管体系、管理方式以及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述评,以期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首批60个“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县“评选揭晓,宣城郎溪县榜上有名。今年上半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该市蔬菜农药残留和水产品氯霉素、孔雀石绿残留分别进行了例行监测,合格率均达100%,位列安徽省各监测城市第一位。这得益于该市大力开展农业标准化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0.
粮食局     
《华夏星火》2013,(1):9
切实做好粮食质量安全工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精神,切实做好粮食质量安全工作,保障粮食质量安全,日前,国家粮食局下发了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的通知  相似文献   

11.
余威震  罗小锋  唐林  黄炎忠 《资源科学》2019,41(12):2193-2204
在不同土地细碎化条件下,厘清影响稻农生物农药施用行为的关键因素,对实现农药减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17年湖北省765份农户实地调研问卷,从追求风险最小化、利润最大化以及食品安全3个方面构建稻农生物农药施用行为多目标效用模型,实证检验不同土地细碎化条件下种粮目的对稻农生物农药施用行为的异质性影响。结果显示:①以自留口粮占比表征的种粮目的,越趋向于满足自家消费需要,稻农施用生物农药的可能性越大,且自留口粮占比每提高1%,施用生物农药的可能性会提高10.56%;②对于土地细碎化程度低(平均地块面积大于0.133 hm 2)的稻农而言,种粮目的对其生物农药施用行为产生负向影响,而对于土地细碎化程度高(平均地块面积小于0.133 hm 2)的稻农而言,种粮目的表现为正向影响;③稻农生物农药施用行为也会受到农药残留意识、绿色农产品重要性认知、市场风险感知以及健康水平的正向影响,以及市场风险感知的负向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加快农田标准化建设,实现同质化生产,同时加快普及新型农业技术和农业发展形势,从生产源头和市场建设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12.
农产品超市的经营较农贸市场经营具有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解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等优越性,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超市经营的农产品占总消费的80%以上,在我国占比例很低,特别是生鲜超市发展步履维艰。本文通过对农产品超市经营产生的动因及与农产品超市经营相适应的农产品的生产及营销模式分析,分析农产品超市经营实现的条件,进而得出我国农产品超市经营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土壤微生物与作物土传病害控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以高投入与高产出、种植品种单一、复种指数高和大量施肥施药等为特点的集约化种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模式。由于对作物土传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规律和传播扩散途径的认识不足,随着集约化种植不断推广与发展,作物土传病害在我国已成蔓延趋势,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农产品和生态环境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有效遏制作物土传病害蔓延势头,实现到2020年我国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文章建议:开展土传病原微生物普查,测土施"药",深入研究作物土传病原微生物,大力普及科学种植知识。  相似文献   

14.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前提和基础,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研究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提出了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滕奎秀  孙世勋  杨兴龙 《情报科学》2021,39(10):140-145
【目的/意义】探索微信传播可视化农产品营销信息的传播途径,有利于提升可视化农产品营销信息传播效 率。【方法/过程】通过阐述可视化农产品内涵及其营销信息传播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理论分析出微信传播模式 是可视化农产品营销信息传播的有效模式,进一步剖析可视化农产品营销信息在微信群聊、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 序等模式下的传播途径。【结果/结论】可视化农产品作为农产品的一种新型产销模式,其传统的营销信息传播模式 必须做出变革。【创新/局限】微信营销信息传播促进资源跨界整合,微信小程序将“线上系统”+“线下系统”+“可视 化监测系统”相融合,是可视化农产品营销信息传播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6.
依托区块链技术构建有机农业追溯-信任体系,有助于打破信息不对称、重建生产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关系,进而有效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我国有机产业长期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基于"追溯+认证"的有机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国内有机市场向着"柠檬市场"发展,尤其是国产优质有机农产品面临本土假冒和进口双重挤压困境,区块链的出现为实现传统"追溯+认证"机制向更加高效的追溯-信任体系转变、摆脱有机农业发展困境提供技术支持.在实现区块链有效嵌入的过程中,尚存在技术、消费者认知和利益协调三大难点,推动和协调信息保护与开放、降低嵌入成本、强制上链和多维度开发区块链应用场景将有助于区块链在追溯-信任体系中尽快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