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考场作文要想获取高分,就应在文从字顺、表达清楚的基础上增添文采。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采指语言变化多,用语精美。词语生动、句式灵活是有文采,善用修辞、意蕴丰富是有文采。如何在考场这一特定的情境中让语言“出彩”?我们将在7、8、9三期中谈一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编辑往来     
《小学生》2016,(Z1):96
来自太原的"木宝贝儿"问编辑部:怎么样才能写出文采飞扬的作文呢?主编说:一篇文采飞扬的作文必定是吸引读者的作文,而要让作文文采飞扬,必须要在语言上下功夫。彤彤姐姐说:首先,可以恰当地引用一些名言警句和古代诗文,能收到言简意丰、增添文采的效果。"好山好水"哥哥说:可以适当运用比喻修辞,使语言生动形象,让人充分感受作者语言的文采和气势。  相似文献   

3.
语言有特色、有文采的文章往往能够让人眼前一亮,能够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因为精彩的语言能使得文章"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言有尽而意无穷",能更有效地表达思想内容。我们要让自己的作文出类拔萃,就得着意雕刻文采之花,让手中的笔灵动起来,使自己的语言美起来。  相似文献   

4.
同学们写作文一定要有文采,这样才能吸引老师,取得好的分数。语言质朴、简洁明了就是一种文采。我们要让自己的语言形成一定的风格和倾向美,让人读来有种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新奇的立意,无不以语言为载体。怎样才能使作文飘逸出"文采"的馨香呢?在具体操作时,应注重:汲取书本语言精髓、让诗词名句添文采、让修辞给句子美容、注意采撷生活中的精彩语言等,唯有通过这样的积累与内化,才能让人如饮香茗。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作文的载体,作文是语言的艺术。无论哪种类型的作文都十分重视语言,而语言又能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人的语文综合能力。那么,怎样才能让作文的语言有文采呢?  相似文献   

7.
精彩的语言能使作文富有感召力。从而有效表达主题。正如孔子所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由此可见文采对于文章的重要性。我们要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多读书,勤动脑,培养驾驭语言的能力,在写作文时让语言尽情飞扬,让作文充满文采。  相似文献   

8.
郑庆仙 《教师》2019,(10):34-35
语用教学借助一定情境让学生进行练笔,能让语言鲜活起来,让学生无拘无束自由地发挥情思文采,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课堂随文练笔需要让学生在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运用迁移法,化空白点为练笔点;回归语言本身,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习得语言,获得情感体验。而在文章语言表达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文本,向文本纵深之处拓展延伸,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并有效训练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9.
学生作文最忌讳的是书生味和学生腔。一篇好的作文,不仅要有让人感动的题材,还要有能让人心动的语言。学生依托语言的载体,向阅卷老师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而大气的语言能让人觉得视野开阔,思路灵活,思想活跃,文采丰富。这样的作文总会散发着亮丽的光辉而令人喝彩。因此,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锤炼自己的语言,学写富有"大气"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的现实操作中,我们都认为作文难,写文章辛苦,都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够富有文采,受人青睐。那么,怎样美化作文的语言,使其"化平庸为神奇",文采飞扬呢?我们认为,灵活运用修辞可以增强文采,恰当运用成语可以提升文采,引用诗词、名人名言可以增强文采。总而言之,只要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有文采。  相似文献   

11.
林雪晖 《课外阅读》2010,(11):197-197
写文章,要求“语言准确,形象生动”。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的作文语言枯涩、词汇贫乏,读来让人感觉味同嚼蜡,更谈不上有感染力。怎样才能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表达,让文章的语言光彩夺目,摇曳多姿呢?  相似文献   

12.
从古到今,凡为文之人,都力求自己的文章文采斐然。当今的中学生写作文,虽不同于文学创作,但也都希望自己的文章有文采。李惠民在《文采简论》中说。“凡是精彩的,能引起美感的语言”都可以称为有文采。“能引起美感的语言”通常是表情达意清楚、连贯得体、绘声绘色、有质感而又个性鲜明的语言,许多写作严谨的人为使自己的语言达到此种境界而终生孜孜以求。  相似文献   

13.
对于高三的学生,复习到最后阶段,要争取作文多拿分,那就要学会让作文具有发展等级的得分因素,比如: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而这四点中最好掌握、最能快速掌握又最好学的,就是有文采了.孔子说:“言而无文,行而不远.”强调的正是文采对表达效果的重要性.有文采包括很多方面,在高考作文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美化语言,让你的作文神采飞扬.如何美化语言呢?  相似文献   

14.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确,文章中飞扬的文采,灵动的语言,洋洋洒洒、信手拈来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总会给人带来美的享受。那么,在作文中,如何让笔下文采飞扬呢?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文采?孔子曾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里的"文",指的就是生动、流畅、精美、含蓄的语言.令人喜爱,让人回味欣赏的语言,精美的文章,当然广为传播,亦能久远传播了.  相似文献   

16.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确,文章中飞扬的文采,灵动的语言,洋洋洒洒、信手拈来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总会给人带来美的享受。那么,在作文中,如何让笔下文采飞扬呢?  相似文献   

17.
行文流畅、生动形象、文采斐然的文章,往往能够使人眼前一亮。朱自清先生认为:“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画。”可见文章的语言不能光满足于把思想感情说得清楚明白,还要说得生动活泼富有文采。只有洋溢着个性,闪烁着光彩的语言的文章,才能让人耳目一新、玩味再三,才能凭借语言上的韵味和魅力脱颖而出。如果语言不美,缺乏文采,读者连阅读的兴趣也没有,哪里还谈得上艺术欣赏呢!  相似文献   

18.
“人靠衣装马靠鞍。”作文没有靓语,犹如良马没有金鞍;语言没有文采,让人感到空泛和平庸。所以,写作文要用香兰珍珠似的妙语来点缀,使文章文采飞扬!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都知道写文章得有文采。所谓文采,就是语言变化多,用语精美。让那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表现力极强的惯用语走进你的作文,是增加文采的有效方法之一。自然而妥帖、幽默而含蓄的惯用语往往能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相似文献   

20.
马荣 《小学生》2014,(1):22
想让自己的文章"有文采"吗?快到这篇文章里取真经——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里的"文"指语言的文采。一篇文章没有文采,就淡而无味,如同嚼蜡,难以得到赏识。如果说思想是魂魄,那么语言便是衣裳;如果能给思想披上一身美丽的外衣,那么它便能魅力倍增,绚丽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