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徐莉  廖玉茹 《科技广场》2012,(12):63-67
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是我国应对国际竞争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系统地了解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状况对进一步构建我国区域创新体系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区域创新体系的定义、构成要素和功能、运行机制和模式以及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等方面梳理了近些年国内区域创新体系研究文献,并给出了相应的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通过定义区域创新体系成熟度,采用灰色定权聚类对我国31个省份进行评估,有效地把握了我国各省区域创新体系发展水平和建设成效;并分析区域创新体系成熟度对各个省份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发现区域创新体系成熟度对投入产出效率有一定影响;据此进一步把我国各个省份划分成8个类型,提出了一些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题,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词。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和支撑。文章在总结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日本和美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经验,探讨了长株潭区域创新体系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4.
通过回顾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的渊源、分析区域创新体系的定义、生成机制及特点,明确指出了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的要害是在一个区域内区域创新体系的参与主体之间存在频繁的互动和知识流动;归纳出了产业集群是形成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模式,区域专有因素的形成促成区域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形成的主要源泉是当地化的学习和隐喻诀窍的分享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研究为基础,通过对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相互关系的深入分析,认识到产业集群的建设对区域创新体系创新资源的获得、区域生产率的提高、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方面也存在着不足.本文基于我国在产业集群建设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积极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主导产业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对主导产业理论以及区域创新体系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对主导产业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区域创新体系的顶层框架,构建了我国城市群创新体系运行评价的"四三结构",设计了城市群区域创新体系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相对模糊偏差矩阵的计算,从创新主体、创新投入、创新内容和创新产出4个维度对城市群的区域创新体系现状和差异进行了分析,总体上对城市群的区域创新体系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区域创新与院地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阐述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理论与模式,认为我国现代区域经济发展必须走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之路。回顾与分析了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以来在区域创新工作中的成绩与经验,提出我院应将区域创新作为知识创新工程的目标之一,并建议我院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加强战略、地位与作用、体制与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真正发挥中国科学院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三大基地”和“思想库”作用。  相似文献   

9.
区域创新体系(RIS)是国家创新系统在区域层次的延伸和体现,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有利于国家创新战略的实现。本文在区域创新体系面临四大困难的背景下,系统梳理了区域经济理论、创新经济学、创新系统论与RIS点对点的溯源关系,在此基础上,以老三论、新三论为理论依据,界定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定义、结构及运行,最后阐述了RIS的实践与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文章从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及其结构,阐述了影响区域创新体系构成的因素和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应遵循的原则。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动力机制,以便找出提高区域创新体系运行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李华军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5):104-111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机制,实质是围绕如何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结构性失衡以及发展动力不足这三个核心问题而嵌入在区域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动态交互关系。基于VAR模型的要素交互关系实证分析以及耦合协调度模型的系统协同效应测度,揭示了技术、人才、资本等科技创新要素及相应驱动机制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反映了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影响因素。在新发展阶段,需要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深化发展高等教育促进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和提高知识创造及供给质量,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体系,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创新驱动的能力,加快构建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资本链和产业链多维度融合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提升区域创新驱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2.
在定性分析基础上,系统揭示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构建其作用模型并形成相应研究假设;建立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效率视角选择其测度方法并构建相应测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测度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的驱动强度及影响因素的影响水平,进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揭示我国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促进区域协同创新的策略建议.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协同创新主要受政府、市场和企业三方因素驱动;环境质量因素和创新主体能力因素对协同创新具有正向影响,而创新主体距离对区域协同创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区域协同创新效率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以及区域差距日益扩大的现实背景下,引入专业化分工和交易成本的概念,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超边际分析,能够证明两个地区不同的交易效率演进路径是形成地区间人均真实收入差距发展变化的主要根源。因而,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改善中西部地区制度创新和商业交易环境,对于缩小我国区域差距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运用目标规划模型,采用2008—2017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分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金融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效应,进而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金融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较大,30个省份、中部省份、西部省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综合效应为正;金融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驱动效应明显,地区金融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反过来促进金融科技创新,金融科技创新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三者互融互促,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5.
汪晓梦 《科研管理》2014,35(5):38-43
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技术创新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区域技术创新的发展。构建技术创新政策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选取合肥市作为分析案例,根据统计数据,运用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方法,对合肥市技术创新政策绩效进行评价。同时将分析结果与有关城市进行横向比较,找出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合肥市技术创新政策绩效的对策和建议,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分析方法和结论对区域性技术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核心载体是引领带动区域经济创新发展、形成创新驱动内生动力、提高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培育核心载体需要以构建创新驱动核心动力为目标,从加强创新要素保障、优化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创新生态环境、提高产业创新驱动能力、培育创新型企业等方面,强化更高级别、更深层次的自主创新发展基础,不断激发核心载体创新潜能.以广东惠州仲恺高新区为例,在分析其打造核心载体的基础条件及面临挑战基础上,提出构建更有创新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完善开放式创新驱动体系,壮大创新型企业规模,不断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形成惠州创新引领区、先导区和示范区,成为带动惠州经济实现后发赶超的主引擎.  相似文献   

17.
区域创新建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在创新系统共生体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刻画区域创新发展现状差异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并且采用FSQCA对我国31个省份案例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1)互联网发展(共生基质)与产业集聚(共生网络)是引致区域创新高水平发展的必要条件,共生环境缺乏是导致区域创新非高水平发展的必要条件。(2)区域创新高水平发展的驱动路径分为自发-自主型、 开放-综合型与自发-综合型3类,区域创新非高水平发展的驱动路径有2类,并且与区域创新高水平发展路径存在非对称关系。(3)区域创新高水平发展路径中,充分发挥共生网络功能依赖于特定的共生环境。在特定的条件下,共生基质、共生网络与共生环境之间可以通过等效替代实现“同归殊途”。  相似文献   

18.
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本文讨论了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经济的支持力,建立了支持力评价的指数模型,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经济支持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技术创新是推动中国稳定跨过“结构性减速”阶段的重要动力。基于中国2009-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三种空间权重矩阵,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技术创新模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探讨了“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并进一步分阶段对比分析了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技术引进、模仿创新及自主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自主创新最为显著。(2)三种技术创新是否可以提速经济发展取决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技术引进和模仿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增速作用逐渐减缓。(3)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速的作用受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在产业结构既定的前提下,技术创新投入越多,产业结构升级的边际经济效应越小。(4)我国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各产业通过逐步提高其对技术创新投入的承载吸收能力,实现产业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进而保证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标志着各种资源要素在长三角区域内的配置效率将进一步提升,有利于形成更强的区域创新能力。本文基于2005—2017年长三角城市统计数据,考察了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创新能力的驱动作用,并对其中的影响机制和异质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1)区域一体化对长三角城市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机制分析发现,一体化伴随的产业集聚并未形成创新能力提升机制,但一体化推动的区域内部产业转移机制有效提升了城市创新能力。(3)异质性分析表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非核心城市、欠发达城市、低财政分权城市具有更为显著的城市创新能力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