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红 《今传媒》2011,19(3):79-81
情感类谈话电视谈话节目满足了人们的感情诉求,是公众强烈精神需求的产物,从国内第一档电视情感谈话节目的出现到现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情感谈话节目经过"螺旋式"的上升,达到成熟阶段。本文试图从情感类谈话节目的跌宕起伏分析其发展变化的趋势,以及在当今电视谈话节目中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社会中,情感体验是当代人日常生活经验中重要而微妙的组成部分,而电视娱乐成为了大众情感的中心媒介,而且情感很容易被电视媒介所操控,变异为传统情感的替代或虚拟品,被称之为"后情感"。本文将对电视娱乐的情感诉求以及"后情感主义"主导下娱乐进行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21,(11)
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大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媒介事件。通过对朋友圈转发和评论庆典大会的研究发现,人们对这一事件高度关注,并通过对事件的转发和评论表达了对共产党的情感。在情感表达的方式上,人们普遍采用了丰富的情感修辞,尤其是运用了亲密关系、情感同构、情感符号等方式,将私人情感与集体记忆联结起来,使庆典成为人们对党的历史功绩进行回忆和赞颂的又一次记忆实践。  相似文献   

4.
微博是一种在线交流形式,以其简短、方便和及时性在中国成为2011年的一个热点.本文以新浪微博为平台,通过抽取2011年7月23日"动车事故"发生后公众发表的微博并进行情感分析.提取了六维情感类(期待,高兴,喜爱,惊讶,焦虑,悲伤,生气和憎恨),构建了用于情感分析的模糊情感本体,建立了微博文本的影响力和情感计算方法,对"动车事故"后的公众情感随事态发展的变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一、电视节目中情感元素运用的必要性1、从人对情感需要的生理角度来说电视媒介产生以后,迅速被人们接受并且普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电视媒介创造的“虚拟环境”,一定程度上是现实环境的再反应,是人们进行情感诉求和寄托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情感元素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6.
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情感和情感教育自身定叉出发.结合多年实践教学经验,阐述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激发学生积极情感、培养兴趣和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并探讨体育教学实现情感教育的一些途径,旨在为体育教学工作提供"快乐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修正点互信息的特征级情感词极性自动研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基于语料的情感词发现依语句上下文推断情感词极性,能显著提升情感分析的准确率,在面向领域的特征级情感分析任务中有重要应用价值。[方法/过程]对特征级情感极性研判问题展开探讨,提出基于点互信息的"特征-情感"对情感极性自动判别算法,算法借助大规模领域语料,根据观点表达"特征-情感"对与情感语义明确的种子词的共现关系,同时引入依存句法分析语句间的情感转折,通过修正经典的点互信息算法,对上下文约束下的用户观点表达进行褒贬预测。[结果/结论]实验证明,修正算法的性能显著优于词典匹配算法和经典的点互信息情感识别算法,不仅能够推断词典中未纳入的观点表达的情感指向,而且能较准确地推断"语境"中的情感词极性。在餐饮评论和数码产品评论两个评测语料集上,修正算法的F1宏平均指标分别达到0.827和0.878。该算法以领域相关的大规模语料为支撑,基于概率统计和句法分析,因数据获取便利,算法效率高,移植性好,具有普适性,尤其适用于面向领域的情感分析任务。  相似文献   

8.
中文情感常识知识库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构建了一个中文情感常识知识库,包括规则库和实例库两部分.目前的文本情感分析,主要以句子为计算单位,仅仅得出一个句子的情感,忽视了对于情感的持有者的分析,而且认为上下文句子的情感存在接续关系.本文尝试以情感的持有者作为文本情感计算的单位,认为一个情感持有者的情感存在接续关系,这一部分在规则库里进行描述.在情感计算的对象方面,当前主要以"人"为计算对象,而本文构建的实例库还包括一些非情感词汇,动物和特殊身份人物的情感常识知识,从而扩大了情感计算对象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6,(16):32-36
社交媒体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工具,也是情感交流、情感建立、情感互动的场域。社交媒体以其圈层传播、熟人传播、强关系链接等传播特点,极易将某种恐慌情绪作为事件传播的背景,植入风险论证的各种话语建构当中。情感在公共事件的意见表达中,并非全是非理性成分,相反,在中国语境下,情感是人们参与网络抗争的一种"社会冲突的道德语法"的直接体现。在研究社会突发暴力事件在社交媒体的风险传播中,有必要对情感因素在风险传播中的作用与功能进行考察,以期能够更加全面解释为何在社交媒体的风险建构和风险论述中会呈现出与传统媒介系统与专家系统较为尖锐的对抗。  相似文献   

10.
在《冷亲密:情感资本主义的形成》中,伊娃·易洛思(Eva Illouz)敏锐地捕捉到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情感问题,即资本主义借助数字技术重塑人际交往方式、重塑情感体验,并以情感物化的方式破坏人际的亲密关系,使人们“心甘情愿”受网络交友的宰制。易洛思从情感能力的培养出发,主张通过自主叙事疗法来修复心理和情感问题的方案,对个体自我拯救不失为权宜之计,但其社会效用注定有限。  相似文献   

11.
温斌 《今传媒》2011,(10):128-129
就色彩本身而言,色彩是没有任何情感与意义的,但是色彩通过视觉传达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使之产生色彩联想,左右人们的情绪涨落变化,从而赋予了色彩丰富的思想与情感。设计者在设计图书封面时要在书籍内涵中寻求那些丰富的色彩符号,准确把握封面主色调的情感,运用有代表性的色彩语言来烘托、强化作品的主体情感,使读者获得身临其境的审美情趣并引导读者的情感抒发与之共鸣。  相似文献   

12.
普通社会大众的情感表达是多样的,喜怒哀乐是人们的表达途径。但受公众关注程度非常高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对情感的把握有一定的特殊性。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中的情感表达,总的来说应该具有以下四个特征:真诚、热情、亲切、幽默。  相似文献   

13.
人类情感从其传播上说,是一种有意义的文化象征交流形式。是人类最基本的支撑力量和创造力量。情感需要激发、需要互动、需要共享。大众传媒是塑造情感文化、传播积极情感的重要手段。《中国好声音》的成功,即在于打造了一条"互动仪式链",从而唤醒了情感、激发了情感,使情感的正价值、正能量得以传播,通过"互动仪式"这个舞台,一方面营造了新的真诚、平等、尊重的互动情感空间,另一方面也展现、传播、建构了一种新的情感文化,在塑造情感文明、推动社会团结、建构公共情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尤其是在突发性的灾难报道中,情感介入不仅无可避免,而且功能巨大.在同情的作用下,传播主体的情感介入加强了社会团结,凝聚了民族精神.然而,传播主体的情感管理也必不可少.通过情感管理,传播者调整自己的情感体验与情感表达,使得"同情"更加合宜,既被新闻当事人又被广大受众接受,从而保障情感的正向功能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21,(10):21-32
梅罗维茨意义上的"中区"实质上是一种被动性的"中区":"后台"在"演员"不知情、无意识的情况下被暴露在"前台"中。本文在以"本真"统合"后台"与"流露"、承认明星具有神性的前提下,结合明星在生活类综艺节目中主动暴露世俗"本真"的实践,试图开掘中区理论的主动性维度,即"主动性中区",其动态实践过程则是"中区展演":明星通过自然记录、游戏竞赛、"越位展演"三种模式主动暴露人、物、情等世俗"本真"。明星"中区展演"内含一种情感童话:通过情感手段,一切日常生活难题及其伴生的负面情绪均会被妥善消解,并走向圆满结局。由此,在理论预期上,在较为松散的情感共同体中,人们在明星的引领下进行道德立法。  相似文献   

16.
白杏云 《大观周刊》2011,(47):127-127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情感教育应是教学的根本。  相似文献   

17.
婚恋情感类真人秀节目,是一种以真人秀为载体,以婚恋交友、情感访谈,游戏竞技等多种形式展现当代社会人们情感选择、婚姻矛盾、家庭生活等方面的电视娱乐节目。该类型节目将"情感"这一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与真人秀相结合,同时融入游戏,访谈,真人扮演等元素,"秀"的不只是自己和才艺,还有个人的价值观、择偶观、婚恋观,甚至是婚姻生活。真人选秀类节目在持续火爆了两三年之后已经给人以无限的"审美疲劳",开辟一片新战场的,引领我国电视下一个潮流的,也许就会是这个充满了"多元化"意味的婚恋情感类真人秀节目。  相似文献   

18.
刘辉 《编辑之友》2012,(1):77-79
情感类电视节目在十多年间遍地开花并且形态各异,与其说是传媒现象,不如说是社会现象。本文将在梳理该类节目流变及分类的基础上,得出情感类节目形式的变化,无法更改它以私人情感获取商业利益的本质。这种节目形态既是社会转型期的产物,又以"拟态环境"的方式,给现实社会带来影响,是研究特定历史时期中国电视节目的重要标本。  相似文献   

19.
情感叙事在"后真相"时代成为社会叙事的主要线索并突出反映在新闻传播实践中。过度的情感叙事是否造成接受者的情感过载进而影响新闻真实这一基本原则?将情感真实作为新闻真实的一部分以及将情感叙事视作新闻叙事的功能之一,为情感叙事在新闻传播中的存在赋予了合法性,但其毕竟不是新闻生产的全部面向,过犹不及的情况成为当下新闻内容生产中必须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情感因素对外语教学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运用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理论,深入剖析电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障碍,并结合工作实践和电大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