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田勇 《网络传播》2004,(3):42-44
互联网的出现对新闻传播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对新闻的受众理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最大的冲击就是受众从被动的信息接收走向主动的信息寻求;受众从信息接收群体化走向信息的个性化选择;受众从满足事件的结果走向更重视事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网络传播中的国际舆论斗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对中国新闻传播格局的冲击 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传统媒体扮演着受众与信息源之间的“中介人”角色,它们对新闻材料进行取舍,选择一定的传播时机、传播方式和传播频度,进而控制传播进程,得到期望的传播效果。因此说,在传统媒体居统治地位的时代,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自由选择余地不大。而互联网出现后,任何上网者不仅可以在网上同报纸、电台和电视台打交道,而且能直接接收到世界各大通讯社的新闻信息,还可以从非媒体机构发布的信息源中直接获取新闻。这样,网络传播的受众便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传统媒体的依赖,可以更加自主地选择所需要的新闻信息。 今天,除了2000多家传统报纸、900多家电视台外,中国国内  相似文献   

3.
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传播技术发展迅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新闻传播领域内展示出良好的发展空间,受众接收信息途径的扩展、获得信息数量的剧增和获取信息速度的加快,对作为信息“把关人”和“引导者”的新闻编辑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从理论上讲,受众接收信息是有主动选择自由的,但面对媒体上如此浩瀚的“信息海洋”,选择变成了超选择的选择,自由也变成了太自由的不自由,信息进人了一种过剩、过滥的失控状态。  相似文献   

4.
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大众传播模式从以传者为中心迅速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新闻传播在内容和形式上达到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度和广度,受众有了更多选择信息的自由和方便。然而,互联网新闻在给受众带来这些方便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不足。笔者认为,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传播技术发展迅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新闻传播领域内展示出良好的发展空间,受众接收信息途径的扩展、获得信息数量的剧增和获取信息速度的加快,对作为信息"把关人"和"引导者"的新闻编辑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从理论上讲,受众接收信息是有主动选择自由的,但面对媒体上如此浩瀚的"信息海洋",选择变成了超选择的选择,自由也变成了太自由的不自由,信息进入了一种过剩、过滥的失控状态.因而,"把关人"和"引导者"在信息选择、编发及舆论引导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新闻编辑意识要适应媒体转型时期的变化,相应地"转型".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6,(18)
"互联网+"背景下,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互联网的关联更加密切,其新闻信息接收行为与习惯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此次研究从"受众新闻信息需求与接收习惯调查"的项目数据出发,以报纸、广播、电视、电脑、手机五种媒介的使用情况为重点,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力图还原"互联网+"背景下五种媒介的用户群体情况,以及受众在新闻信息接收过程中的行为与习惯,为新时期的新闻传播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王燕 《河北广播》2009,(5):70-72
新闻受众心理是泛报刊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在接收新闻信息时的心理活动。新闻信息传播出去能否使受众接受,得到受众的认同和赞赏,可以说是检验新闻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从传播学上讲,新闻是一种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传播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它除了要遵循真实、客观、公正、全面、迅速的原则之外,还必须遵循客观的新闻传播心理规律。作为新闻从业者,认真研究受众的接受心理对采写优秀的稿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刘艳 《新闻世界》2013,(4):288-290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媒体环境的深刻变化,同时深刻影响了信息传播路径与受众选择、接收信息的方式,而根植于新媒体技术的社会化媒体更是将其效应扩大化,以至有研究者认为信息碎片化时代已经来临。本文旨在分析信息碎片化所塑造的媒介环境及其对于传统媒体新闻策划带来的影响,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传统媒体当前进行新闻策划所面临的优势、劣势、威胁与机遇,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新闻策划应当坚持的原则和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9.
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信息从有新闻史起就打上了阶级、阶层等党派性烙印,在传播过程中始终遵循由信源到信宿单向流动的过程,受众在传播渠道中始终处于被动地接收信息的信息接收者地位.当人类进入到21世纪,微博的问世打破了政治、经济上占优势地位的阶级、阶层在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新闻信息不再是由信息源打上党派性烙印后经过机构性大众媒介流向信宿的单向流动过程,普通民众既是受众也是新闻信息的发布者,享有对新闻信息传播的平等地位.微博的出现把中国的新闻信息传播推入空前的民主化里程.  相似文献   

10.
韩萍  李响 《军事记者》2009,(2):25-26
兵家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受众是新闻传播行为的接受者,也是新闻信息最终的归宿和消费者。随着现代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各种媒体的不断出现,在受众信息选择余地不断扩大之时,军事新闻必然面临着怎样才能满足和适应受众心理需求的问题。受众接收媒介信息的心理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对受众的心理给予关注和研究,既是应对媒介激烈竞争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军事新闻宣传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姚广宽 《青年记者》2012,(36):48-49
读书读皮,看报看题,标题之于一篇稿件、一张报纸的重要性已无需多言。当前,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等新媒体的勃兴,给纸媒带来了很大冲击,相应地对报纸标题制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传播环境,最大的特征是受众接收信息的渠道多元化,选择途径大大增加,一张报纸如果不能提供满足读者  相似文献   

12.
新闻的传播过程,表现为媒介发出信息到受众接受信息的分享过程。确切地说,新闻传播是指新闻信息从记者到受众的空间延续过程。新闻信息发出却没有被受众接受,称之为新闻半传播。新闻没有被受众接受,标志着新闻在传播中失落,是新闻半传播现象的外部特征,也是最基本的特征。 剖析常见的新闻半传播现象。我们可以发现这里存在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因素。从客观上说,由于受众的多样化,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信息渠道多元化,使得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闻传播的对象,受众对媒介的认可度决定了新闻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当前,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已深入传媒人的心中,新闻信息是否受到大众的认可与赞同,是检验新闻传播效果的主要标准。因此,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准确把握受众的心理走向,遵循新闻传播的受众心理规律,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研究现代新闻信息服务对象是大众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介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推进,表明当今的受众已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文章从受众是新闻传播事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出发,从市场定位、社会阶层、思维习惯与价值取向和心理学角度划分受众类型,展示当代信息服务对象在中外文化冲突与时代环境正负面影响下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全媒体时代,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全球的媒体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不仅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危机,也对网络媒体特别是新闻网站的生存带来了挑战。随着手机网民的增多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日趋“手机化”、“移动化”,新闻网站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再成为受众接收信息的主要来源,取而代之的是以手机为传播载体的各种自媒体及移动终端、应用的信息发布与推送。  相似文献   

16.
"网络传播受众",一个在互联网时代的新产物,一群能在互联网呼风唤雨的人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也形成了一个专门的信息传播空间,相对于传统读书看报的受众相比,这部分人群是比较独立的,他们不仅能给互联网带来新的血液,更会注入很多鲜明的特点。网络媒体的受众与传统媒体的受众在本质上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想要获取及时的信息,但是细分开来,使用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并不能完全地适用于新时代的网络受众。本文通过对网络传播受众与传统媒体的受众双方面的研究,根据传播受众的特点,提高新闻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通信网络(包括互联网、电信网、移动网)越来越接近普通受众,与之相关的各种信息发布和终端接收工具(包括电脑、手机、车载电台等)也越来越多,传统大众媒体已经面临着新的挑战和生存危机。现代传播技术的应用有人说新闻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由于传播技术和收听习惯所导致的,这句话不无道理。尤其是互联网的兴起正在改  相似文献   

18.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我国新闻宣传的基本方针。提高正面宣传质量是从业者的当务之急。提高正面宣传报道质量必须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新闻传播是传递与接收新闻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闻受众是新闻一次单向传播的终端,是新闻信息传播的目标,也是新闻传播质量的检验者。从理论上认识到受众在正面宣传报道中作为接收主体的地位,以人为本,以受众为本,这是科学传播观的本质与核心,是实现优势传播的必然,是提高正面宣传质量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宋强  刘艳 《东南传播》2010,(4):124-126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带来了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同时深刻影响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与受众选择接收信息的方式。传统媒体在网络媒体诸多优势的冲击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信息化时代传统媒体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针对上述特点提出了纸质媒体发展的对策与策略,为纸质媒体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李:让我们先考察一下网络时代或新媒体时代受众的思维模式。在旧媒体时代,受众对新闻的接收多半是被动的。而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对内容的接收几乎完全是主动的和选择性的,受众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主动地选择内容。如果从传统媒体看,北京的电视观众有60个频道、2200家日报供选择,那么,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新媒体能够提供各类信息的主页简直是无穷无尽,用之不竭。人在生活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天拥有24小时的时间。网络时代各种媒体的竞争就是对受众注意力的争夺。受众的注意与否取决于传播的内容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