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集体教育在许多教育学著作里都被归入德育的章节。相对于个别教学,人们习惯于把开始于十六、七世纪的班级授课制的教学形式称为集体教学。如今,我们按照时代要求对传统集体教育和教学进行考辨,发现其明显的弊端是集体建设与教学相分离,忽视学生个性发展。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集体性教学模式。为此,我们无锡地区在十多年的集体教育研究中,融“集体”与“教学”为一体,致力于集体性教学模式的生成与改造,尝试构建新的集体性教学模式,以区别于传统的集体性教学模式和欧美等国家的一些教学家于十九  相似文献   

2.
当“人与自然”的矛盾尚不突出的时候,德育的主要任务在于调节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的关系,以促使人的行为符合集体和社会的规范,使人类社会和谐发展。当“人与自然”的矛盾变得日益尖锐时,德育就被历史赋予了新的使命,即把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从社会领域扩展到了自然领域,以指导人们科学地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及人在生物圈中的正确地位,教育人们善待自然、善待万物,学会与大自然和平共处,互尊互惠,最终实现“万物并肩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最佳生存环境。因此,一种区别于学校传统德育的新德育观——生态德育被鲜明提出。  相似文献   

3.
前些时候,在报纸上读到一段文字,现录原文如下:我所知道的集体备课,其实就是集体抄袭!几个共同执教一个学科的教师按单元分好工,个人弄完了个人负责的章节,然后交换抄袭一下,整册的备课就解决了,使得原本就浮躁的备课更加简单化。(《中国教育报》2005年11月29日,韦清《教师“抄袭”现象何时休》)“集体备课”竟蜕变成了“集体抄袭”!寥寥数语,虽言辞激烈,却是切中时弊。近几年来,这种“实为集体抄袭”的做法,曾被一些同志誉为“分工合作”、“资源共享”,是“减轻教师备课负担”、“解放教师”的改  相似文献   

4.
我的东南亚     
走进校门,东南边的山脚下有一座两层的集体宿舍。因为每天都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受到阳光的青睐,便被同学们号以“东南亚”之称,以区别另外两座宿舍楼。  相似文献   

5.
“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的俗语道出了集体智慧的重要性。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老教师、名教师的师资优势,避免一些教师尤其是年轻裂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缩短年轻教师的教学成长周期,很多学校都实施了以老带新的“青蓝工程”,并且在“备课”这一关键环节上实行了“集体备课制”,以真正发挥集体的智慧、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6.
小学低年级学生大都是七、八岁的孩子,在一、二年级就读,这时期的儿童常常被父母百般宠爱,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生活。当他们背着书包在父母的呵护下进入学校,他们便进入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即“三新”,乐于求知,乐于交往即“两乐”。要使他们适应“三新”,达到“两乐”,教师必须采取灵活多样具有儿童情趣的教育教学方法,设计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兴趣,耐心引导。一、设计情境,适应新的环境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低年级教育学生适应新的…  相似文献   

7.
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师互助合作和专业发展的有效形式。前段时间《中国教育报》刊发了一组文章,就“集体备课”进行了争鸣和讨论。有的教师认为“集体备课是一种教研幻想”,“如此集体备课,还是‘革掉’的好”。“集体备课为什么会处于尴尬境地?”笔者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集体备课的理解有失误,功能定位有偏差,目的认识不明确。要使集体备课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就需要对其进行理性的审视和反思。为此,本文试对集体备课进行重新审视,以引发人们对集体备课的深刻反思,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8.
明明说事五(2)中队和六(3)中队在“保护母亲河”的行动中,表现出色,被学校评为“绿色小标兵”集体,为了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并且达到两个中队互相学习的目的,两个年级不同的中队决定召开一次“环保”联欢会。对会场的布置由两个中队一起  相似文献   

9.
在你的集体中,有大家都喜欢的同学,也有不被大家喜欢的同学。有很多同学因为别人不喜欢自己而烦恼,得不到同学的欢迎和尊重,的确是一件令人苦恼的事。当自己不被同学喜欢时,就会产生不适应,引起情绪波动,导致学业成绩下降,甚至影响心理健康。不过不要着急,今天我们就教给大家“如何成为万人迷”的独家秘籍,相信大家看过之后,在新的一年里,就会更好地融入到集体中去。  相似文献   

10.
学生集体的建构——《马卡连柯教育文集》摘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卡连柯 (1888—1939),乌 克兰著名教育家。 他用16年时间, 先后创立“高尔基 工学团”和“捷尔 任斯基公社”两个 半工半读的少年 集体,并据以建立集体主义取向的教育理论,在国际教育界影响甚大。 关于教育过程,历来存在“以教师为主体”与“以学生为主体”的争议。在我国还有“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折中之见。其实,“主体”是与“客体”相对的概念,“主导”是与“从属”相对的概念,没有“客体”,也就无所谓“主体”,而无论是“以学生为客体”还是“以教师为客体”,都甚不可行。 马卡连柯的见解与上述三种见解的区别在于,他不是把教育活动作为教师个人或学生个人孤立的活动,也不是把师生关系简单地归结为教师与学生个人之间的关系。依他之见,构成教育过程的能动要素,除了教师和各个学生以外,还有更加不可忽视的能动要素,即“学生集体”与“教师集体”。尽管学生集体是由集体中一个个的学生所组成的,而集体则具有有别于各个学生个性的关系属性。这种关系属性,不是各个学生个性的总和,而是学生之间各种错综复杂的具体关系的总和。所以,学生集体本身可能具有教育的力量。不过,学生集体不可能自发地形成,它有赖于教师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学生集体是教师的“教育客体”,而教师是学生集体  相似文献   

11.
张承志曾提出“以笔为旗”的创作口号,以此给当代文学增添了新的元素。他的小说多塑造强大的个人意志,在战胜自我后,皈依精神信仰,实现既定追求,从而完成了个体和集体的救赎。本文选择了个体救赎、集体救赎两大点详细阐述,力图用文字勾勒出张承志小说清晰的救赎路线图。  相似文献   

12.
1984年暑期后,我担任了初一(3)班班主任.为了把这个班建设成有共同奋斗目标和革命理想,有坚强的核心和正确的舆论,有严明纪律的团结的集体,我认真分析了这个班的情况.我觉得这个班虽然素质差,但是,所有学生都憋着一股劲,都想以实际行动获得老师的好评.我就根据学生心理,因势利导,开始组建这个新的班集体. 我根据初一学生“争强好胜,有进取精神,爱听表扬”的特点,号召学生以实际行动,为集体争荣誉,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并开展了“学雷锋争三好”的活动.在“争三好”的活动中,我随时表扬同学们的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赋予了新的使命。这反映在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上 ,就必须是注重创新、注重实践 ,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观念 ,而不是仅止以“理解”“认识”为主要特征。本文仅就课程目标中三个方面的问题做一粗浅探讨 ,以就教于同行。一、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中学历史课程的根本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 ,是指注重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个性需求 ,从而把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作为课程实施的着眼点和目标。没有个体的优秀 ,就不会有集体的强大。教育的对象是社会的个体 ,第…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创作出独刨性艺术作品,艺术家必须获得超越视角以洞察世界,久而久之。渐渐形成某种“孤立”的境界。中国电视剧艺术生产主体是由制片人、编剧、导演、演员等艺术家按照一定形式结构的集体。如此,电视剧艺术家被抛掷在一条“孤立”到“集体”的路上。在不同的体制和机制下,曾形成“编剧中心制”、“导演中心制”、“制片人中心制”、“明星中心制”等等组织形式,无论以谁为中心,其实质无非要确立一个“孤立”的中心。其实,艺术生产的“孤立”与“集体”并不矛盾,在“孤立”到“集体”的路上,个体应既是“孤立”的,又是“集体”的,“孤立”中有“碰撞”,“碰撞”后再“孤立”。形成一种多元结构的“集体主体性”。  相似文献   

15.
谢冰 《华章》2012,(13)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学说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最终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总结,它以新的形式和新的结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已被实践证明的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本文仅就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这一革命道路的探索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龙”和“dragon”两词的词源着手,论证了“龙”被译为“dragon”及“drago被译为“龙”是误译而不是文化意象错位,提出了两词的新的译法。  相似文献   

17.
以苏教版“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为例,探讨了集体备课的过程,并就集体备课提出了百家争鸣、合理取舍、遵循科学依据三点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论教育“叙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人总是在听故事中长大,人长大后又给自己的小孩讲故事;就人类整体而言,“叙事”是人类早期的话语形式,“叙事”尤其是诗歌叙事、寓言叙事成为理解世界和谈论世界的优先采用的方式。人类历史上广泛使用的神话、史诗、民间故事、叙事诗、占卜与科学事件等等莫不以“叙事”为基本的形式。“叙事”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方式和表达方式。 由于近代自然科学研究开始追求“抽象”和“概括”,这导致了近代学术研究包括教育研究对传统“叙事”方式的集体遗忘和集体轻慢,“叙事”只被保留在小  相似文献   

19.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实验小学创办于1956年9月1日,1981年被定为地、县两级重点小学,1986年起被定为自治区整体改革实验学校和电化教学试点学校。学校有多媒体电教室、自然实验室、图书室、电脑室等。在职教职工194人,专任教师合格率达100%。该校坚持把“从管理要质量,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作为兴校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小学生第三届“文心杯”作文大赛优胜集体,第十届全国小学生作文竞赛优胜集体,自治区“双拥”模范单位、文明学校,地区推标工作先进集体、文明学校、先进学校等,被…  相似文献   

20.
远离班集体的“孤雁”受自身性格,家庭因素等原因的影响,形成了融入以班为集体的障碍,本文对“孤雁”的成因及如何帮助“孤雁”早日融入集体的具体措施这两个方面,通过在教育工作实践中的思考,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