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礼貌用语是言语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在语言的礼貌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差异。本文运用语用翻译理论,分析了汉语招呼语、称谓语、寒暄语、恭维语、道歉语、感谢语、告别语、敬语与谦语、以及委婉语的特点和英译方法。礼貌用语的翻译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最终要实现语用等效。  相似文献   

2.
语言与文化相依相存。礼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其基本语言表现形式——礼貌用语,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差异性。本文拟从称呼语、招呼语、告别用语等日常对话用语论述礼貌用语在德汉两种语言中的语用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浅谈德汉礼貌用语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3.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本文将分析英汉礼貌用语在称呼语,社交应酬语等方面的语用差异。从而揭示出研究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对英语语言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礼貌原则是人们顺利进行言语交际的基础,在不同的文化中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对英汉两种有代表性的礼貌原则进行比较分析,阐述两种礼貌原则的差异,并在比较英汉礼貌原则的基础上,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问候语、称呼语、谈话内容、赞美回答语和感谢回答语五个方面礼貌用语的差异,从而有助于人们成为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者。  相似文献   

5.
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礼貌用语无疑有助于增进人际交往,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但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国度有不同的礼貌表达方式,深刻理解中英文礼貌用语的差异及其渊源,有利于交际双方增进文化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本文回顾并总结了中西方学者在有关跨文化交际中所用礼貌用语的理论研究方面已取得的成果,就如何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中英文问候语、告别语、恭维语以及致谢语做了表达方式上的对比研究,并分析了这些差异存在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礼貌准则是人们衡量言语交际是否得当的一条重要准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在不同的文化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比较英汉礼貌准则差异的基础上,分析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问候语、称呼语、谦语与敬语、委婉语四个方面礼貌用语的差异,并以此为出发点,结合实例,探讨英、汉礼貌用语的互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礼貌原则是言语交际中的一个重要策略手段,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礼貌的定义自然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本文以语用学中的礼貌理论为基础,比较礼貌用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语用差异,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更多的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8.
礼貌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不同的特性。礼貌用语在英汉语中都得到广泛使用,然而在不同文化中,语义相对应的礼貌用语在语用上存在很大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可以帮助人们消除语用障碍和语用失误,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实现。本文从语用的角度对常见的英汉礼貌用语,包括致谢语、请托语、致歉语和道别语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了它们的语用差异。  相似文献   

9.
礼貌准则是语用学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是交际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的准则.语篇同样具有交际功能,在语篇写作过程中也需遵循礼貌准则.本文在语篇对比的视角下论述了英汉礼貌准则的异同及其在英汉两种不同语言书面语中的体现与使用.  相似文献   

10.
张有军  姜峰 《考试周刊》2010,(45):26-27
本文在介绍了主要的礼貌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汉英交际中的礼貌问题进行思考,指出盲目遵守礼貌原则也会产生交际障碍,并建议性提出在汉英交际中,可以根据交流用语来选择相应的礼貌策略,达到顺利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因此礼貌用语也截然不同。本文探讨了中西方文化中的礼貌原则差异,并阐述了日常生活中礼貌用语的具体区别。  相似文献   

12.
从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的角度研究日常交际中委婉语与礼貌原则配合使用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实例研究委婉语与礼貌原则在汉语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及社会变量对使用委婉语和礼貌语言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交际活动中使用委婉语,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是为了遵循礼貌原则,是为了使交际活动更加成功和谐.  相似文献   

13.
礼貌用语是人们成功地进行社会交际的重要因素。汉语和葡萄牙语的礼貌用语差异可从语言本身、语用和文化三方面体现出来。本文通过对中葡一系列日常礼貌用语(包括称呼语)的语义对比和语用、文化上的举例分析,阐述了这些差异对中葡跨文化交际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国度、各个民族的礼貌表现方式和判断标准都存在差异。因此,在中西文化当中,对于礼貌语的应用原则和表达方式都有所区别,本文着重分析了中西文化中礼貌语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和不同的礼貌原则。为人们更好的使用礼貌用语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以礼貌理论为基础,结合礼貌的表现方式,将教师的课堂用语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过程,指出了传统用语的局限性,重点分析了以礼貌策略和礼貌原则为指导的教师用语,认为后者更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和促进课堂教学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自我为中心意识强烈,在礼貌用语的使用方面需要情境引导,让他们在游戏中学说礼貌用语,表演中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为了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发展社会交往能力,我选择《小鸭去游泳》这一内容简单、情节单一的故事对幼儿进行集体教育。小鸭与朋友间的对话是简单的重复,适合小班幼儿的语言特点。通过学说邀请语和拒绝别人的礼貌用语来理解故事,使幼儿不但学会在故事中发展语言,而且可以在活动中享受礼貌交往的快乐。  相似文献   

17.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语言交际中的两大原则。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人们使用商务英语时很容易误用模糊语、称呼、语态、语气和礼貌用语。只有遵循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并全面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人们才能避免语用失误,顺利沟通,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频繁使用礼貌用语是商务英语信函中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本文从Leech的礼貌原则和Verschueren的语境动态顺应理论的角度,通过商务英语信函中的礼貌用语实例分析,指出语言的运用要始终顺应语境和动态变化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19.
虽然礼貌用语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中,但由于语言与语言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因此礼貌语的实际运用也有所区别。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沟通的一方或双方没意识到这些区别,就有可能带来语用上的失误,甚至造成不必要的误解。不少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在与英语母语者交际的过程中未注意语言环境的变化,不恰当地使用了礼貌语,因此未能达到交际的预期效果。现从称呼、给予及回应、赞美及回应三个角度出发,以语用失误例子为证,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礼貌语的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20.
以顺应理论为指导框架、以交际语境为视角,研究礼貌生成状况.指出话语礼貌、而不是语言礼貌,才是语用学的研究对象.认为礼貌的生成过程其实就是语言使用者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使语言与交际语境动态地、完美顺应的结果.顺应理论在对礼貌的阐释中显示出强大的解释力和高度的概括性,不仅很好地解释了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现象,而且为人们的交际,无论是语内语交际还是语际语交际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