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存在着考试性质、考试科目与功能定位均不统一等问题,在全面分析各省(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由教育部统一明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统一考试科目、界定考试功能并与高考录取适度挂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衡量学生相关科目学习质量的评价制度.各省(市)实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性质功能定位不清、组织管理过程不规范、考试评价体系不科学等.如何完善这一考试评价制度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我们应从制度上明确学业水平考试为标准参照考试的性质定位,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高考适度挂钩,加强考试监管,进一步完善巡视制度,建立科学的考试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的内容包括学业水平考试标准的制定、规范命题行为、合理确定考试科目、改进评卷方式、推进题库建设以及发挥考试参数评价功能等.  相似文献   

4.
我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新课程改背景下在会考的基础上形成的,实施近十年来,日益暴露出性质混乱、功能低效等问题,对普通高中新课程的顺利推行以及学业水平考试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巨大障碍。为此,理性地定位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功能非常迫切。今后,需要强化学业水平考试的国家地位,明确学业水平考上的标准参照性考试性质。另外,还需要从完善新课程标准,处理好高考与学业水平考试关系等制度上来保障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关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收集12个国家和地区的学业水平考试情况,分析总结了当前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设置体系、功能定位、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并指出世界各国或地区学业水平考试的共同特征,如以相关课程内容和标准为开发依据,考试科目的必考与自选相结合,注重考察学生能力,综合运用多元评价方式以及采取灵活的评价制度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对我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组织模式、功能定位、与大学入学考试的关系、内容与方式以及组织与实施方面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6.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等第转换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中面临的问题。本文利用教育测量学和统计学基本原理,在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第转换的必要性、等级划分的实用性、成绩相加科学性的深入探讨和分析基础上,建立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第转换量表,给出具体的学业水平考试等第成绩赋值方法。该方法不仅能解决不同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第转换问题,而且也可以解决高考选拔过程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高考成绩之间的可加性和可比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2014年9月19日,《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公布,上海启动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该方案包括调整统一高考科目,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建立高中生综合评价制度等内容,旨在实现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程序透明的高考招录模式。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招生计划分配方式、考试形式和内容、招生录取机制、监督管理机制等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其中高考科目与内容的改革力度最大,论文从高考文理不分科、外语一年两次考试以及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革三个方面,结合其演变历程,研究这些改革对高中教育教学将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高考综合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江苏作为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之一,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总体要求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江苏实际,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高考科目、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普通高校统一招生录取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等方面协同改革,逐步实现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相似文献   

10.
孙丽芝  左真真 《文教资料》2013,(13):153-155
自高考恢复以来,我国高考多元评价制度在考试科目方面实行过"3+1"、"3+2"、"3+文/理综合"、"3+大综合"及"3+X"等多种方案;命题主体主要分为全国统一命题和分省自主命题两种形式;考试方式经历了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扩大考试次数的改革;在录取方式方面主要有扩大高校自主招生等实践探索。我国高考评价制度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