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为三角洲前缘沉积,长81油层属于低渗透、特低渗透、超低渗透致密砂岩油藏.综合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等试验资料,深化认识马岭地区长81储层特征及物性影响因素,通过沉积作用及成岩作用的研究发现:马岭油田长81储层砂岩以岩屑长石质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中等偏低.沉积作用及成岩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物性差异与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方向一致,水下分流河道的物性最好;,压实残损孔隙平均为22. 2%,胶结孔隙度残损平均5. 0%,次生溶蚀孔隙度增加平均为4. 8%,胶结孔隙度残损平均值7. 7%,最终计算孔隙平均为8. 3%,成岩作用中的压实作用对本区的物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通过大量研究表明:广安地区须六段储层岩石学特征以中~粗粒岩屑砂岩及长石岩屑砂岩为主。须六段储层经历了强烈的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主要的储集类型以孔隙型为主,亦存在裂缝——孔隙型。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溶孔和剩余原生粒间孔。储层主要是受沉积,成岩及构造作用的影响,其中沉积作用是根本,构造作用是条件,成岩作用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物性分析等技术手段,对七里村油田G6井区长6储层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了其宏观物性特征和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表明,G6井区储层岩性以灰色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砂岩储层的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孔喉类型主要有大孔—细喉型、小孔—细喉型,这些孔隙结构主要受成岩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定边地区富县组储层砂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岩心观察、常规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以及化验等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定边地区富县组砂岩的成岩作用、孔隙演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富县组储层砂岩主要为含砾粗砂岩、粗砂岩,该储层砂岩经历的主要成岩作用有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破裂作用等.根据地史恢复和成岩特征综合分析,该地区富县组砂岩目前处于晚成岩A期阶段.储层砂岩成岩过程中,压实-压溶作用对储层的孔隙度影响最大,压实-压溶作用使得储层原始孔隙度减少约25%,孔隙度损失率达68%;胶结作用使储层的孔隙度降低了3%,孔隙度损失率7%;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发生的溶蚀作用对改善储层的孔渗性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使孔隙度由11%升高17%;晚白垩世以来,随着上覆地层的剥蚀,富县组埋深有所降低,晚期胶结作用使孔隙度缓慢降低到16%左右.  相似文献   

5.
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和压汞等技术方法,分析盐家油田沙四上亚段砂砾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类型与孔隙结构,划分储层类型。结果表明,盐家油田沙四上亚段砂砾岩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较低,有效储层以砾状砂岩和含砾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主要为次生粒间溶孔、次生粒内溶孔;储层属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孔隙结构以中——小孔隙、细——微喉道为主,喉道非均质性强。  相似文献   

6.
通过储层物性特征、油水相渗参数特征、高压压汞测试结果及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储层孔隙度主要分布区间为6. 5%~10%之间,渗透率主要分布区间为(0. 04~0. 3)×10~(-3)μm~2之间,属于低/特低孔、特/超低渗透储层.研究区储层岩石样品等渗点饱和度均大于50%,表现为以亲水性特征为主.渗透率与最大喉道半径和平均喉道半径在半对数坐标中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渗透率与分选系数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7.
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神木-双山双51井盒8段气层岩心进行了静态酸溶蚀性、酸液体系和酸化效果动态评价,对一定浓度的盐酸、土酸、有机磷酸、氟硼酸、潜在复合酸和低伤害酸进行了筛选,并对酸化后岩样的孔隙结构和渗透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酸较为适合区块储层酸化,其酸液体系为:土酸+3%HS-1(或3%HS-2)+1%LT-5+2%DTE,土酸中HF浓度约为3%,HCl与HF比例为3:1~4:1均较为适合储层。酸化后岩样的孔隙结构和渗透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利用常规与恒速压汞、核磁共振等实验资料对下寺湾油田柳评15井区长2储层的储集空间、孔隙结构类型及喉道类型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残余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该区的主要储集空间,晶间孔分布较少,该区储层的孔喉结构类型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中Ⅰ类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较好,喉道发育程度较好;Ⅱ类、Ⅲ类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较差,喉道发育程度较差.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环县地区延长组长8储层是该地区主要的产油层,也是典型的低孔、低渗透储层。根据岩心观察、铸体薄片及压汞曲线等资料,对环县地区长8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喉特征和成岩作用等进行了研究,并对储层进行了综合评价。利用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参数将长8划分为四类储层,并计算了各类储层的面积,为研究区油气富集规律的深入认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平方王油田中区南属于中低渗透砂岩储层,容易发生储层伤害。分别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和室内实验评价两种方式对平方王油田中区南沙四段储层进行岩心伤害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机软件模拟分析渗透率伤害率为52.71%,室内实验评价渗透率伤害率为56.31%,两种方式评价钻井液伤害程度基本一致,伤害程度均较浅,储层伤害可通过射孔方式解除。  相似文献   

11.
以高压压汞资料为基础,应用分形理论对吴起薛岔区块长6储层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储层孔隙结构符合分形理论.空间存在单一分形和分段分形现象,其中分段分形中大孔隙的分形维数大于小孔隙的分形维数,属右旋分形;分形维数与分选系数呈正相关,分形维数越大,孔隙分布的非均质性越强;单一分形样品高渗透率贡献值对...  相似文献   

12.
针对杭锦旗地区独贵圈闭盒1段致密砂岩储层,利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物性分析和压汞分析等技术对储层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总结不同类型储层的沉积相、岩性、物性和孔隙结构等特征,分析不同沉积微相气井的生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独贵圈闭盒1期砂体主要发育在冲积扇辫状水道微相,岩性主要为(含砾)粗-中粒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以粒间...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定边地区富县组沉积相及该储层的基本特征以及非均质型,认为定边地区储层主要受沉积相控制;富县组储层的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以及粒间溶孔,这两种类型的孔隙为富县组砂岩主要储集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的储层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14.
渤海湾盆地渤海海域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岩溶古地貌的分布特征认识的不充分,限制了对古岩溶储层油气分布规律的认识。选取渤南低凸起渤中28-1地区下古生界为研究对象,通过残余地层厚度法,叠加残留地层厚度、剥蚀厚度、压实校正等特征参数,开展下古生界顶部古地貌形态的精细刻画,探讨古地貌对储层的控制。研究表明:研究区所处的二级古地貌单元为岩溶斜坡,进一步识别坡地、残丘、沟槽3种岩溶古地貌单元;岩溶斜坡单元的整体岩溶作用强,其中残丘和坡地溶蚀作用强烈,储集性能好,且以岩溶坡地储集性能最好,沟槽的岩溶强度较弱,但仍发育有较多溶蚀孔隙。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Y油区主要开采层位为长4+5和长8,研究区储集层不同开发层位的储层特征差异性比较大,属于致密储集层的范畴,油田开发难度大、储集层认识匮乏等.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现开展Y油区不同层位的储集层特征方面的探讨,主要从岩石学、孔隙结构、储层物性、敏感性、润湿性、相渗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4+5油层储集层特征参数整体好于长8油层,油田开发遵守先肥后瘦的原则,优先开发长4+5油层,接替层位为长8储集层.  相似文献   

16.
以天津武清地热田为例 ,对传导型孔隙介质地热田回灌技术进行研究 .武清地热田主要开采层为第三系馆陶组砂岩 ,热储层温度 76~ 86℃ .根据水动力模型的预测 ,热储水位降深将在近期趋于稳定 .在无回灌条件下 ,如以最大开采量持续开采 ,5年内水位将下降到 10 5 m.回灌可提高孔隙 /裂隙热储中热量的开采 ,减缓水位下降幅度 .此外 ,还计算了回灌过程中不同情况下冷锋面的运移速度 .为查明开采井和回灌井之间的水力联系 ,探讨了示踪剂试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博兴洼陷西部沙三段(为渐新统沙河街组三段的简称)砂岩体主要发育有樊家砂岩体、高青砂岩体、正理庄砂岩体和金家砂岩体.各砂岩体均具成因联系,大体上为不同时期同一辫状三角洲的不同相带砂岩.由于各砂岩体分布的相带不同,因此各砂岩体的储层质量差异较大.综合分析砂体储层的基本特征、各砂岩体的储层质量,发现以辫状三角洲前缘亚相正理庄砂岩体的储层质量为最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土体内部的流动现象对岩土、农业及地质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孔隙的平均直径、直径标准差、配位数及各向异性对土体内部水压、流量分布、流动模式及关键流动路径的影响,为评估土质屏障中的优势流动行为提供依据。创新点:1.在孔隙尺度分析孔隙特征对土体宏观渗透率及内部流动规律的影响;2.评估多个孔隙特征参数(如孔隙的平均直径、直径标准差、配位数及三种孔隙直径分布形式)对土体内部优势流动行为的影响。方法:1.将土体孔隙空间简化为由孔隙与吼道互相连接构成的球-杆模型,并通过改变孔隙和吼道的特征参数来描述复杂的孔隙结构;2.利用孔隙网络模型得到单元体内部水压和流量分布情况,为计算土体固有渗透率和评估其流动特性提供基础数据;3.基于击穿路径的概念,分析不同孔隙特征下土体内部流动的迂曲和非均匀程度;4.通过引入吼道收缩系数,调整水平或竖直吼道直径大小,评估孔隙各向异性对流动规律的影响。结论:1.土体的孔隙率和固有渗透率均随着孔隙直径平均值的增大、标准差的减小及配位数的增大而增大。2.孔隙直径的变异系数(COV)越高,土体内部水压和流量的分布越不均匀;配位数的提高会削弱水压的局部化分布但会提高流量的不均匀程度。3.随着COV的提高,击穿路径变得更加曲折;当COV由0增加到1.0时,击穿路径的迂曲度由1.00增加到大约1.71,击穿路径承担的流量占总流量的比值由2.0%提高到7.8%。4.水平与竖直吼道直径比值的提高,也会导致击穿路径迂曲度的提高;水平与竖直固有渗透率的比值和水平与竖直吼道直径的比值呈双对数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9.
第一试  一、选择题 (每小题 7分 ,共 4 2分 )1.已知abc≠ 0 ,且a b c =0 .则代数式a2bc b2ca c2ab的值为 (   ) .(A) 3    (B) 2    (C) 1    (D) 02 .已知p、q均为质数 ,且满足 5p2 3q =5 9.则以p 3,1-p q ,2p q - 4为边长的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3.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a、b ,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b ,其中a >b .若两个三角形的最小内角相等 ,则 ab 等于 (   ) .(A) 3 12 (B) 5 12 (C) 3 22 (D) 5 224 .过点P(- 1,3)作直线 ,使它与两…  相似文献   

20.
柴达木盆地冷湖四号构造E1+2主要油气储层砂体的分布受地层沉积影响,具有薄、多、散、杂的特点.用常规技术手段很难对其进行刻画,严重影响了勘探部署工作.该文利用沉积相研究、地震属性分析以及神经网络预测等技术手段,对该区下第三系路乐河组(E1+2)主要含油层段砂体展布情况进行刻画,进而对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平面分布规律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之上划定有利储层分布范围,为进一步勘探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