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矿石经选矿试验研究确定水玻璃做抑制剂、NMG为捕收剂、2#油为起泡剂。原矿经试验研究获得如下技术指标:原矿品位:43.36%,尾矿品位:1.44%,精矿品位:97.36%,精矿回收率:98.13%,精矿产率:43.71%。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某银铅锌尾矿堆存面积较大,尾矿中含铅品位0.36%、锌品位0.38%、银品位34.00g/t,针对该尾矿的性质做了综合回收再利用试验,确定选用摇床重选工艺,最终在尾矿不磨的情况下可以得到混合精矿:其中含铅品位2.53%、回收率50.40%;含锌品位2.35%、回收率50.33%;含银品位290.40g/t、回收率59.24%,有效地回收了尾矿中的有价金属。  相似文献   

3.
此选矿试验研究报告通过岩矿鉴定、物相、化学多元素分析,确定了该镍矿类型及嵌布特征。原矿经试验研究获得如下技术指标:原矿品位为0.0837%,尾矿品位为0.007%,精矿品位为49.46%(处理后52.04%),精矿回收率为91.64%,精矿产率为0.155%。  相似文献   

4.
以内蒙古某低品位铅锌矿为研究对象,采用一段磨矿(70%-74μm),优先浮选工艺流程,最终获得铅精矿:品位57.52%,回收率88.55%,含银2 251.10g/t,银回收率54.73%;锌精矿:品位48.41%,回收率90.52%,含银387.06g/t,银回收率19.85%.得到合格铅锌精矿,并回收了部分伴生银,达到了提高该低品位铅锌矿综合利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古腊布含砷金矿石浮选试验研究,得出处理该矿石合理的工艺流程及药剂条件.采用煤油除杂工艺流程,在磨矿细度-0.074mm占80%、碳酸钠用量2000g/t、硫酸铜用量150g/t、丁黄药+AW用量70g/t的条件下,获得了金精矿的品位42.83g/t,金精矿的回收率83.16%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6.
煤金团聚工艺应用于金矿浮选生产中,可使金精矿的品位达到500g/t以上,尾矿品位控制在0.3g/t以下,回收率可达到93%~96%,同时选矿时间缩短到7min左右,丁黄药的用量可减少50%,该工艺可广泛用于金矿选矿生产中,可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广西某金矿通过进行摇床重选和浮选两种选别工艺对比试验研究发现,采用浮选工艺金回收率明显高于摇床重选。浮选采用硫酸调节矿浆后,采用丁黄药+丁铵黑药作为组合捕收剂,闭路试验在原矿金品位4.23g/t的情况下,获得金精矿金品位80.24g/t,金回收率89.67%的较好浮选指标。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某金矿,可利用的主要元素是金、铅、锌,试验采用重选-浮选联合工艺综合回收有价元素。重选工艺回收自然金,重选精矿金品位370.6g/t,金回收率65.45%。重选尾矿采用优先选铅工艺,精矿铅品位53.91%,铅回收率64.81%;铅精矿中金品位164.70g/t,金回收率11.64%。选铅尾矿再选金,精矿金品位22.50g/t,金回收率18.94%;精矿中锌品位8.01%,锌回收率93.01%。从而为选矿带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打靶法研究非线性二阶常微分方程两点边值问题u″=(ft,u(t),u′(t)),t∈(a,b)u(a)=A,cu(b)+du′(b)=B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其中f:[a,b]×R2→R连续。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6,(11)
针对贵州某MgO和倍半氧化物含量高的中低品位磷矿石,采用正-反浮选工艺,在磨矿细度-200目85%,CB-102用量1000g/t,QS用量450g/t情况下,最终得到P_2O_5品位35.1%、回收率90.33%的良好精矿指标。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某铅锌矿原矿中含Pb+Zn共1.22%,入选品位较低,通过重介质法进行预选,将原矿入选品位提高到铅+锌品位2.24%,铅总回收率86.23%,锌总回收率82.31%。实现原矿初步富集、提前甩尾、减少矿石入磨量的目的。为企业充分利用矿产资源、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讨论了抛物型方程μt-△μ λ|μ|αμ=f(x) g(u)在Ω×(0,∞)上,在满足初值条件u(x,0)=u0(x)∈L和零边界条件下,解对时间的连续性和唯一性,得到了解的连续半群S(t):L→LP((A)p≥1),由此得到了方程解的全局吸引子.  相似文献   

13.
根据广西某低品位氧化锰矿石原矿性质特点,试验采用两矿法酸浸及强磁选方案比较。酸浸试验显示锰浸出率高达94.89%;强磁选获得的试验指标:锰品位22.11%、MnO2品位28.01%、锰回收率70.40%。  相似文献   

14.
主要讨论如下最优控制解的存在性问题,即对给定的正数T和已知函数uT(x)∈L2(Ω),寻找一个最优控制q(·)∈L∞(0,T)满足0≤q(t)≤1,使得J(q)=∫Ω|u(x,T)-uT(x)|2dx+δH∫T0|q(t)|2dt,达到最小,其中δ0为一给定常数,(,u)为下列耦合方程组初边值问题的解:{t+?×[a(x,t)?×]=F(x,t)(x,t)∈QT(1.1)u-▽(k(x,u)▽u)=q(t)a(x,t)|▽×(x,t)QT(1,2)N×(x,t)=N×G(x,t),u(x,t)=g(x,t)x∈?Ω,0tT(1,3)(x,0)=H0(x),u(x,0)=u0(x)x∈Ω(1.4)其中QT=Ω×(0,T],Ω为有界区域,?=(?/?x1,?/?x2,?/?x3),H=(H1,H2,H3),G(x,t),g(x,t)为给定函数,0(x),u0(x)为给定初始函数,N为边界?Ω的法向导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考虑了如下常微分方程Dirichlet问题{u″+?h(u′)f(t,u)=0/u(a)=u(b)=0的三个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6.
云南某氧化锰矿属于半风化型沉积锰矿,原矿锰品位16.17%,选矿试验研究表明:采用"洗矿—跳汰—跳汰尾矿强磁选"选矿工艺流程,锰总回收率达到了92.26%,选别指标理想。  相似文献   

17.
With 230 speci esthroughout tropicaland subtr opicalAsia, Alpinia is the largest, mostwidespread and most taxonomicallycomplex genus in the ginger family(Zingiberaceae). Species of Alpiniaoften predominate in the understoryof forests, and some of them are im-p or t a nt o r n a m e nt al s an dmedicinals. By using DNA-se-quence-based methods, Prof. LiQ i n g j u n f r o m t h e C A SXishuangbanna Tropical BotanicalGarden and his collaborators fromthe US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  相似文献   

18.
金矿资源的日趋减少造成微细粒低品位难选金矿石逐渐被开发利用。以内蒙古某原生硫化金矿石为研究对象,针对金矿物粒度分布粗细不均、原矿品位较低的特点,推荐采用浮选-氰化联合工艺流程,原矿经浮选-浮金金尾矿再磨及加过氧化钠强化氰化后,Au总回收率达到88.23%,分选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9.
使用临界点理论研究以下二阶系统{(t)+q(t)ù(t)=⊿F(t,u(t))/u(0)-u(T)=ù(0)-eQ(T)ù(T)=0,a.e.t∈[0,T]的周期解的存在性。在非线性项F(t,x)=F1(t,x)+F2(t,x)满足条件(A)及F1(t,x),F2(t,x)分别满足一定条件下,通过使用鞍点定理获得了一个新的周期解的存在性定理。  相似文献   

20.
文章指出:内蒙古某氧化铅矿石氧化程度深、含泥量高、铅矿物种类多,可浮性差别大、粒度细且不均匀、选别难度大,并针对矿石性质,进行了药剂种类和工艺流程试验研究:试验使用硫酸调整矿浆pH值,采用混合用药分批加药、多段选别的方案,即二次粗选、二次精选、二次扫选的工艺流程,闭路试验获得了铅精矿品位50.47%、含金1.28g/t、含银152.90g/t;铅回收率70.64%、金回收率63.24%、银回收率58.67%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