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发布的权威数据为准,选择馆藏量指标,对2004年~ 2012年,档案馆与图书馆馆藏量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档案馆与图书馆馆藏量总体发展状况作些定量对比解读. 1 相关概念、指标界定及数据来源 1.1 文中的档案馆仅指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不包括国家专门档案馆、部门档案馆、企业档案馆、文化事业单位档案馆、科技文化事业单位档案馆. 1.2 文中的图书馆仅指公共图书馆.不包括少儿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企业图书馆、文化事业单位图书馆、科技文化事业单位图书馆.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择档案馆与图书馆若干项可比性较强的指标项,对1991-2005年档案馆与图书馆的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和平均发展速度进行描述与对比.  相似文献   

3.
1991—2005年档案馆与图书馆若干总量指标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馆与图书馆均属文化事业单侠,在国家社会言文1化事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国家统计局、国家档案局等相关权威部门发布于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档案年鉴>的有关数据为准,选择若干项可比总量指标,对1991-2005年,档案与图书馆总体发展状况进行一些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择档案馆与图书馆若干项可比性较强的指标项,对1991-2005年档案馆与图书馆的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和平均发展速度进行描述与对比。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发布的权威数据为准,对2004年~2012年档案馆与图书馆馆(机构)数从总量和发展速度两个方面进行比较.比较期内,档案馆馆数多于图书馆馆数,但图书馆馆数发展速度高于档案馆馆数,两馆馆数差距在快速缩小,3年~5年内图书馆馆数将达到或者超过档案馆馆数.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发布的权威数据为准,对2004年~2012年档案馆与图书馆利用(流通)量指标值从总量和发展速度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发布的权威数据为准,对2004年~2012年档案馆与图书馆建筑面积指标进行比较.得出建筑面积总量上档案馆低于图书馆,两馆总体均呈增加趋势,且增幅相近.发展速度上,整体上图书馆略高于档案馆;环比均为上升态势,幅度不大;定基均高于基期,图书馆一直高于档案馆,但差值始终不大,并有逐渐缩小趋势;平均均为上升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综合档案馆是我国档案事业的主体,它集国家政权机关和社会组织以及个人活动中所形成的历史记录于一身,集中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面貌,是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的中心。以综合档案馆为主体,各专门档案馆、部门档案馆、企事业单位档案馆并存的档案馆网与图书馆、博物馆共同构成了人类全部社会与文化信息的存贮器和仓库,如果把档案馆网看做一个集合体,那么综合档案馆与其他各馆之间就是一个包含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1、《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档案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列为市级专项规划。2010年11月30日中共北京市委十届八次全会通过了市委对"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到"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与服务质量达到世  相似文献   

10.
公共图书馆是由国家举办的并依靠国家财政预算开支的社会文化科学教育事业。因此,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速度的快慢,关键决定于国家对该项事业的投资多少和重视程度。国家对图书馆事业的投资包括两个方面,即事业经费投资和基本建设投资。下面仅就图书馆事业经费投资和基本建设投资不足对我省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影响,以及二○○○年我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对经费的需求量和解决的对策谈一点看法。一、我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寄予越来越大的期望,国家从体制上赋予档案馆公共文化事业性质,在资源上将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加以整合,把档案馆的建设纳入社会大文化的框架之内,以满足社会和公众对文化生活不断攀升的需求,这是社会进步、文明提升的体现,也是档案馆与  相似文献   

12.
以我国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职称名称为研究对象,对其职称的发展与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并分析其演变原因与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职称与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采用定性分析方法,通过对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事业与职称相关政策文件进行梳理与分析.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职称发展演变阶段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是1...  相似文献   

13.
鹿建平 《兰台世界》2007,(12S):16-17
新中国档案馆事业的发展已有50多年的历史。1987年《档案法》的颁布,明确档案馆是文化事业机构,至今也有20年了。可是,目前社会上知道档案馆是文化事业机沟的人仍不在多数,认可档案馆是文化事业机构的人可能会更少。与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相比,档案馆的文化性及其公共性充其量也就是与他们“齐名”而已。这种状况在省以下的地方显得尤为突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档案服务社会、改善民生的作用日渐突出.然而,目前,投入使用的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大多建于上个世纪,建筑千篇一律,缺少个性特色,和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相比,在建筑水准上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设计单位甚至档案部门自身对档案馆的建设标准和功能定位认识模糊,简单地认为"档案馆就是保管档案的仓库".在设计档案馆时,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予以引领,档案馆建筑呈现出呆板守旧的面貌就不足为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档案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为改变这种状况,更好地适应档案事业发展需要,国家档案局《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确保完成中央投资中西部地区1209个县建成符合档案馆建设标准的档案馆.许多省市也把档案馆建设作为重点文化公共服务项目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种种举措势必为我国档案馆建设提供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5.
档案事业是一种社会公益性文化事业,表现为满足公民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保障公民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基本权益、实现社会公众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在国外,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共同发挥作用,构成国家公益文化设施的三根支柱.但是在我国,档案馆的作用却鲜为人知,档案信息资源长年尘封于档案馆,很少被社会公众关注.因此,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资源的社会共享,最大限度地吸引公众对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关注,最大限度地发挥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价值,成为当前我国档案利用工作中一个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6.
郝伟斌  肖祎星  陈健 《档案管理》2020,(3):14-17,21
通过对《档案事业发展"七五"计划》到《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分析,发现我国国家综合档案馆信息化经历了自主探索、目标确定和大力发展三个阶段的发展。国家综合档案馆在面对当前机构改革、"单轨制"实施以及大数据事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综合档案馆信息化未来的发展也面临新的要求,为此国家综合档案馆应调整档案信息化战略发展规划、做好档案馆工作数字转型以及重视档案信息化治理。  相似文献   

17.
由文化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部社会文化司、中国图书馆学会、广东省东莞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共同承办的2012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将于11月21日至24日在广东省东莞市举办。本次年会以"文化强国——图书馆的责任与使命"为主题,以工作会议、学术会议、展览会三个板块为主,各有侧重,又相互交融,全方位展示近年来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成就,打造图书馆事业与相关企业携手发展的平台,向图书馆从业人员、广大社会公众全面展  相似文献   

18.
据统计:我国已有各级各类档案馆3816个,其中国家综合档案馆3046个,国家专门档案馆225个,部门档案馆142个,企业档案馆304个,文化事业单位档案馆40个,科技事业单位档案馆59个。[1]从我国各类档案馆的数目来看,其中国家综合性档案馆属于公共档案馆范畴,是国家档案馆和档案事业的主  相似文献   

19.
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可见,在我国已把档案馆正式列为"公共文化"的范畴,这说明随着我国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及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综合档案馆已不仅仅是政府档案管理机构,而多了一层社会文化事业机构的身份。由此,综合档案馆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20.
民族图书馆是我国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图书馆的统称,它以鲜明的民族个性构成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一道独特的风景,为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民族图书馆研究是民族图书馆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它对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具有指南和前瞻作用.值此世纪之交,回顾和总结20年来民族图书馆研究状况,对新世纪民族图书馆事业发展显然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