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古代书斋文化意蕴深远。书斋藏书来源途径多种多样,每一种途径都有其历史背景,包含了深厚的人文思想。书斋藏书是一种文化,而考察书斋藏书来源则将对这种文化的研究引向了深入;不仅仅在于探寻其来龙去脉,而且探知到其背后深藏的中国古代文人的心路和中国古代文化深厚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
对历史文化的研究,我赞赏“走出书斋、再走回书斋”的学术途径,赞赏文献、文物、田野调查三结合的学术方法。至于戏剧史的研究,则崇尚“大戏剧”观念,将戏剧当作一种文化,一种人类文明中普遍存在的文化艺术形态。  相似文献   

3.
趣赏书斋联     
古今文人雅士都对自己的书斋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常常以楹联这种传统的文学形式来吟咏自己的书斋,谓之“书斋联”。那一副副构思奇巧、风格迥异的书斋联,今人读之品之,颇感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4.
高西峰 《文教资料》2013,(18):13-14,17
在分析夏目漱石作品的思想和主题时,书斋无疑是个关键词。书房作为知识分子存在的场所,在他的作品中,书斋不仅是知识分子提高自身学识和修养的场所,更是他们进行思考和自省的场所。漱石笔下的人物大多整天闷在书斋,很少与外界联系。从某种意义来讲,书斋成了他们逃离现实世界的内部空间。书斋不能使知识分子的心灵得到慰藉,从书斋走入外部现实世界,才能拉近与他者的距离。  相似文献   

5.
我国文人墨客多有自己的书斋,而其名称各式各样,异彩纷呈,透过这些书斋名我们可窥见其主人的生活情趣、理想追求、意志信念等丰富的文化内蕴。一、寄寓书斋主人的怀抱、理想、志趣的书斋名,如:锲斋古文字学家商承祚的书斋名。取荀子“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之意,勉励自己在治学道路上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羿庐柳亚子住香港九龙时书斋名。取神话故事后羿射日之意,  相似文献   

6.
书斋是古今文人学者读书、创作、藏书之所,更是其精神巢穴,心灵港湾。许多名人学者都喜欢给自己的书斋起一个别致的名字,或以纪事,或以绘景,或以状物,或以明志,或以寄情,或以自勉,取义深长,发人深思。其中有一些斋名颇多谐谑之趣,读来让人捧腹喷饭。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多姿多彩的对联艺术长廊里,有许多描写书斋或居室的妙联,亦庄亦谐,似铭似箴,颇值玩味。宋代大诗人陆游,以书为伴,将书斋取名“书巢”,并自题一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明代画家徐渭,在青藤书屋的石柱上刻了一副自撰联:未必玄关别名教须知书户孕江山清代咸丰年间学者王文韵在自己的“补读庐”书斋手书一联:好山水游其人多寿有诗书气生子必才清代文学家、画家郑板桥,在自己的书斋题有一副幽默风趣的对联:咬成几句有用书可以充饥养培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朱子全集》里载有一副十分有趣的居室联: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居…  相似文献   

8.
【活动引入】 许多同学可能都读过刘禹锡的《陋室铭》吧。在读这篇古文时,你在被作者那种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情怀所感染的同时,一定还对作者的书斋名——“陋室”产生过浓厚的兴趣吧。书斋作为民居中的精神场所,一直是历代文人雅士们的最爱。他们大都讲究书斋的命名,或以言志,或以自勉,或以寄情,或以明愿。今天,我们不妨来开展一次以“方寸雅居寄深情”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共同走进一个充溢着书香的世界。[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多有自己的书斋,而各式各样的书斋名,异彩纷呈,透过这些书斋名我们可以窥视到其主人的兴趣爱好、理想追求等文化内涵。概括起来书斋命名的方式主要有四种方式。一、命名源自诗文名句一些学者,为了表明心志,常常从古诗文名句中选字取意,以命名自己的书斋。1.锲斋古文字学家商承祚书斋名。取荀子“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之意,勉励自己在治学道路上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2.四当斋江苏章钰(1865—1937)的书斋名。取南宋大藏书家尤袤形容自己书癖的  相似文献   

10.
《聊斋志异》中空荡简陋的书斋是书生空虚寂寞内心的外在显现,荒郊旷野亦切合狐妖鬼魅的出现环境。书斋兼具的二重性也显示出蒲松龄试图超越封建伦理纲常却又不得不在世俗爱情中遵循世俗生活的规则。  相似文献   

11.
夜晚的书斋     
《夜晚的书斋》一书生动讲述了书斋和图书馆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作用。曼古埃尔在法国的家里策划修建了一个书斋。他受到这件事的启发。进而告诉我们书斋或图书馆怎样体现了诸多个人乃至整个文明的回忆。整本书轶事连篇。扣人心魄。从作者幼年的书架一直说到国际互联网的“全套”图书。从古代埃及、希腊到阿拉伯世界,从中国、罗马讲到谷歌。阅读《夜晚的书斋》定会成为一段美好的旅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渐丰富。许多人读书藏书,随之产生为自己的藏书室命名的想法。书斋有书房、书屋、庵、堂、观、居、轩、馆等别称,而书斋的取名更是丰富多彩,大概不外如下几类: 以书斋所在地的物来为书斋命名。明代学者杨仪的读书处庭内有桧树七棵,其书斋就叫“七桧山房”;清代学者惠周惕的庭院有红豆树一株,颇珍爱之,便以“红豆书庄”作为斋名,其子惠士奇也据此将自己的书斋叫做“小红豆斋”;清代陈介祺书房有古钟十口,自珍自爱,名书斋为“十钟山房”。其他还有“竹深堂”、“万卷楼”、…  相似文献   

13.
书斋是文人佳士读书著说的屋室。给书斋取 名,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名人书斋名多引人注 目,以下采撷的书斋题名,言简意赅,含蓄隽永,或 作为自勉,或表示自己的爱好,或表示自嘲,或以之 寄情,细细品味都别有一番情趣。 陆游的“老学庵” 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的书斋题名为“老学 庵”。他说:“予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 庵。”以此激励自己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14.
再侃读书     
再侃读书吴善志,蒲声乐于此道,冯友兰的书斋曰“三松堂”,以园中三棵松自喻;梁实秋在西南联大时的书斋曰“雅斋”,还有王力的“龙虫并雕斋”,姚雪垠的“无心境斋”,杨树达的“积微居”,丰学凯的“缘缘堂”,梅兰芳的“梅花诗屋”,阮章竞的“苦噪楼”,孙犁的“耕...  相似文献   

15.
对《陋室铭》的新评上海教育出版社新近出版了一本《名人书斋》,何满子先生为此书写了一篇《序》。序文对名篇《陋室铭》作了新的评价,摘编于下:这类诗文(指题咏书斋的诗文)中传播最广的,当推所谓刘禹锡的《陋室铭》。这篇文章因为《古文观止》等通俗选本的传播,使...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古今不少名人雅趣十足,往往喜欢为自己的书斋命名,以自娱自乐。书斋的命名,匠心独运,煞费苦心,或明志,或寄情,或自勉,或戏谑,或自嘲。这些书斋名,饶有情趣,韵味深长。品味这些书斋名,从中可以窥见主人各自的精神风貌,还能在修身、治学等方面得到有益的启迪。老学庵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书斋名。语出刘向《说苑》:"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陆游一生以坐拥书城为乐,"老学庵"表达了诗人活到老、学到老的决心和信念。  相似文献   

17.
贾增妍 《少年读者》2008,(6):I0004-I0004
古往今来,有不少名人喜欢给自己的书斋或居室题写雅名,其中许多以花木命名,读来颇有情趣。  相似文献   

18.
托尔斯泰的故居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是一座开阔的庄园。它位于图拉市西南30公里处。庄园里有田地、湖泊、丘陵、树林,也有住房。托尔斯泰一家住在庄园东北角的一座二层小楼里。 托尔斯泰的书斋曾几易其室,在他和命的最后八年,他把书斋搬到二楼居中的一个房间。书斋不大,人约十七八平方米,左邻会客室,右邻他的卧室。书斋中的大部分东西几乎陪伴托尔斯泰度过了一生。  相似文献   

19.
骂人潇洒论     
人生乐事良多,最乐为三五知己难得相逢,于书斋中,闭门饮茶,将平日最恶心之事、最讨厌之人,痛痛快快、潇潇洒洒大骂一小时。  相似文献   

20.
书屋趣话     
古今不少人学喜欢给自己的书屋(又称书斋)命名,以表明志向,寄托情怀,或自警自勉。这些饶有情趣的室名,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