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春雨蒙蒙的一天,我在郴州市一完小六年级听了一节文秀琴老师上的美术课——“画春天”。这节课要求学生通过欣赏歌曲,根据歌曲词意描绘春天的景物,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初步懂得一点风景画的构图知识,陶冶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这堂美术课是一次颇有启发性的新尝试。一、教学设计比较新颖。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这节课主要设计了三个教学层次,首先是请一位学生朗诵诗歌《啊!春风》:“是谁给山谷装上绿衣?是谁给草原撒满鲜花?我知道:是春风,是春风……”,用诗歌来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爱,唤起学生画春天的兴  相似文献   

2.
<正>"导学"即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融智"即融合一切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整体而言就是: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采取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打造和谐共存、师生思维碰撞、学生主动探究的活力课堂。教师可通过课前对学生的知识以及能力进行分析,得出存在的问题,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再通过课前导入、情境创设等教学方法,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突破。《点亮小电珠》一课是小学四年级的一节体验课,我以此为例,具体阐释如何"导学融智"  相似文献   

3.
《春风吹》一课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黄锐一、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参与兴趣小学《语文》第三册《春风吹》一课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歌,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描绘了一幅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美景,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教学这课时,4月的北方还是春寒料峭...  相似文献   

4.
最近 ,听了一位老师的《灰雀》第 2课时的教学 ,觉得她的可取之处就是有目的的让学生多读书。《灰雀》一课计 1 3个小节 ,第1小节在上节课教学中已经完成 ,其余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 2至 1 0小节时 ,教者采取了四个层次的读。第一层次 ,让学生默读 ,要求学生把灰雀上哪儿去了的有关句子画下来 ,然后教者用投影打出列宁和小男孩对话的句子 ,再指名读 ,接着问 :“从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答 :“小男孩本来不敢告诉列宁灰雀上哪儿去了 ,后来打算放回灰雀。”也有的学生说 :“灰雀被小男孩捉去了。”这一层的读主要是…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这节课的内容《漂亮的小钟表》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三册第3课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这节“设计·应用”领域的课业,能够给学生提供很大的创造空间,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意识。2.通过艺术欣赏、制作、情景演出等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6.
《电压》这一节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的第一课,这节课在以前的教学中讲过多次,走进新课程之后,通过对这节课以前教学的反思和对新教学理念的体验,在以前的基础上对这节课进行了很大的改动,突出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生成知识、技能和情感。授完课之后,我感觉到十分轻松,效果很好。下面是我对《电压》这一节课的教学反思。片断1(教师演示:用一节干电池和一个小灯泡连接)提问:要使小灯泡这…  相似文献   

7.
【案例描述】2012年3月20日上午,我在本校面向南京市品德教师,执教了一节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研讨课《春天的种植》。这是品德与生活第四册第二单元《春姐姐的脚步》中的第二课,本课是对一年级所学的《别把花草弄疼了》的拓展和延伸,旨在通过种植植物、记录种植日记,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生态意识,能够坚持不懈地照顾某种植物的毅力。但由于本班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城市,他们对农事知识,以及小种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余永林 《小学生》2010,(2):17-17
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课《春天在哪里》时,在学生交流自己找到的春天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围绕着说话主题,兴致勃勃地说着自己在校园、在郊外、在上学途中的所见所闻。孩子们找到了发芽的小草、吐绿的柳枝、盛开的花儿……可是,几个孩子的发言结束后,学生就感到无话可说,教室里一下子冷场了。这可怎么办?这节口语交际课就此草草收场吗?可是,这样做显然不行。  相似文献   

9.
小学阅读教学、音乐教学等等都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时常放些有关歌曲的录音,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如教《春天来了》一课时,放《春天》这支歌的录音,通过那欢快喜悦的旋律,学生犹如看到、听到春天来了:山泉淙淙,鸟语花香,人欢歌扬……;教《燕子飞回来了》这课,放《燕子》这首歌的录音,听后让学生想象假如自己是燕子,还会看到祖国有哪些变化。学生争先恐后地说:“我看到田里不是农民伯伯在播种而是飞机在播种;看见以前没人的沙漠上办了工厂、盖了新房;看见小朋友上学了,戴上了红领巾……”由此  相似文献   

10.
丁玲玲 《考试周刊》2010,(41):172-173
一、说教材 《借贷记账法》是高教版中等职教国家规划教材《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中的内容,是财会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并应熟练运用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因此,《借贷记账法》不仅是本章的重点,而且是全书的重点和关键。为了上好本节课,在大纲的指导下,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并结合教参,我对本节内容作了适当的处理和调整,使本节课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要求更具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最近 ,有幸听了上海市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特级教师陈震老师的一堂别开生面的作文指导课《记一次成功的小实验》 ,令人受益匪浅。陈老师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 ,匠心独具的教学过程 ,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指导课共由两节课组成。第一节课引导学生学习例文《我做成功了不倒翁》 ,通过让学生“自读—质疑—释疑—自悟” ,弄懂了制作不倒翁的过程 ,明白了例文是怎样借助关连词、过渡句 ,将“制作过程”连接起来的及如何将重点部分写具体的方法 ,为第二节课的作文教学作了充分的知识储备。第二节课更是全堂课的精彩之处 ,共由三个环节组…  相似文献   

12.
《统计》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喜爱的情境学习整理数据,初步认识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简单的统计图表回答一些问题,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问题的习惯。让学生学会收集和整理数据过程,了解简单的分类: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收集整理数据是这节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13.
《最后一课》是法国著名作家都德写的一篇小说,也是第二单元的精读课文。通过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弗朗士和韩麦尔的典型形象。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写记叙文时只习惯于平铺直叙,不会描写人物。所以,在备课时着重从“教会学生阅读小说方法”和提高他们写作能力上着手,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第一,掌握人物描写;第二,理解主人公深厚的爱国感情和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之情。这节课从“小说三要素”提问开始,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小说三要素是:环境、情节、人物。”然后我又补充了环境描写有: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利于…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强调师生之间的对话和沟通,本文通过《浮力》一节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来探讨如何设置使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和实现对话教学。  相似文献   

15.
林玉松 《教育导刊》2004,(3):124-124
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下,我发现有同学喜欢在黑板上涂涂抹抹,还模仿老师上课的样子。我灵机一动,让学生过一过“当老师”的瘾。我要求学生报名参加“做个小老师,上好一节课”的活动。消息一传开,全班就像炸开了锅,个个跃跃欲试,大家都很期待这别具一格的语课,我最后让一名较为大胆的学生上了一节课。上课铃一响,“小老师”有模有样地上起课来。他认真,自然,声音响亮,下面的学生呢,都觉得很新鲜,积极配合好“小老师”。这一节上的是《羚羊木雕》,由于这一课书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反应特别热烈。学生认真回答问题,各抒己见,仿佛就是在上一节心与心沟通的课。一节45分钟的课过去了,我坐在教室后面,发现学生的表情是开心的,意犹未尽。这节课的效果比我想像中要好。课后,他们交上这节课的评论,他们的触动也颇大。  相似文献   

16.
我在高一化学教材《气体摩尔体积》的教学过程中,用发现,研究的方法,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节课我是利用本章第一节习题的第5小题为例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去发现问题。计算此题时,我让学生列表研究。  相似文献   

17.
《春风吹》是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首短诗。全诗分二节,第1节写桃红柳绿的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第二节写春天是种植的季节,号召小朋友快来种蓖麻和葵花,为祖国作贡献。如何教好这一课,我是这样处理的。 一、课前踏青,课中看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课前组织一次踏青活动,带领学生到大自然寻找春天的足迹。看枝头的新绿,看南回的燕子,听动人的蛙声,农民赶牛的吆喝声……在大自然中感受春天的气息。踏青回来,可摘几支含苞欲放的桃花、吐芽的柳枝,养在瓶中备用。 上课时,老师充分利用插图,通过视觉激活思维,  相似文献   

18.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中第四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第一节课是“数数”。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10个一是10,10个十是一百”,以便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案例一:师:请同桌两人把你们的小棒混在一起,一人数出100根小棒,另一个看他嘴里数的与手中实际拿的小棒根数是否一致。开始。(同桌同学开始合作数数,我也开始了行间巡视,但却发现由于学生准…  相似文献   

19.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科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内容《交通工具的科学》,学生对小回力车的制作极有兴趣。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自制一辆小车,并且通过实践(给小车换不同的轮胎)让小车跑得快、跑得直。  相似文献   

20.
徐宏江 《科学课》2009,(2):20-20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科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内容《交通工具的科学》,学生对小回力车的制作极有兴趣。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自制一辆小车,并且通过实践(给小车换不同的轮胎)让小车跑得快、跑得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