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护小树     
今天放学回家,我看见路旁有一群小孩在跳皮筋,其中还有我的表姐。他们把皮筋拴在两棵小树上,随着他们一跳一蹦的动作,小树摇摇晃晃,像要倒下一样。我看见这情况,心里急了,连忙大声喊:"别跳了,别跳了!你们这样跳,这两棵小树会死的!"表姐正跳得高兴,听到我的叫喊,一脸不高兴地说:"你这人怎么这么爱管闲事!"我说:"这两棵树都还很小,根没有扎牢,这样摇摇晃晃,根就会松动,不能吸收水份  相似文献   

2.
我有一个爱帮助人的好朋友,她就是我的同桌张婷婷。我们上课互相帮助,放学也经常在一起。有一天,我们写完作业,她说:“孟月,咱俩跳会儿皮筋吧?”我高兴地说:“行。”我们又蹦又跳地来到门口。她说:“你先跳吧。”我很高兴,因为她跳得比我好,会的花样可多了,而我只会跳“小皮球”。我把皮筋一头拴在树上,张婷婷接好另一头,我就“小皮球,加脚踢,马兰开花二十一……”地跳了起来。正跳得起劲,一不小心踩绳了,我生气地说:“该你跳了。”她这么厉害,这一跳,还不知什么时候才会轮到我。她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说:“别生气,我教你跳别的花样吧。”正…  相似文献   

3.
和社长谈完话,整理了自己为数不多的东西,背着空空的行囊,我怅怅然地走出了杂志社的大楼。外面下起了鹅毛大雪。北国的长春,竟然已经许久未下这样的大雪了。2003年12月13日,又一个我应该铭记在心的日子。我在心里默默地查着,一、二、三……13年来,我已经跳了5个地方。听说美国人一生中要换12个岗位,我这才5个,还早着呢。可惜,这不是在美国。一位在电台工作的朋友不止一次地跟我说,搞新闻的不能总跳,越跳心越没底。我知道他的话没错,但我每次都告诉他同一句话:我在体制外生存,所以我只有不停地跳啊跳。”但我更明白,我已经没有多少“跳啊跳”…  相似文献   

4.
去年冬季,我校开展了“三跳”比赛活动。第二天上作文课,我让学生写这次活动。不到半课时,大多数同学都写好了,原来他们都是仿照习作例文《课间十分钟》掉头换尾誊写在作文本上的。有的还无中生有地写了“爬竿”(我们学校没有爬竿设备)。针对这一问题,我决定利用习作例文,一步一步启发学生写好这篇作文.首先我写出题目“记一次活动”让大家讨论。问:从题目上能看出记什么活动吗?生:看不出来。问:应加上什么才明确呢?生:应加上活动的名称。板书:记一次三跳活动。问:什么叫“三跳”活动?生:跳长绳、跳橡筋绳、踢毽子。问:把这三项活动缩  相似文献   

5.
燕子姐姐:我最近上课时左眼皮老跳,弄得老师讲什么都不知道,有同学还笑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你要发财了。"我当然不会相信这是真的,但我的眼皮怎么好好的会跳呀?鄱阳县晓菲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学校决定举办一次文艺晚会。我召开全班会议,请大家推荐一名同学参加跳迪斯科舞。许多同学异口同声地说:“推荐易会明。”话音一落,易会明猛地跳了起来,指着我大喊:“段红艳,我不参加!”这突然的爆发。使我和同学们目瞪口呆。易会明,聪明好学,劳动积  相似文献   

7.
<正>两只青蛙掉到一个坑里,因为坑很深,上面的青蛙们就对它们喊:"别跳了,坑太深了。"一只青蛙果然没跳,趴在坑底,太阳出来时被晒死了。另一只青蛙却一直跳个不停。外面的青蛙越喊,它跳得越欢,最后一跃出了坑。青蛙们问它为什么能跳出来?这只青蛙回答:"我误会了。因为我的耳朵有点听不清,以为你们这么多人给我加油呢!"  相似文献   

8.
影子朋友     
我打开百宝箱,吃了一颗药丸,纵身一跳。这一跳不要紧,关键是把我的影子朋友跳活了。这可把我的魂差点吓飞了。这个影子真是和我形影不离,围着我问东问西,似乎对一切东西都充满好奇。它老是跟着我,在我玩得正开心时提醒我:作业还没做完哦!  相似文献   

9.
宽容的心     
星期天,我约了西西跳绳比赛。到了楼下空地,我们开始比赛。我飞快地挥动着自己的双臂,在飞舞的绳索中有节奏地跳呀跳,1分钟内我竟然跳了150下。轮到西西跳了,我漫不经心地计数。哎呀!这下可糟了,西西竟然只用50秒钟就跳了150个。我不高兴地想:你凭什么超过我?我就不让你跳了,看你拿我怎么办!于是,我故意冲出去,一脚绊住西西手中的跳绳。没想到,跳“绳竟然抽打在她脸上。霎时,她脸上出现了几道鲜红的痕迹。西西连忙用双手捂住了脸,忍不住哭了起来。我吓呆了。这可怎么办?西西要是告诉她爸爸妈妈,那我……看着她捂着脸跑回去了,我还愣在那儿。…  相似文献   

10.
我在学校里,是最爱难为情的女孩。一天,上音乐课,老师让我唱一首歌,我却摇摇头说:“我不唱,我不唱。”老师说:“你就唱一首吧?让同学们欣赏欣赏!”我还是不停地摇头。我心里一直想着:我是最爱“难为情”的。有一次在家里,妈妈让我跳一支舞,我的脸一下子红了。我对妈妈说:“我不跳,因为我是一个爱难为情的女孩。”这就是我——一个爱难为情的小女孩。  相似文献   

11.
人生的绳     
看到几个小孩子在跳绳,勾起了我对儿时的记忆觉得好玩,于是带着一颗童心跟一群孩子一起玩。从一个小孩子手里接过绳子,我跳起来依然不减当年,气不喘心不跳一口气跳了上百下。突然,我想,如果没有这根绳子,我能跳几下?得到我的提议,孩子们一个个丢下绳子跳了起来。我也跟着跳了起  相似文献   

12.
我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则案例,一数学教师出了一道题:一口井深6米,井底一青蛙。每天向上跳2米,又下滑1米,问这只蛙几天方可跳出此井。大多数学生答日5天。可有两位学生却无动于衷,教者问,其一说:“我在思考给青蛙装上助跳装置,也许它就不用跳这么久了。”教者有点恼火,但还是忍住了。另一学生说:“如果井中没有食物,青蛙跳5天早就饿死了,算出来也没刚。”教者忍无可忍,骂了句“荒唐”,愤然而去。多年后,这两位学生,一位成了数学教授,一位成了富商。  相似文献   

13.
我们对"跳一跳,摘果子"这一形象而生动的描述已经是耳熟能详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它所蕴涵的教育理念深得教师推崇,并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应用。课程改革以来,在理性涤荡教育灵魂、激情改造数学课堂的同时,我对"跳一跳,摘果子"这一经典描述有了一番新的思考,我突然发现:以前,在理解和把握"跳一跳,摘果子"时,似乎总摆脱不了"师道尊严"的无情"束缚",难于剔除"神圣权威"的可怕"阴影",经常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定位,仅仅局限于思考"如何让学生够得着或者是经过‘跳一跳’才能摘"这样的问题。其实,在"以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跳一跳,摘果子"还应有更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之前,笔者应邀参加世界语言大会。一出车站,几个大学生志愿者的语言便吓了我三跳:“你们是开会的吗?”吓我一跳。“你叫什么?自己在这儿找。”(递过一张纸)吓我二跳。“在这儿等吧,还有两个呢。”吓我三跳。由于是参加语言大会,我便想到志愿者的语言应该讲究点儿,便发了微博,善意提醒提醒。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说大不大就是说孩子们没什么大错,只是不大会说话而已;说  相似文献   

15.
王旭明 《生活教育》2014,(17):44-44
正不久前,笔者应邀参加世界语言大会。一出车站,几个大学生志愿者的语言便吓了我三跳:你们是开会的吗?吓我一跳;你叫什么,自己在这儿找(递过一张纸),吓我二跳;在这儿等吧,还有两个呢,吓我三跳。由于是参加语言大会,便想到志愿者语言应该讲究点儿,便发了微博,善意提醒。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说大不大就是说孩子们没什么大错,只是不大会说话而  相似文献   

16.
有一次,我教学生写《我爱家乡的××》时,一个学生以《我爱家乡的跳鱼湖》为题写了篇文章.文中写道:"……湖水清亮亮的.有大草鱼、大鲤鱼、鳅叼鱼、亮伢鱼、白鳑皱、傻瓜鱼……"我觉得这只不过是一般的景物描写,或者说是一段"导游解说词".经过细细琢密,我决定诱导学生写好此文.我对他说:"'跳鱼湖'应该有很多鱼作'跳'的表演.你难道不能抓住'跳'的场面,使人如临  相似文献   

17.
小猴丁丁刚吃完苹果,魔法大狮就说:“只要小狮作文写得好,我就教你魔法。”小猴听了,一下子跳了起来。这一跳,差不多有三米多高呢。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一课时,我出示了一道图文并茂的题目,大意如下:一个女孩与一个男孩在操场上跳绳,女孩说:“我两分钟跳220下。”男孩说:“我一分钟跳115下。”请问谁跳得快?  相似文献   

19.
这个寒假,我在姥姥家的后院里发现了一个老古董——一辆锈迹斑斑的大自行车。我正好奇地左右看着,妈妈走过来,笑着告诉我,这是她的老朋友"大金鹿"。说起这辆"大金鹿",还有很多故事呢!妈妈上初中时,和舅舅去海边赶海。舅舅骑着"大金鹿",妈妈坐在后车架上。到了一个大上坡的坡底时,舅舅说:"咱们先休息一会儿,等我有劲了,再往坡上冲。"休息了一会儿,舅舅说:"我先骑上,骑一两米远时,你就跑着往上跳,然后咱们一鼓作气蹬上去。"舅舅跨上车后,就开始用力地蹬,妈妈紧跑两步,一跳没跳上去,两跳仍没跳  相似文献   

20.
人生的绳     
看到几个小孩子在跳绳,勾起了我对儿时的记忆,觉得好玩,于是带着一颗童心跟一群孩子一起玩。从一个小孩子手里接过绳子,我跳起来依然不减当年,气不喘心不跳一口气跳了上百下。突然,我想,如果没有这根绳子,我能跳几下?得到我的提议,孩子们一个个丢下绳子跳了起来。我也跟着跳了起来,但没跳几下,便感到非常吃力,再也跳不起来了。再看孩子们,他们也是一个个东倒西歪,有的跳了几下便停下了,有的虽没停下也是气喘吁吁。于是,大家从地上捡起绳子,继续跳,奇怪得很,手里拿着一条绳子,立即便跳得轻松顺畅了。一根绳子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力量呢?是因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