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范仲淹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教育改革家。范仲淹从政初期,就重视教育,着手兴办学校。公元1044年,范仲淹在宋仁宗和改革派大臣的支持下,主持了北宋历史上第一次兴学运动,史称“庆历兴学”。范仲淹不仅勤奋治学,积极兴学,还善于发现人才,注重培养和推荐人才,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重教兴学荐才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2.
历朝历代的用人政策不尽相同,在东汉前主要由州郡以茂才、孝廉名义向朝廷推荐,由朝廷考核予以任用,但所荐之人大都既无真才实学又无封建德行。曹操在当时采用“唯才是举‘的人才政策是石破天惊之举。求贤三令充分表达出曹操的雍容大度、不拘一格和求贤若渴的心情。他不仅有“求人”之心,更有“用人”之智,因而在当时他能三分天下有其二,三分人才之也有其二,这些人才帮助曹操在事业上取得了两大成就:一是完成了北方统一;二是为曹魏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主要阐述曹操人才政策的正面影响,他在用人方面的一些做法,今天仍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3.
祁团 《河北教育》2008,(1):27-28
【提示】校长的人才观就是其用人的观点和行为,是其各方面素养的集中体现。校长的科学人才观包含重才之识、爱才之心、识才之能、容才之量、用才之行、育才之方、聚才之法、护才之志、以才为师、荐才之德等十个方面。这些应当成为一切校长工作的准则。  相似文献   

4.
密封试卷小考高云峰实践证明,考试中使用密封试卷是较为客观公正地评判考生学业成绩的唯一科学的方法。据考证,我国首次使用密封试卷是在唐代,它的首创者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唐时,由于选拔官吏承习“荐官制”,即由朝廷重臣向皇帝推荐新官人选,致使大批人才流落民间,...  相似文献   

5.
干部人才思想是邓小平人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涵盖重才、育才、选才、用才等方面。其中,重才思想表征了干部人才的地位和作用,育才思想表征了干部人才的标准和源泉,选才思想表征了干部人才的原则和方法,用才思想表征了干部人才的成长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正确地选人、用人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能之一。在四化建设急切呼唤人才的今天,具有爱才之情、求才之心、识才之眼、用才之胆、重才之德、容才之量,便愈加成为新时期领导者必备的素质要求。古往今来,一切有作为的政治家无不以重视人才而各领风骚。历史上的魏文侯用吴起,得以持弱抗强秦;齐桓公荐管仲,遂圆中原霸业梦;刘邦战项羽,靠的是韩、肖、张的“武功文治”,功归“汉三杰”。人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本文从重视人才的角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才观点,探究“合理使用人才”的重要性和实现途径,以求得在…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理论中蕴含丰富的人才强国战略思想,邓小平的人才强国战略思想主要体现在重才、育才、选才、用才等多个方面。其中,重才是人才强国的前提,育才是人才强国的基础,选才是人才强国的关键,用才是人才强国的实践。四者相辅相承,密切关联,共同构成邓小平人才强国战略思想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8.
西晋士人、官僚在选、用人问题、人才地位作用问题以及人才标准问题的认识上,意识到人才得失与统治兴替的 关系,强调广罗人才;衡量人才既重才实又重德行;谴责现行九品中正制,认为它阻塞才路,伤风毁俗,希望恢复贡举制;对用 人任官亦要求以实际政绩定黜陟,强调长任期对任贤、统治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辅导员》2011,(Z2):27
【闲言碎语】这首元曲的作者张养浩,在十九岁时就被荐为东平学正,后来一直做到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的职位。但他看到元朝的朝廷已经黑暗腐败,便以要奉养年迈的父亲为名,辞官家居,此后很久都没有再任官职。  相似文献   

10.
潮州人民诸多事业与海洋息息相关。明朝,潮州府海盗活动猖獗,其原因是政府的海禁政策。请求朝廷调整政策是潮州府从平民百姓到地方士绅的共同愿望,而这一重任就落在有机会进入权力中枢的潮籍进士的肩上。明代的潮州进士登科表现良好,反映了面对海禁,潮州各利益团体,大力培植人才,向朝廷反映诉求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1.
科举考试是中国封建时代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是封建统治阶段选官任能的最佳形式和途径;而起源于科举制的西方文官制度,对于选择高效率的人员来充实政府,更好地服务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考试制度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对于当今社会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中国的科举考试和西方的文官考试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相似文献   

12.
科场蹭蹬的凌濛初对封建科举制的不合理性有较深刻的认识。“两拍”中,他很同情那些怀才不遇之人,特别赞颂了那些有才之土和识才者。他主张“天下寸长尺技,俱有用处”,要求朝廷广开门路,选择各方面人才。这种人才观在明末黑暗社会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管理,宋廷制定了严密的考课制度,定期对地方官员的德行、才干、劳绩进行考评,并由中央的具体部门,依此来决定对地方官的奖惩,使地方官的升迁罢黜,在层层牵制下最终集权于中央。考课制度加强了宋廷对地方的掌控。以维护皇权、加强中央集权为首要目的制度,由于制度本身的问题和等级授职体制下人治的因素,在执行中出现了许多的弊端。用意良好的地方官考课制度,在实际执行中的扭曲与失效,给宋代地方政治带来了极为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清代定鼎之初,即宣布采行科举取士之制。沿袭相对较为完善的明朝科举是并不熟悉科举的满洲贵族迅速实现开科取士的便捷之途。在顺治朝建立清代科举制度框架的基础上,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不断调整与补充,科举制度步入了鼎盛,其缜密与完善程度远超前代。嘉庆、道光朝虽将多项科举制度发展成定制,但受内忧外患之冲击,科举弊端逐渐显露,衰败之势已逐渐显露。咸丰、同治朝,科举已无法沿着其制度之规定正常运作,发展新式教育、改革科举成为晚清有识之士之共识。至光绪朝,清廷虽对科举进行了局部改革,终回天乏力。清廷被迫下诏停废科举。  相似文献   

15.
杨天平 《教学研究(河北)》2002,25(4):293-294,371
20世纪初叶,晚清政府废科学,兴学堂,公布教育宗旨,强化国家对教育的管理,统一对各类人才的要求。1912年,民国建立后,于承继这一传统的同时,剔除其封建主义糟粕而代之以资本主义内容,且首美育,从而为此后中央政府运用教育宗旨手段端正教育方向,规制教育行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乾隆“圣谕”与《四库全书》纂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乾隆为巩固政权,“寓禁于征”网络知识分子,培养忠于朝廷的统治人才,降谕编纂《四库全书》,并对每项工作都有圣谕指令:规划四库体例、拟定取舍标准、编写图书提要及校审缮写、分馆贮存等。“四库”汲取前代四部分类法的长处,注重“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该书在目录编纂、提要编写、古籍整理、辑佚校勘等方面给后来的学术界以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定西市明清两代考中进士的人数位居全省前列,这与当地书院建设的数量和规模有很大关系。如以进士作为衡量人才的一般标准,进士的数量可以普遍地说明一个地方的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和人才情况。作为官办教育的补充,明清两代现定西市辖区的书院建设有相当的规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文化教育兴盛的状况,书院屡毁屡建,规模和数量有增无减,生生不息的文脉,一直使这一地域的文化教育特别昌盛。  相似文献   

18.
科举制度为封建社会人才选拔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在元明清三代科举发展中都出现过废置现象。文章具体分析了元明清三个朝代科举废置的背景、过程以及影响,分析比较了三次废置的差异,认为元明清时期科举的废置与终结实质上体现了作为人才选拔重要方式的科举制度与实用人才培养之间很难调和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石焕霞 《考试研究》2009,(3):104-117
1900年庚子之乱,清政府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清末新政”,从政治、经济到教育各个领域都进行了变革,科举制度的改革也在其中。1901年清政府下达了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以及停止武科考试的上谕。因此,1902年的乡试成为科举制度改革后的第一次实战。顺天乡试系全国之观瞻,却因为庚子之乱贡院被毁,不得不借助于河南省的乡闱。所以,此次乡试中所表现出来的形形色色的人物面相,成为探究科举制度废除前夕世人真实心态的一个绝佳的风标。  相似文献   

20.
It is a wise choice for a backward country to explore overseas education bases to find the training for urgently needed talents. In 1900, the Qing government began actively sending students to study advanced technology in Japan. From that time, Tokyo Higher Technical School (THTS) became an indispensable overseas base for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abroad. Although the educational resources of THTS were not superior to those of the imperial universities, returning THTS graduates played a greater role in the industrial modernisation of China than the graduates from imperial universities. This article shows that the role of importers of technology is not only determined by the technology they have acquired, but also highly influenced by a variety of factors, such as opportunity and social demand, presenting a complex and changeable pattern in different context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appropriateness’ plays a more important role than the ‘progressiveness’ of the imported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