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带来的社会转型加速期,官民矛盾、贫富差距、社会不公平等问题在转型期日益凸显。当突发事件发生,社会群体或个人受负面情绪的影响,从日常的平静状态(常态)跃迁为激动状态(激发态)所需克服的能量就是"社会活化能"。因此,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在系统分析、有效度量、科学研判的基础上把握社会负面情绪与突发事件的关系,正确认识、度量、研判危害社会稳定的"社会活化能",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稳定预警研究和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2.
于雪  李伦 《科学学研究》2023,(4):577-585
人工智能技术的颠覆性特征将诱发一系列风险,但这些风险往往难以预知和研判,因而可以在社会场景中部分地引入某些人工智能技术,并通过密切监测其社会影响而试验其可行性。这种将人工智能引入社会的过程可以被视为人工智能社会实验。作为社会实验的人工智能在防控风险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其实施过程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伦理问题。这主要源于人工智能社会实验是以人为研究对象,考察“人—人工智能”的内在关系,因而对其伦理关切不仅重要而且必要。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社会实验解决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但同时,这种实验本身就存在着伦理争议,伦理的二阶性就导致了隐私、“脏手”、欺骗等现实伦理问题。基于此,应当建构面向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伦理框架,即人工智能社会实验伦理,以研判和防控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潜在伦理风险。通过提出人工智能社会实验伦理的治理策略,有助于探索科技伦理治理的中国道路。  相似文献   

3.
面向社会稳定风险治理的社会情绪共同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具有表征社会稳定风险过程以及解释其动力机制的重要作用。在社会稳定风险情境下界定社会情绪,并提出社会情绪共同体的概念;通过对社会情绪共同体知识层面、心智模式层面、行动层面的分析,发现社会情绪共同体的有效实现路径;基于ICT技术,提出面向社会稳定风险治理的社会情绪共同体的"线上"实现形式,并分析其面向社会稳定风险治理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社会治理是在基本政治制度与文化传承基因的总领下, 通过结构治理、 制度安排、法规约束、道德养成、文明启迪等对国家、社会和民众形成良治的整体 塑造。 社会治理结构的科学解析, 由内部逻辑严整的三大层阶组成: 决策层(顶 层)的公信力测度,施政层(中层)的执行力测度,受众层(基层)的响应力即社会公 众的共振度测定。 一个优化的社会治理结构以及社会公序良俗的养成,必然要寻 求上述三大层阶各自优化状态下的交集最大化,亦即求解满足社会治理所追求的 最大目标函数。 一个良好的社会治理结构,取决于制定政策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 完美结合(取得最大的公信力),取决于施政过程的应变力和分散度趋于最优范围 (将初始决策与区域特点完美结合),取决于基层民众的共振度和响应力。 如果三 者均达到优化程度的要求,则一个良好的社会治理结构必然出现。  相似文献   

5.
王月  张涛 《情报探索》2022,(4):100-106
[目的/意义]旨在为突发事件下政府应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过程]针对突发事件下网民负面情绪演化进行研究,采用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方法,从个人心理、社会传播和负面情绪治理三个方面,探讨影响因素及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出突发事件下网民负面情绪演化模型,并以某季酒店突发安全事件为例,分析网民负面情绪演化激励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风险社会与风险治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展开,人类已经开始进入一个“风险社会”的时代。现代风险在本质、表现形式和影响范围上与传统风险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它从制度上和文化上改变了传统现代社会的运行逻辑。“风险社会”的来临,对传统的风险治理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建立符合风险社会需要的新型风险治理体制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本文最后以“非典”为实例说明了现代风险的特征以及风险治理机制所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产品市场视角,本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企业社会责任(CSR)负面事件对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影响,以及高管团队社会资本的缓解效应。研究发现:CSR负面事件会显著降低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道德型负面事件比能力型负面事件对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消极影响更强;CSR负面事件对竞争行业企业产品市场的消极影响比垄断行业企业更为明显;高管团队社会资本可以显著缓解CSR负面事件对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冲击。  相似文献   

8.
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的“一所两制”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俊峰 《科研管理》2001,22(6):102-108
“一所两制”是我国科研院所(包括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普遍存在的一种管理体制,它对于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解决经费不足、提高职工收入、分流富余人员、提高机构运行效率和活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其生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影响社会科技产品和服务质量、导致科研水平下降、商业性行为侵蚀公益性产品、公益性科研产品被机构垄断等负面作用。在今后的改革中,应对社会公益类社研院所中“一所两制”中的两种行为严格进行区分,并分别明确制定规定,以消除“一所两制”带年来负面影响,保证我国社会公益类科研事业持续稳定和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破解这一矛盾,迫切需要把握创新驱动社会服务数字转型发展战略机遇,推动社会服务高质量发展。文章研判了政务服务、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养老服务、就业服务、公共安全服务等社会服务领域创新驱动数字转型发展趋势,梳理了发达经济体创新驱动社会服务数字转型的政策实践,总结了中国创新驱动社会服务数字转型发展的成效,明确中国创新驱动社会服务数字转型的发展思路,并提出4个方面政策建议:(1)构建社会服务数字转型发展技术创新体系;(2)推进创新驱动数字赋能政府服务流程再造;(3)推动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公共服务转型发展;(4)营造数字赋能社会服务转型政策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分析网民负面情绪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为政府正确引导网民负面情绪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情绪感染为视角,基于SIR经典传染病模型并结合“群体极化”“媒体放大”及“政府疏导”对情绪演化过程的作用构建S2IR负面情绪演化模型;基于S2IR模型分析网民负面情绪演化的影响因素;根据S2IR负面情绪演化模型及其演化过程的影响因素,构建负面情绪引导动力学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结果/结论]通过模拟仿真表明,在“接触率”“传染率”“康复率”中,对网民负面情绪起关键影响作用的因素是话题敏感度、新型意见领袖、群众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