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发现酸雨是在1872年。联合国于1977年承认它属于全球性污染问题,与"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一并称为当代人类面临的三大灾难性的环境挑战。一、酸雨的概念及来源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大气中含有一定的二氧化碳,降雨时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形成酸性很弱的碳酸,因此正常的雨水呈微酸性,PH值约为5.6~5.7。在1982年6月的国际环境会议上,国际上第一次统一将PH值小于5.6的降水正式定为酸雨。酸雨中的酸绝大多数是车辆和工业排放的氮氧化物等酸性物质。  相似文献   

2.
1872年,英国化学家R·A史密斯在其《大气和雨水:化学气候的开始》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酸雨”这个概念。而“酸雨”真正引起各国关注则是从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开始的。在这次会议上,瑞典政府作了“穿越国界的污染:大气和降水中的硫对环境的影响”的报告。1975年5月,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举行了第一次国际酸性降水和森林生态系统讨论会。酸雨在世界各地的广泛发生,使人类越来越清醒地看到它所带来的危害。到目前,酸雨已成为当今全球性的三大环境问题之一。所谓酸雨是泛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雾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P…  相似文献   

3.
1酸雨的概念酸雨是近几十年来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但人类早在1872年便发现了酸雨。所谓酸雨,简单的说就是呈酸性的大气降水。它是由大气中的SO2和NO在阳光作用下,经光化学氧化作用.和水汽结合后形成的。酸雨中的酸生要是硝酸和硫酸。这些强酸在雨水中解离,使雨水的酸碱度下降。一般将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之为酸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酸雨的报道。联合国于1977年承认酸雨后于全球性污染问题,1979年在日内瓦由东西方34个国家签署了一项控制远距离“越界”空气污染条约。1982年在瑞典还专门召开酸雨问题的国际会议。近…  相似文献   

4.
酸雨是怎样来的?1872年,英国化学家R·A·史密斯在他著的《空气和降雨。化学气候学的开端》一书中首先使用了“酸雨”这一术语;,本世纪60年代瑞典等国科学家发现生态恶化与酸雨有密切关系,从此酸雨问题引起世界人们的极大关注.1972年瑞典政府向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交了一份《穿越国界的大气污染:大气和降水中的硫对环境的影响》,标志着酸雨已成为国际性问题。目前,防治酸雨已成为当今人类面监的一个全球性的课题。“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冻雨、雪、雹、露和雾等大气降水。酸雨里含有多种有机酸和无机酸…  相似文献   

5.
一、酸雨的定义和现状 所谓酸雨,是指其pH值明显低于5.6的酸性降水(包括雨、雪、雹、霜、露、雾等)。 洁净雨雪的正常pH值并不等于7,而约为5.6。这是因为CO_2是空气的一种成分,它会溶于雨雪中而使降水呈酸性。5.6这个pH值可通过气体分压定律、亨利定律和弱电解质离解平衡计算得出(计算过程从略)。 在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下,除二氧化碳外,空气中还含有一些其他的酸性和碱性物质,它们的含量随地区而异,如海洋大气中酸性  相似文献   

6.
有关酸雨的内容高中教材是这样叙述的 :正常雨水的pH约为 5 .6 (这是由于溶解了二氧化碳的缘故 ) ,酸雨的pH小于 5 .6。我们认为“5 .6”为实际测定值。本文将通过计算得出正常雨水的理论pH ,与实际测定值做一比较。1 常温下 ,雨水中CO2 的浓度在 1atm(CO2 分压 ) ,10 0体积水内溶解的CO2 体积数为 :0℃ 10℃ 2 0℃ 2 5℃ 6 0℃1711198875 .736  设雨水温度为 2 0℃ ,则 1L水中溶解 0 .88LCO2 ,CO2 在水中基本上以分子形式存在 ,只有大约 1‰生成H2 CO3。又因为H2 CO3的电离度很小 ,所以可以粗略地认为CO2 在气液两相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当前,全球性气候变暖,臭氧层耗损,酸雨加剧,耕地质量下降,森林资源减少,大气水体污染加剧,生物物种加速灭绝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危机。保护环境问题也就是保护地球、保护人类本身的问题。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保护宣言》,并指出“教育是环境发展过程的核心”,正式提出“发展环境教育”的口号,并规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各国学科教育的主题。目前,我国的环境教育进入了一个极为有利的发展时期。国务院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  相似文献   

8.
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中国参加了这次大会。大会讨论了当代环境问题,探讨了保护全球环境的战略,呼吁“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而保护和改善环境”,建议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这一年召开的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讨了把每年的6月5日  相似文献   

9.
1982年 纪念斯拙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 — —提高环坟意识 1983年 管理和处理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 提高能源利用串 第 2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的 6月 5日为h世 1984年 防治沙漠化界环境日”,从1974年开始,每年都选出一个主题开1985年 青年、人口、环境展活动,历年的主拯是:1986年 环境与和平1974年 只有一个地球1987年 环境与居住1975年 人类居住1988年 保护环坑、持绞发反、公众参与1976年 水一生命的重要源泉1989年 曾惕,全球变区1977年 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坝退化和滥1990年 儿宣与环境 伐森林1991年 气候变化一需…  相似文献   

10.
有关酸雨的内容高中教材是这样叙述的: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这是由于溶解了二氧化碳的缘故),酸雨的Ph小于5.6.   我们认为“5.6“为实际测定值.本文将通过计算得出正常雨水的理论Ph,与实际测定值做一比较.……  相似文献   

11.
所谓酸雨是指园空气污染而造成的酸性降水。通常认为大气降水与二氧化碳气体平衡时的酸度PH5.6为阵水天然酸度,并将其用作降水是否酸化的判别标准,当阵水曲PH低于5.6时,降水即为酸雨。  相似文献   

12.
1972年6月初,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3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为庆祝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同年10月,联合国大会第7届会议决定把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这同时也标志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成立。以后,每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这一天,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首脑和负责环境的官员都通过各种媒体和途径,表达本国的环境主张及对人类生存发展环境的看法,同时阐述自己的原则和立场。  相似文献   

13.
纯净的水是中性的,但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弱酸性,使降水的pH小于7,显示为轻微的酸性,不过这时的降水还不足以称为酸雨。当空气中大量堆积因煤燃烧、机动车和工厂排放的酸性物喷时,形成的降水,其pH就会小于5.6,这就成了酸雨。  相似文献   

14.
世界环境日——6月5日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了首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及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规定了人类对全球环境的权利与义务的共同原则。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并正式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1994年12月,第49届联合国大会决定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旨在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中国土地日——6月25日1991…  相似文献   

15.
①什么是酸雨呢?它对人类有哪些危害呢? ②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因为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是酸性降雨,所以习惯上统称酸雨。酸雨对生态系统影响面极大:它会使土壤酸化,养分淋溶,植被破坏,树木枯萎;酸雨还使地表水和地下水酸化,影响鱼类及水生生物的生存;酸雨的腐蚀能力很强,大大加快了建筑物和材料腐蚀速度。因此,人们把酸雨称为“空中恶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世界环境日  1972年 6月 5日至 16日 ,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了联合国人类与环境会议 ,这次大会通过一项决议 ,从 1974年起 ,将每年的 6月 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世界气象日  196 0年 ,世界气象组织通过决议 ,将 3月 2 3日确定为“世界气象日”。地球日 为了保护地球环境 ,  相似文献   

17.
关于环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教育“(Ewinanment education)萌生于本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的“生态复兴运动“,发展于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大会“,确立于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环境规划署国际环境教育规划司召开的贝尔格莱德会议.1977年在第比利斯召开的有68国代表参加的国际环境教育大会,则使“环境教育“趋于完善和成熟.在1992年6月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环境教育更是为世人所关注.……  相似文献   

18.
有关酸雨的内容高中教材是这样叙述的: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这是由于溶解了二氧化碳的缘故),酸雨的Ph小于5.6. 我们认为"5.6"为实际测定值.本文将通过计算得出正常雨水的理论Ph,与实际测定值做一比较.  相似文献   

19.
安静 《中学生数理化》2004,(1):59-61,58
一、选择题 L在滴有石蕊试液的碳酸钠溶液中,加人过量盐酸,加盐酸前后溶液的颜色依次为(). A.紫色、红色B.红色、蓝色C.蓝色、红色D.红色、无色 2.下列各物质分别久置于敞口的容器中,其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A浓盐酸B.浓硫酸c.NaZeo3·loHZo D.NaoH固体 3.正常雨水与酸雨的差异是(). A.正常雨水显中性,酸雨显酸性B.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5 .6 C.正常雨水不含杂质,酸雨含杂质D.正常雨水降在农村,酸雨降在城市 4.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由铜离子造成的,而不是硫酸根离子引起的,他设计的下列实验步骤中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酸雨”是一种影响很严重的环境污染。人们通常把pH值小于5.6的降水称之为酸雨。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等气体。酸雨不仅会烧坏树叶,腐蚀建筑设施、破坏生态平衡,酸雨还会渗入士壤,而使其土壤酸化,由此,危害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酸雨若注入江河湖海,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会危害人体的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