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领域作为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式迈进了“数字融合”“数据治理”“数智决策”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时代。学校的数字化转型是利用数字技术驱动学校治理和教育实践的全方位创新与变革。刻画动态数字轨迹、建立教育领域知识模型、提供个性化服务与应用将是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落实的关键。本文分析了教育数字化转型将为学校带来的影响和转变,并提出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和相应对策,以期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2.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催生着系列教育新现象新问题,孕育着教育新规律,亟需系统性理论研究和整体性实践指导。数字教育学作为教育学与计算机科学、信息通信科学等融合形成的交叉实践科学,旨在研究数字教育现象、问题和规律,回答数字时代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等问题。本研究以学习规律为原点,以教育学的支撑性学科发展和技术介导发展为主线,揭示了数字教育学的历史必然性;以教育向0与1回归、数据成为教育新要素、数字空间成为教育新空间,以及三者之间内在相互作用关系为数字教育学的底层逻辑并贯穿研究始终。在此基础上,厘清了数字教育学的性质定位,提出了业务数字化、组织数字化、技术数字化“三化”学术体系,融合话语体系,以及大数据研究范式等学理框架。在学理分析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国式数字教育学的“四大原则”“三个阶段”“四支力量”以及基础保障等路径,以期对探索数字教育新规律,推动数字教育学研究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理论创新,引领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数字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3.
教育数据要素化是驱动智慧教育和教育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动能。文章从“教育大数据从哪里来”“教育大数据将用到哪里去”和“怎样进行教育大数据应用”三个关键性问题出发,对教育大数据的来源、应用目标和应用方式进行了梳理,再归纳出大数据在教学场景中的四类典型场景应用:精准备教备学、实施差异化教学、开展个性化辅导、师生数字画像评价。文章基于“如何充分利用已有条件开展教育大数据应用”的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大数据赋能智慧教育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教育数字化是应对全球教育危机、引领世界教育变革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方向。2023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为世界数字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文章系统概括了我国数字教育发展新进展,阐述了大会聚焦的四大核心议题:数字化转型、教育数字治理、师生数字素养提升和数字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并从顶层设计、协同发展、互联共享三个层面探讨了未来世界数字教育发展的行动倡议。文章最后建议:第一,加强建设各级别大数据中心,促进教育平台互联互通;第二,建设数字教育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推进国家与国际标准研制;第三,推进数字基础设施泛在联通,夯实教育“数字”基座;第四,提升教育大数据治理能力,推动教育业务流程再造;第五,实施师生数字素养提升工程,助力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第六,坚持教育技术学科兼容创新,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第七,共享我国数字教育发展成果,构筑全球数字教育生态。本研究能为我国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时代教育面临着“唯数据论”“数据泛化”“数据互斥”等危机,变革教育治理方式,走向循证教育治理成为推进新时代教育治理体系科学化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研究认为:大数据时代循证教育治理是多元治理主体依托智能技术,利用经由数据、信息、知识转化而成的研究证据,精准管理教育公共事务的方法。从治理背景、依据、理念综合阐述了传统教育治理方式转向循证教育治理的发展逻辑。最后,从构建“领导力—有效证据”长效互动的教育治理引导机制,推动“公共价值—有效证据”双向平衡的教育治理证据传播机制,完善“领导力—公共价值”多元沟通的教育治理协商机制等层面提出了循证教育治理的实践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在"数字全球化"发展的新阶段,传统工业的发展基础和优势正在数字化浪潮中被全面更迭,美国NSF提出"利用数据革命"重点研究计划,欧洲正在通过不断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以谋求"数字化工业高地",全球范围内的新兴经济体亦有望依托数字经济红利实现超速跨越。在此进程中,不同国家或区域对数字人才的培养及其能力的重塑成为竞争的关键。作为"数据赋能工程教育"系列研究的第三篇,本文将视角从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转向新兴经济体印度,以期发现"数字印度"战略实施过程中,新兴经济体国家如何依靠先期的数字人才红利进一步发展成为全球数字技能中心。本研究选取印度四所典型院校进行比较分析,尝试识别出印度面向未来的数字人才培养有效模式,并结合我国数字人才培养前期基础和产业应用基础,为我国面向数字化的工程教育转型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7.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人的转型,提升学生数字素养对于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构建中小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中小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是提升学生数字素养的基础和前提。为此,文章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数字素养评价指标框架的基础上,结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中小学生发展特征,构建包含“数字意识”“数字知识与技能”“计算思维”“数字化合作与交流”“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数字社会责任”6个一级指标与15个二级指标的中小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该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如下学生数字素养评价策略:素养导向,创设真实性问题情境;关注过程,开展数据驱动的评价;技术赋能,理论与技术双向驱动。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教育政策制定者开展学生数字素养评价并制定针对性的培育策略提供参考和借鉴,助力我国教育全面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8.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在教育领域中,伴随数字技术的驱动,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教育结果等的转变过程,以及在此基础上引发的各种教育关系的重塑过程。其与政策工具的内在逻辑表现在,在人才需求导向、伦理风险防范以及教育标准制定方面,政策工具能够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在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罗斯维尔和泽维尔德的政策工具分类为教育数字化转型问题探究提供了分析框架。其中,在市场需求层面,强化“信息服务”类政策工具运用,从宏观上推动国家级教育数据开放平台的建立。在伦理风险层面,突出“公共服务”类政策工具运用,实现由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教育伦理监管体系。在教育标准层面,推进“示范工程”类政策工具运用,将经验学习嵌入教育标准建设实践中。  相似文献   

9.
从知识生产三要素理论看,当前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已经到达了转向的临界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新阶段和国家发展新战略对比较教育知识的新需求使转向具备迫切性;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积累的丰富和实践应用的多元奠定了转向的可行性;研究队伍数量的壮大和质量的提升保障了转向的可能性。这三股转向动力正在推动未来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发生如下转向:研究目的与功能定位调整为"生产教育理论"和"服务国家战略";研究技术路线变革为开展真正的文献研究与实地研究;研究人员培养转变成兼重外语语种的多样化和研究方法的培训。这三大转向如果顺利实现,将会产生重大的时代意义:帮助我国比较教育研究摆脱"学科危机",重获新生;指导我国教育政策制定和教育改革实践的科学化发展;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提供可靠的知识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世界范围内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高等教育的系统变革,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数据合集,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国际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了知识图谱。研究发现:国际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主要涵盖了整合数字技术的教学实践、数字技术助推的教学模式变革、数字技术赋能的人才培养路径、数字技术保障的数据管理过程和数字技术支持的高等教育院校有效性等五个主题;其总体的知识演进呈现出数字化转换—数字化升级—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态势;“模式”“教育数字化”“数字能力”等既预示着未来的研究热点,也是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1.
学术界认为:我国院校研究要实现从“初步形成”到“规范发展”的转变,必须从研究方法上有所发展和突破。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从注重定性研究到用大量数据说话,从注重数据的精准到接收数据的纷繁复杂,从注重因果关系到追求相关关系。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正好给院校研究提供了发展的思路和方向:无论是大学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的问题,都可以采用“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发现问题、找到对策”的路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新形势下.物理“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实现了“三个转向”,即课程价值取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普及教育;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关注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具体而言,“标准”不是从学科本位的角度追求知识的全面与完整,对于概念、规律不过分追求表述的准确性、逻辑关系的严密性,而是全面考虑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作用.所以,在新课程下,物理中考命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3.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数字技术推动教育内部革新的持续演进过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走在探索全球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从“理念畅想”转向“政策行动”的前列。OECD围绕“目标-依据”的导航式思维,通过先设定构建合作共赢、合乎伦理的高等教育数字世界、树立终身数字学习观及增强社会适应性的目标,再确立评估数字化准备、实践与绩效的判断依据所形成的顶层架构,藉此达成了基于“政策框架-行动路径-效果监测”三位一体的实践举措。借鉴OECD的实践经验,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应注重培育组织数字文化,强化政策引导以形成数字化转型政策议程;提供专项经费支持,保障数字基础设施等资源建设;建立评估激励机制,以评促“转”,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转型是国际中文教育应对科技和教育双重变革的优选路径,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的新使命,以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国际中文教育于变局中开新局。鉴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指出技术“重塑”作用的四项表征:重构智慧教育的生态体系、形成互惠共生的人机关系、发挥数据要素的价值能效、培养中文师生的数字素养。其次,文章勾勒了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图景,认为高质量发展在生态、服务、资源和目标四个维度呈现出以韧性和弹性为外化表现、以差异和个性为内在旨归、以开放和公平为价值逻辑、以启智和育能为禀性追求的样态。再次,文章剖析了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筑强教育生态、提供适需服务、有效配置资源、培育新型人才。最后,文章从国际中文教育全局和“三教”出发,提出了强化教育治理、变革教学形态、夯实数字基座和提升数字素养四条实施路径,以期助力国际中文教育的未来创变。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在美国教育评价中的应用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教育评价是教育教学决策的重要前提,而有效的教育评价依赖于全面的、可靠的评价依据。大数据重在对多维、大量数据的深度挖掘与科学分析以寻求数据背后的隐含关系与价值,有助于将教育评价从基于小样本数据或片段化信息的推测转向基于全方位、全程化数据的证据性决策。该文从三个方面分析美国在整体层面如何规划与推进大数据在教育评价中的深入应用:一是“大数据为何而用”——探析美国在教育评价中应用大数据的目标指向;二是“大数据从何而来”——介绍美国教育评价所依托的立体化、高质量教育数据网络;三是“大数据如何而用(包括如何用好)”——分析美国如何通过精心设计评价本身、选择适当的大数据处理技术、提升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师的数据素养、提供多方位支持等多种方式在实践维度切实推进大数据在教育评价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6.
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已经进入深水区,《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出台肩负着促进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历史使命。文章深入分析教育数字化转型“转”什么的问题,挖掘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三个典型层面:制度层面的创新、物质层面的升级以及人的素养的提升。进一步地探讨教育数字化转型怎么“转”的问题,构建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系统运行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信息科技课程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系统中的制度耦合价值、物质统整价值、素养发展价值。随后,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系统中,审慎分析并指出当前信息科技课程的实施困境:在制度层面,政策理解与师资队伍发展不足;在物质层面,数字化软硬件设施与资源建设不完善;在人的层面,数字化教育实践意识与能力薄弱。最后,针对当前落实信息科技课程的困境,提出了针对性的实践策略:强化培训深度与广度,建立完善的信息科技教师培育机制;加快新教材建设步伐,完善课程内容和相关资源体系;重塑信息科技教育价值观,变革教学模式与方法;重视人机协同的教学实践,促进人机融合创新发展;落实“教—学—评”一致性,关注师生数字素养评价。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重点和趋势,教研工作数字化转型是教研部门的必然要求。在分析了北京数字学校“空中课堂”两千多份问卷和一万多个电话内容的基础上,我们整理出数字时代教师、家长、学生的需求,从而提出数字时代北京市中小学教研转型的五个建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数字化(或智慧)教育科研平台,建立线上教研室;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化等新技术加强数据驱动的教学研究;统筹谋划和推进数字教育、教科研资源建设和开发研究,建立教育和教科研大数据;大力开展基于新技术的作业设计与管理研究,探索建立作业库、试题库;建立创新实验室,探索开展5G环境下的体验式、互动式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乡村”建设引起社会关注。“数字乡村”建设有助于推动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信息化、触发数字资源对社区教育的深度赋能效应、促进新型职业农民角色的转换。“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例如: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和经费供给滞后,数字化服务能力有待增强;数字化培训体系不健全,专业教师紧缺;社区居民参与意识不足,数字素养与技能亟待提升。“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需利用大数据高效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助力社区治理数字化转型;构建大数据参与社区教育的多元保障机制,打造社区教育品牌;丰富社区数字化教育内容与形式,保障居民数字化需求。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创生出全新的学习环境。它在改变教育信息传播方式的同时,也引发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然而,调研发现,教育数字化转型中还存在着“重设备、轻学生”“重技术、轻转型”“重考试、轻发展”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对相关文献主题结构、核心概念和主要任务归纳分析发现:1)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政策逻辑反映在价值逻辑、目标逻辑和实践逻辑三方面,体现了应对数字化挑战、重塑教育体系和整体性推进的时代特征;2)数字技术革新、系统组织创新、人力发展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内驱动力,加速了数字技术与教育应用的深度融合,激发了教育系统变革活力,促进了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3)教育数字化转型以主要任务为抓手,从建设智能教育环境、创新教育教学应用、发展高质量教育体系等方面形成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路径,为推进数字化转型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0.
数字技术赋能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难点,也是未来研究生教育变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借鉴TOE架构,从技术、组织和环境三个层面分析数字技术赋能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数字技术赋能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特征为研究生教育组织从“有边界”走向“无边界”、研究生课程教学从统一标准走向个性定制、学科建设从跟跑产业走向领跑产业、研究生教育治理从“垂直化”走向“网格化”。在数字技术赋能下,要通过凝聚数字化共识、培养数字化人才、聚焦数字化治理、创新数字化评价,为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赋魂“”强基”“固本”“健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