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意义]对大数据环境下国内情报分析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对应的研究主题进行归类,归纳其一般特性,对情报分析研究方法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方法/过程]通过对情报分析领域文献中研究方法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分析,采用共词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等方法确定情报分析研究方法的分类类别数,归纳出每一类研究方法的特点,对每一类研究方法所对应的研究主题进行梳理。[结果/结论]发现大数据环境下国内情报分析研究方法可以分为7类。从两个不同角度对7类情报分析研究方法进行概括,认为面向全源数据的智能化的情报分析方法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与7类情报分析研究方法密切相关的主题分别为颠覆性技术创新、图书馆资源建设、语义计算、风险预测、技术的合作与竞争、系统评价、方法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研究智能情报分析模式特点、发展方向及研究建设策略。[方法/过程]在分析神经网络、知识工程两类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支撑智能情报分析服务的大数据资源体系框架结构及建设原则,并分析数据驱动和知识驱动方法在情报分析中的单独应用与融合发展问题。[结果/结论]认为数据和知识双轮驱动是智能情报分析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而实现智能情报分析的关键,一是加强一次数据资源和二次数据资源建设,二是加强深度学习技术与知识图谱技术在科技情报分析中应用的研究,三是建立数据驱动与知识驱动相融合的分析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旨在为提高情报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情报分析和阻却因素的概念界定为前提,总结指出知识时代信息革命、数据膨胀、思维陷阱对情报分析的阻却影响,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并思考未来情报分析的发展趋势.[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情报分析是一个复杂、动态的系统化认知过程,综合运用技术和非技术策略、多种方...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旨在为大数据时代情报分析人员的培养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和招聘广告分析,梳理学术界有关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人才市场招聘广告中对情报分析人员的职位需求。[结果/结论]从知识、能力和思想意识三个方面提出大数据时代情报分析人员能力素质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陈烨  马晓娟  闻杰 《情报杂志》2022,41(2):20-28,11
[研究目的]在深入理解预警情报分析概率性预测本质的基础上,厘清预警情报分析的理论步骤,并基于此构建预警情报分析方法体系,有助于以更为清晰的方式呈现分析人员对于预警问题的认知结果与认知过程,便于回溯检视,发现并矫正问题,以克服在危机识别与评估的预警过程中始终存在的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研究方法]以预警情报分析理论步骤为基础,融合逻辑分析、结构化分析和概率统计分析等方法,通过路径构建的模式,探讨方法的特点与作用,以及方法体系在实现预警目标方面的价值。[研究结论]预警情报分析方法体系具有结构化、可视化的特点,有助于实现序化监控与评估的目的,同时作为一个开放体系,具有可延展性,为后续的方法迭代和更新提供了重要的渠道。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不确定性问题是情报工作中的最大阻力,是情报分析失误的重要原因。国家安全情报工作是政治集团之间的对抗角力,呈现的不确定性更加突出。立足国家安全情报视域,研究情报分析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对我国完善情报分析理论,提升情报分析水平,赢得情报优势和决策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在回顾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情报分析中的不确定性问题进行系统性的梳理与探讨,指出不确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应对措施。[结果/结论]情报分析中的不确定性问题是各种原因综合导致的,其客观存在且无法消除,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情报分析中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孙二林  张为斌  宋巍 《情报杂志》2021,(4):74-81,108
[目的/意义]针对情报分析领域中的情报转化理论不够完善、不能有效指导实际项目中信息与情报、人工与机器之间融合和转化的问题,对情报转化理论做了创新发展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方法/过程]该研究基于情报转化理论、知识资本构成理论、知识价值转化理论提出了情报融合分析方法,把情报分析项目中的小组、人员、工时、操作步骤投射为三维空间中的数据视图、信息视图、情报视图,这样可以可视化地描述情报分析过程,实现信息与情报、人工与机器的有机融合和相互转化。[结果/结论]最后以各国安全指数为例演示了这种方法,说明它可以解决复杂情报分析项目的问题,减少工时、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8.
黄婉泽 《情报杂志》2023,(11):71-78
[研究目的]A队B队的情报分析方法打破了传统情报分析模式,引入情报分析的竞争与对抗,有助于情报分析团队突破固有的“集团思维”困境,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仍存在很大固有局限,因此针对该方法的固有局限提出应对办法,从而进一步完善情报分析方法的制度建设。[研究方法]采用历史溯源法、案例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不仅在理论上总结分析A队B队情报分析方法基本原理及主要特点,同时在实践上结合1976年美国中央情报局使用该方法对苏联战略评估分析的真实案例对该方法应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其应对办法进行针对性研究。[研究结论]A队B队的情报分析方法在组织形式、情报分析和保密管理上还存在很大完善空间,因此提出了建立B队人员选择标准、营造B队分析客观环境和加强保密教育与反情报行动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开展专利技术功效矩阵构建方法研究,旨在实现技术功效词的精准、多维度、自动化识别,形成通用的多维技术功效分析方法与工具,以提升一线科研人员和情报分析人员利用专利文献的效率。[方法/过程]提出面向多维技术功效分析的专利技术功效矩阵构建方法。基于BERT-BiGRU-CRF抽取技术功能和技术效果的三元组(Subject-Action-Object, SAO);通过社区发现提取重要节点信息,按照技术维度分类架构设计清洗关联规则,自动优化技术词和功效词,并以网络形式揭示技术功效的潜在关联和生成技术功效矩阵,以便后续开展风险识别和技术解读等具体情报分析工作;利用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电极领域专利真实数据集对本方法开展了实证分析。[结果/结论]面向多维技术功效分析的专利技术功效矩阵构建方法,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可操作性和实际效用。  相似文献   

10.
曹悦  白晨  张越 《情报杂志》2024,(3):99-105+71
[研究目的]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各维度风险因素的影响,建立科学的产业风险扫描和预警体系有助于政府和产业各主体识别、发现潜在风险,以提前做好应对策略。[研究方法]基于地平线扫描和风险预警的相关理论方法,构建面向产业环境、社会和产业治理(ESG)维度的地平线扫描过程,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产业风险预警体系框架,探讨框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问题。[研究结论]该框架有助于对产业风险进行全面扫描、识别、评估和预警,发现可能仍处于早期的弱信号,为产业风险预警工作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路径,未来建议依托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等系统实现并优化相关预警服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精准布局是新发展格局下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前提。构建面向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精准布局的情报支持框架,以进一步发挥情报研究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助推器作用。[方法/过程]融合多源信息数据,利用文本挖掘、社会网络分析、深度学习、知识图谱等多种情报方法,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进行系统识别与解构,深入剖析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布局的优势与薄弱环节,并制定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精准布局策略。[结果/结论]集识别、解构、诊断、布局于一体,可有效提升情报分析效率,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精准布局提供可复制、可参考的通用方法流程。[局限]需要结合更多应用场景加以实践和改进,在提高语义挖掘精准度、全景可视化设计、布局现状动态诊断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互联网开源信息具有海量、多源异构等特点,如何从中及时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并对信息加以情报利用一直是情报研究和实践应用的重点领域之一。文章提出一套开源的学术会议领域信息抽取框架,解决信息抽取语义理解和关联融合的问题,并将其应用于情报研究中,为解决情报分析的智能应用提供工具和方法。[方法/过程]采集网络上新闻报道的内容,采用预训练语言模型方法挖掘学术会议事件信息,提出面向特定领域的信息抽取框架,实现会议名称及其举办时间、地点、出席人、发言人信息的抽取,并进行实际的情报利用研究案例分析。[结果/结论]相较于单一抽取实体的方法,抽取会议核心元素更具有情报关联性和准确性,可以更好地对开源热点事件发现和跟踪监测、目标人物轨迹动向分析等研究提供方法,为情报分析应用和情报研判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战略情报分析主要是由情报专家人工分析为主,在信息系统方面的建设还比较薄弱,文章结合情报分析过程,提出基于孙子情报分析理论构建标签体系,作为信息系统设计实现的一种参考。[研究方法]通过孙子情报分析理论、标签的定义、战略情报分析过程描述了战略情报分析标签体系的构建及其作用,提出了以顶层标签作为切入点构建战略问题分析模型,以及战略情报分析计算模型。[研究结论]标签体系应用广泛,以孙子情报分析理论的“道、天、地、将、法”为基础构建战略情报分析标签体系,进行战略问题分析建模与计算,对战略情报分析研究和相关信息系统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新时期,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快速响应的情报支持成为应急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战争游戏思维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情报分析应用研究是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情报分析为核心、以战争游戏为实施方法而展开的一项针对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快速响应的讨论。[方法/过程]首先,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情报分析相关研究进行文献回顾,并对MPRR模型及战争游戏进行理论概述;其次,在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痛点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战争游戏融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适用性,同时构建了MPRR模型与战争游戏融合的情报分析框架,并展开相应的解析;最后,为验证该框架的可执行性,以城市洪涝灾害为例,从准备规划、实施模拟及总结评估三个阶段论证了城市洪涝灾害应急管理情报分析战争游戏实施的全过程。[结果/结论]研究认为,战争游戏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快速响应的情报方法与理论,同时也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临场处置与应急部署提供了积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有效的风险评估有赖于对风险信息的准确分析,“信息为中心”的情报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信息的知识整合,因此可以采用“分析为中心”的情报方法提升风险决策的科学性。[方法/过程]在回顾反思“信息为中心”的情报分析方法基本过程与特征的基础上,解释“分析为中心”情报分析方法的机制与优势,探讨这种分析方法在恐怖主义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结论]“分析为中心”的情报分析有利于对来自不同领域的风险信息进行综合研判,并能够在协同分析中消弭认知偏见,保证风险评估的科学性与风险决策的有效性。但其具体效用仍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  相似文献   

16.
李铮 《情报杂志》2023,(2):36-43+111
[研究目的]基于作战指挥机构情报分析部门角度构建目标情报分析流程,与目标情报分析相关的多学科研究成果搭建学理联系,从而为创造知识共享式情报分析环境提供机会窗口,以此提高我军目标工作和目标情报分析水平。[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和理论融合法,在美军目标工作组织方法、目标情报产品标准、目标情报分析实践方法基础上,结合相关情报分析理论,构建目标情报分析流程与目标工作周期互动模型,并对基于模型的目标开发和基于效果的战斗评估两类目标情报分析流程进行详细阐述。[研究结论]通过研究,该文阐明了目标情报分析与目标工作的互动关系,辨明了目标情报分析相较一般情报分析的独特性和共通性,并在总结出美军目标情报分析的主要分析内容的同时,构建起了具有一定普适性的目标情报分析流程。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人脸识别技术的大规模运用深刻改变侦查情报分析的样态,深入分析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侦查情报分析的技术路径和偏差问题,为制定科学适宜的技术规制路线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典型的人脸识别技术产品为研究样本,结合侦查实践分析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侦查情报分析的技术缺陷、算法偏见和法律规制缺失等问题。[研究结论]侦查机关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应事前开展技术风险评估,建立专业培训、内部监督和事项公开等管理制度,设计层次化的应用审查批准程序,适时出台统一的新型侦查技术应用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情报分析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艺,着力提高学生的情报分析实践创新能力是情报分析课程教学的主要着力点。[方法/过程]通过自我民族志式的内省与叙议,揭示情报分析教学改革探索的过程、困境与解决办法,为改进情报分析教学成效提供个案经验。[结果/结论]探索形成以情报分析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案例、情景、任务”驱动,“教、学、练、战”一体的“1234+N”教学模式。依据“情报分析胜任力标准”设计教学内容(一套标准),深化“校局协同育人机制、多元过程考核机制”建设(两个机制),运用“案例研讨、情景模拟、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三种方法),开展“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四位一体),强化教学团队、课程规范、教学设计、教学互动与教学档案等多元配套制度建设(N项保障),该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突出成效。  相似文献   

19.
专利情报分析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潇  孙英隽 《情报科学》2007,25(11):1668-1671,1678
专利情报反映了各个行业最新技术的发展动态,使得专利情报分析成为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源泉,并在企业创新的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本文论述了专利情报分析的技术和方法,对其在企业创新研发的实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陈明  汤文峤 《情报杂志》2023,(3):17-23+33
[研究目的]智能化条件下,网络威胁情报分析呈现出数据结构复杂、算法主导、云网支持、数据驱动等特征,准确把握上述特点有助于各界了解智能化条件下网络威胁情报分析的内在机理。[研究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深入思考智能化条件下网络威胁情报分析的特征、面临的主要问题,构建出网络威胁情报分析的模型,并以“震网”病毒为例对模型有效性进行检验,提出具体对策建议。[研究结论]智能化条件下网络威胁情报分析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数据挖掘能力的不足,以及由此导致的情报分析结果与人类智能难以深层次的融合。要从理论体系构建、方法手段创新、软(硬)件设施升级等多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