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教育不仅是实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基础性、战略性事业,也是关系千家万户、关系每一个学生的民生事业。而且,“以人为本”意味着以每一个人为本。教育绝不仅是为了培养、选拔少数尖子生,为了能够升学的学生,而是面向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身心健康,帮助他们自我实现和终身幸福。  相似文献   

2.
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教育不仅是实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基础性、战略性事业;也是关系千家万户、关系每一个学生的民生事业。而且,“以人为本”意味着以每一个人为本。教育绝不仅是为了培养、选拔少数尖子生,为了能够升学的学生,而是面向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身心健康、帮助他们自我实现和终身幸福。  相似文献   

3.
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教育不仅是实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基础性、战略性事业,也是关系千家万户、关系每一个学生的民生事业。而且,“以人为本”意味着以每一个人为本。教育绝不仅是为了培养、选拔少数尖子生,为了能够升学的学生,而是面向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身心健康、帮助他们自我实现和终身幸福。  相似文献   

4.
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教育不仅是实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基础性、战略性事业;也是关系千家万户、关系每一个学生的民生事业。而且,"以人为本"意味着以每一个人为本。教育绝不仅是为了培养、选拔少数尖子生,为了能够升学的学生,而是面向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身心健康、帮助他们自我实现和终身幸福。  相似文献   

5.
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教育不仅是实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基础性、战略性事业;也是关系千家万户、关系每一个学生的民生事业.而且,"以人为本"意味着以每一个人为本.教育绝不仅是为了培养、选拔少数尖子生,为了能够升学的学生,而是面向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身心健康,帮助他们自我实现和终身幸福.  相似文献   

6.
对师范院校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师范院校培养的大学生担负着培养和造就21世纪建设人才的重任,他们是党和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确立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事业的成败、中华民族的兴衰。要做好师范院校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必须充发认识市场经济对师范院校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产生的双重影响,准确把握目前师范院校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现状,探索适合师范特点的教育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7.
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根,执教之本。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师德。特别是在“科教兴国”、“教育为本”的今天,在我县广大中小学教师中,不乏一大批清贫不坠从教志,扎根山乡的育苗人。他们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尽职尽责地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山区教育事业。他们思想纯正,品德高尚;他们敬业奉献,开拓进取;他们肩上扛着走出贫困落后,走向民族振兴的希望。他们的心灵如水晶般明亮;他们的品格如金子般烁烁生辉;他们的意志如钢铁般坚强;  相似文献   

8.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20个教师节,我们向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祝福并表达由衷的敬意!振兴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承传文明,他们创造未来,他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大业,他们是我们最可敬爱的人。教师节到了,让我们一起走近教师,听听他们的心声……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青年教师是未来教育事业的骨干和主力,时代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要求他们尽早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曾反复强调:“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特别是他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光辉论断,成为我国跨世纪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战略指针。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振兴教育,教师是关键。而青年教师是21世纪我国教育事业的希望,振兴教育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他们的肩上。因此,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关系重大。  相似文献   

11.
陈民飞 《考试周刊》2011,(77):166-167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五年制农村公费师范生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参与者,他们的能力与品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乡村教育的质量与发展,借助对五年制农村公费师范生的成就需要理论及城乡教育差异的分析,从三个维度研究农村公费师范生核心素养培育内涵,即服务农村教育教学、扎根农村的自我专业成长与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核心素养,以完善在校农村公费师范生培养方案,为西部农村地区培育更多优秀教师,振兴乡村文化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3.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而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要培养合格的人才,发展教育事业,必需有一支坚强的教师队伍。只有不断地加强科研工作和提高学术水平,才能真正提高教育质量,而要稳定扩充优良的教师队伍又必须提高他们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为他们的工作创造条件,切切实实地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振兴和发展教育的最根本的问题是教育经费的投入问题。教育投入合理而到位,就能切实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这  相似文献   

14.
文摘之窗     
《教育文化论坛》2012,(4):127-127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袁责仁(国家教育部)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新发展党的教育理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开创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抓好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马晚春(沈阳一中)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主体。在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事业中,教师肩负着特殊的使命。90年代是我国教师队伍新老交替的重要时期,实施科教兴国,优先发展教...  相似文献   

16.
徐州的乡镇,民风古朴、纯厚。这里的人,明大义、晓情理,说话、办事实实在在。这里的经济状况在全省尚属“第三世界”,可这儿的人不懒惰,他们的劳作甚至比苏南农民更艰辛,开山、耕地……一粒汗珠摔八瓣,收益却比苏南低。个中的奥秘,他们是渐渐悟出来的:振兴经济,首先要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17.
本刊编辑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已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成为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施工蓝图。《行动计划》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全面振兴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主线,以事关全面振兴教育事业的...  相似文献   

18.
振兴农村教育的重点是抓好山区村小的建设。教育管理者应抓好以下工作 :合理布局山区村小 ,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作用 ;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 ,转变山区教师的教育观念 ,激发他们的奉献精神 ,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教育工作 ,为山区教育事业增光添彩。  相似文献   

19.
乡村教育思想在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我国乡村教育事业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对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现实根据、主要内容、教育地位等进行分析论述,以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人才振兴和文化振兴,为助推乡村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教育事业能否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