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科场舞弊是科举考试中的违规现象,为了维护科举考试的公正与公平,对舞弊必须予以惩处。明代针对冒籍、关节等舞弊行为,作出了相应的处罚。明代处罚科场舞弊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加强考试立法,加强对特权干预考试的法律约束,对考试舞弊处罚要规范、适度。  相似文献   

2.
考试舞弊伴随着科举考试的产生而产生。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的舞弊手段已经变得异常"精致",政府亦采取了日益严密的防弊措施以打击科场舞弊,但其效果并不理想。事实上,对于科举考试中的舞弊,明清政府相应采取了一系列防弊措施,这些对解决我国当前国家教育考试中的舞弊问题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考试舞弊伴随着科举考试的产生而产生,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的舞弊手段已经变得异常“精致”,明清政府亦采取了日益严密的防弊措施来打击日益精致的科场舞弊手段,但其效果并不理想。本文通过分析明清科举考试中的舞弊形式、明清政府采取的防弊措施以及其实施效果,为我国当前国家教育考试中的舞弊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考试舞弊伴随着科举考试的产生而产生,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的舞弊手段已经变得异常“精致”,明清政府亦采取了日益严密的防弊措施来打击日益精致的科场舞弊手段,但其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主要分析了明清科举考试中的舞弊形式、明清政府采取的防弊措施以及其实施效果,并就其对我国当前国家教育考试中的舞弊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考试舞弊伴随着科举考试的产生而产生,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的舞弊手段已经变得异常"精致",明清政府亦采取了日益严密的防弊措施来打击日益精致的科场舞弊手段,但其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主要分析了明清科举考试中的舞弊形式、明清政府采取的防弊措施以及其实施效果,并就其对我国当前国家教育考试中的舞弊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舞弊行为不仅影响了社会正义和公众秩序,而且严重破坏了教育公平和教育的形象.国家教育考试舞弊有如下的新特征:舞弊形式从传统走向现代,舞弊手段趋于高科技化;舞弊地点从考场内走向考场外,舞弊行为贯穿考试的整个流程;舞弊目的从单一走向多元,舞弊人员从个体走向集团.将"破窗理论"的主要观点与防范国家教育考试舞弊相结合,有利于更新考试管理理念,从而使有舞弊想法的考生不想舞弊、不能舞弊、不敢舞弊,从而提高国家教育考试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7.
防范考试舞弊行为一直是高校学风建设及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目前,对考试舞弊行为适用最严厉的处罚是各高校普遍采用的方式。大学生考试舞弊"混合策略"博弈模型说明,这种对舞弊行为一次性适用最严厉处罚的方式实际上并不能达到有效防范舞弊的效果,且有可能给高校带来司法风险。正确的做法是根据舞弊轻重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罚。模型分析还为高校有效防范学生考试舞弊行为提供了更多的有效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考试和舞弊就是一对孪生兄弟,从古代的科举考试到当今的各种考试,只要有考试就有舞弊,这似乎是一个无法克服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作弊和反作弊成了一场层层递进的智力竞赛。即使是集前代之大成,发展到相当完备程度的清代科举考试——“严防弊窦。立法之周……远轶前代”,也曾发生了罕见的科场舞弊现象,且舞弊行为比前代更加剧烈,更为明目张胆。  相似文献   

9.
群体性考试舞弊是考试舞弊行为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因其涉及范围广、社会影响大、危害程度高,给考试的组织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本文重点探讨群体性考试舞弊者的动机及成因,并提出正负两方面的干预措施。深化公众对群体性考试舞弊的认识,为考试管理机构防范和处置群体性舞弊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考试规范的现实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条规和监督措施以及对舞弊的惩治非常严格。批判继承古代考试的监督、防范和惩治措施,建立《考试法》,追究舞弊的行政、民事乃至刑事责任,树立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的新考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考试制度虽然有弊端,但是仍然是目前运用的最为广泛同时也被认为是相对最为公正公平的人才选拔模式。而它之所以是相对公平公正是因为由此出现的作弊现象会降低考试的效力和功能,影响考试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从科举考试作弊与反作弊的博弈角度来看考试公平问题,以及如何防止考试作为人才选拔工具功能的异化,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将选取作弊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作弊手段以及反作弊措施加以对比研究,国考考试反作弊必须从预防开始,完善立法逐步建立起新的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真正回归考试选才本质,实现考试的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屡有发生,作弊形式多样,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学风建设,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学校有必要对其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改进考试形式,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完善可行的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3.
潘雪 《鸡西大学学报》2014,(2):24-25,31
考试是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但目前高校存在着严重的考试作弊问题。考试作弊的手段不仅多种多样,还产生了许多危害和不良影响。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主要原因与大学生自身、学校、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遏制大学生考试作弊,可从五个方面来着手: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完善考场监督管理机制;改革考试方法;有关部门严厉打击社会上以帮助考试作弊来盈利的人员;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防止大学生作弊。  相似文献   

14.
陈富 《考试研究》2014,(2):73-82
基于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实演变,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西部某高校大学生作弊的现状、成因及行为发生机制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考试作弊具有普遍性,作弊行为已经进入到一些学生的基本价值体系,形成一种"作弊文化";(2)来自城乡的学生,在"对作弊的认识倾向"、"作弊动机"变量上有显著差异;(3)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对作弊的认识倾向"、"作弊动机层面"、"管理制度层面"、"作弊原因"等方面有显著差异;(4)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对作弊的认识和态度"上有显著差异;(5)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作弊动机"变量上有显著差异;(6)作弊方式多样,并带有明显的时代技术特征;(7)学生对作弊的认识和态度有不同的倾向、攀比心理的影响、考试试题的结构与性质、教学管理过程的松懈、考试与评价方面的不合理性、教师监考的松懈等是促成学生作弊的重要因素。作者在指出作弊现状、分析作弊成因及其发生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止作弊或尽量减少作弊的干预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治理考试作弊应当纳入法律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些年来,几乎每次国家级考试都会爆出作弊的丑闻,且愈演愈烈,考试环境十分严峻。考试作弊不仅严重损害国家考试制度的公平公正和权威性,而且破坏了社会的诚信理念,加剧了整个社会的信用危机。“情节严重”的考试作弊行为已经明显地涉嫌犯罪,应当依法制裁。必须加强考试法制建设,从法律制度上净化各类考试作弊赖以生存的土壤,并对现行考试选拔制度进行更加深入的改革和完善,特别是要尽快制定统一的《国家考试法》。通过法律治理手段有效预防和遏制考试作弊,依法规范国家考试的秩序,促进国家考试的良性发展,真正实现依法治考。  相似文献   

16.
考试作为一种社会活动,隐含了各种功利目的。一些人为此而在考试过程中作弊。同时,由于考生对作弊乐此不疲,作弊开始变成商业化运作。如今,作弊方式花样繁多,作弊技术也日趋先进。鉴于此,考试主管部门采取了相应的反作弊措施。尽管如此,反作弊依然任重而道远。如何强化考试管理,提高考务人员素质是新形势下考试反作弊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于考试作弊,各高校一般都规定了比较严厉的处分措施,有的高校甚至直接规定,“考试作弊一律开除”。对考试作弊从严处罚是高校维持正常教学秩序、保证教育公平的需要,但矫枉过正则会带来新的不公。对考试作弊行为不加区分一律开除不但于法无依,不符合法律公平正义的基本精神,有违宪的嫌疑,同时,也违背了高校的教育宗旨。  相似文献   

18.
国家考试舞弊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成为当前国家考试舞弊现状的基本特征,在制度安排上预防舞弊发生,在考试模式上堵塞舞弊漏洞,在操作流程上严防舞弊可能,成为国家亟待重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健全国家考试法规体系、创新国家考试管理系统、重构国家考试模式、建立社会诚信机制、改革人才选拔办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学生考试作弊受到处分影响学位授予的现象,对12所"211"高校学士学位授予与考试作弊处分的规定进行了调研,发现部分高校规定考试作弊不授予学位。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二者关联的看法,对某一"211"高校的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整理分析,提出"一次作弊后,看其后表现;再次作弊,不授学位"的弹性化的柔性学位管理建议。最后列举了美国高校对作弊学生的防范与处理办法,以期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考试作弊伴随科举制度而生,至今仍然存在于现行的各类考试之中,且作弊内容、方法、手段日趋多样化。高考是我国最为重要的选拔人才的途径,高考是否公平将影响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本文试分析科举制度时代的防范作弊的措施,从中寻找高考作弊问题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