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赋人权论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指示了透过经济关系揭示人权秘密的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权的基本含义是自由和平等,而它们都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商品交换在观念的、法律的、社会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中反映为人权,人权又反过来从上层建筑的不同层次维护着商品交换。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人权理论体系可以称作“商赋人权论”。对商品经济的产生及在它的基础上形成的自由平等的历史考察也证明了人权的商赋模型。自由平等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自由平等的人权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由于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人权以集体人权为主导取向,同时充分尊重个人人权,与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人权观有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2.
所谓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实质,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社会作用,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头面人物借口“时代变化”、“主题转变”、“科技发展”、“国情特殊”,反对马克思主义,是站不住脚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要反对“过时论”,又要反对教条主义。  相似文献   

3.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是由该国国情、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所决定。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既不同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不同于一些国家的一党制,它是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同我国实际相结合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产物,既是我国的政党制度。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4.
评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新社会运动”的一个主要思潮和派别。它在对当今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行批判的基础上 ,对未来社会发展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和主张 ,同马克思主义相比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又存在着种种缺陷和不足。正确对待和研究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主张及发展趋势 ,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当今资本主义社会 ,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尔库塞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态环境危机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以及人对自然的统治构成了人对人的统治的观点,表征了法兰克福学派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源脉关系。同时,马尔库塞以批判科学技术的极权主义为切入点和着力点,从技术批判转向社会批判,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他对技术理性、科学理性同价值理性、艺术理性相统一的理想的描述,由于缺乏基于人的主体性的实践过程,从而具有明显的乌托邦色彩。  相似文献   

6.
“一球两制”与“一国两制” 的新的历史条件,要求我们对现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本文立足于当代社会现实,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现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客观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做出了必然性回答,并对其具体表现进行了详尽论述.并指出了从对立与统一两方面全面认识二种社会制度关系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邓小平同志以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勇气,对计划与市场问题,最早也是始终一贯地进行了深刻和透彻的论述.他指出:“说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他还认为:“多年的经验表明,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改造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既解放思想,又实事求是,并在实践中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有机地统一起来.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实践,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革命论创新的结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许多独创性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流派,也代表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演变方向。它以生态问题为切入点,展开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尽管其理论探索和研究成果存在一些局限,也与现实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相背离,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还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借鉴的。这些思想不仅有利于我们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研究,而且有利于建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和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10.
"前苏联"——主要指赫鲁晓夫时代、波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而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假社会主义社会,苏共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假共产党,推行的不是"国际共产主义",而是"社会帝国主义"、"大国沙文主义"、是与"美国"本质相同的"国际霸权主义",是"苏俄新沙皇帝国"。其国内的社会性质是由官僚特权阶级统治和剥削的官僚专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确实是地球上"最坏的资本主义",这是一股对抗国际共产主义的反动势力,它的崩溃恰恰是"国际共运"的伟大胜利,由此,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共运"不断走向高潮,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内的国际社会主义正蒸蒸日上,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讲:“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文选(二)》第236页)。一直到南方谈话,他至少有十次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使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成就辉煌。无论是与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相对比,还是与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国内外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普遍规律产生的怀疑和动摇,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一些新情况的分析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并没有“过时”,仍然是我们对资本主义进行再认识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3.
走生态文明之路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文明的理论溯源之一,它立足于“人类尺度”,着重分析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倡导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致力于生态原则与社会主义的结合。学习生态社会主义成果能为我们寻求一条有别于西方工业化的生态发展之路提供良好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讲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专题时,遇到了不少提问,例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原来和我国同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印度,为什么选择了资本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为什么台湾从1949年以来,经济发展速度比大陆快?现在需要不需要补资本主义的课等?为了回答这些深层次的疑难问题,笔者看到不少文章较多地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说明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这无疑是非常必要的.但有些文章在论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符  相似文献   

15.
本论文力图对法兰克福学派成员之一赫伯特.马尔库塞的学术思想进行梳理,把其学术思想分为几个阶段:作为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阶段、作为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阶段、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批判阶段以及回到美学阶段。在每一阶段中分别介绍了相应时期的学术代表作,以分析相应时期学术思想关键词的方式,管中窥豹,力图呈现马尔库塞整个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生态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消费异化批判理论为主线,结合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论述消费异化批判理论的理论内涵与现实意义,对于我们更好地认清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避免"消费社会"对我国的不良影响,具有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曲折的探索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分析了资本主义弊病后,设想社会主义应该是在公有制条件下的计划经济体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公有制条件下,“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而有计划地尽量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全体成员需要的规模”;“由于社会将按照根据实有资源和整个社会需要而制定计划来支配这一切东西,所以同现在实行的大工  相似文献   

18.
问题的提出 88年5月《求是》刊登了许家屯《重新认识资本主义,自觉建设社会主义》一文。《文汇报》也刊登了陈实《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和陈瑞生、董德刚《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再认识》等文章,《经济周报》发表了李琮答记者问。他们一致认为:“没有资本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当今的世界,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的世界。……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也不能吃掉谁,只能  相似文献   

19.
潘德冰所著《社会场论导论———中国:困惑、问题及出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及《场态经济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两书(以下简称“场论”)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吸收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如新老“三论”)而提出的一门新学科。它主要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含所有制、生  相似文献   

20.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及其所代表的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不仅后来成了资产阶级“天赋人权”论的典范,而且后来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也获得了一批又一批的拥护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代表小资产阶级利益,小生产者要求的一些机会主义代表人物,都这样或那样地重复卢梭关于“人权”和抽象的“自由”“平等”及“民主”的空话。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过程中,对这些机会主义者所散布的观点一次又一次给予批判,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批判“天赋人权”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