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沟通     
“你是谁?”我用略带颤抖的声音挤出了这三个字。来者报出了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这是我和她第一次见面。我们两个弱小无助的灵魂,在彼此相互撞击下温暖对方。她不太喜欢说话,但往往语出惊人。每一次她都在倾听,倾听我的童年、我的父母、我的学习、我的朋友……偶尔她会对我笑,用充满同情的目光注视着我,因为她知道我坚强之下的脆弱。……我正在叙述一个故事,一个平淡的故事,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曲折的情节……我的父亲,一个永远高高在上的男人。在我的心中,他是一个不倒的神。他独断,专横,以至于让人无法接近。我的母亲,一个没有温暖话…  相似文献   

2.
周末看一档对话节目,邀请的嘉宾是一部时下热播电视剧的导演和男主角。话题谈到剧中小演员的选拔时,主持人问当初选定人选的原因,说是不是因为她特别漂亮特别可爱。  相似文献   

3.
也许,等到了生命的冬季,我还会记起十七岁的梦,是不是? 刚满十七岁的时候,我喜爱上了广播,在通过无线电波传过来的或洪亮或柔润的声音中,欣欣然做起了播音之梦。我拥有了自己心爱的播音员——一个能采能编能舞能唱的多面手。每每听着她亲切、柔润的声音,我的思绪就会飞向不可知的远方……我多么渴望能够编播一档属于自己的节目,一档融入我的思想、我的情感、我的声音的节目!也许,这并不难,我有的是信心,有的是勇气!  相似文献   

4.
何全 《中国研究生》2012,(11):57-58
从七月中旬到十月初,短短两个半月的时间,《中国好声音》这一崭新的音乐选秀节目响彻了大江南北,在全中国刮起了一股强劲的音乐之风。声音、故事、人物,以及各种未知的变数,使得《中国好声音》不再只是一档单纯的娱乐节目,还是一套精彩的音乐大餐、一部跌宕的情感与奋斗的剧目,以及一份自由与张扬的寄托。《中国好声音》的原版是业已在欧美国家  相似文献   

5.
某毕业班女生,是班里的学霸。她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自己的同桌,上课经常走神。她知道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但还是控制不住地喜欢他,还是会想他。她非常害怕,害怕这件事情耽误学习。这是她走进心理辅导室时带来的故事。她,在这里我称呼为小林吧。小林因为这件事情变得焦虑,一方面她觉得在这个关键时刻因为喜欢同桌而分心很过分,另一方面又为不能控制自己而内疚,她迫切希望找到一个方法,能让自己放下喜欢,安心学习。我和小林就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喜欢听广播里一档谈话节目"今夜星辰",在那柔美、悠扬的乐曲声中,静心聆听主持人与听众的对话.那些或温馨、或伤感的往事让人难忘和感动,常常会触动心灵里的琴弦,产生一种共鸣的声音.这样一种特别的感觉,正是我读王晓明<生命中的来来往往>这本书的感觉,有一种心灵的呼唤:今生,为往事干杯!  相似文献   

7.
1979年,我在耒阳师范附小念四年级。那时,我特别喜欢大队辅导员小柳老师,她有着一头披肩长发,两个深深的小酒窝,还有飘荡在大广播里那甜甜的声音。那天,她甜蜜蜜的声音又在广播里响起来:大队部决定组织全校所有的大、中队干部去“秋游”——到耒阳军用机场看飞机。  相似文献   

8.
2020年疫情期间,我与璐瑶一起做了一档演讲节目,认识了她和她的"巴别梦想家"的小伙伴们. 那一期的节目中,我知道了璐瑶和伙伴们的故事. 2009年, 25岁的璐瑶从海外学成归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广西山区一个名叫巴别的地方支教.她教学生的第一个词就是:梦想.她告诉孩子们: "以后可以不记得我是谁,不记得我教过什么知识...  相似文献   

9.
女儿心     
秦文君 《课外阅读》2011,(15):20-21
做女孩儿那会儿,我和女伴们时常会不由自主地谈及各自的母亲,像是一档固定的节目。母亲在我们眼里都有些落伍:心肠很好,但喜欢唠叨,常令人啼笑皆非。只有两个女伴例外,其中一个说她的母亲实在可气,无论她如何如何孝顺,母亲总是偏心,爱她的哥哥,从不在意她,这很伤她的心,她是永远也争不到母亲的宠爱  相似文献   

10.
背后的故事     
李小琴 《现代教学》2014,(Z2):119-120
<正>曾经,我很喜欢湖南卫视《背后的故事》这一档节目。每次看完访谈,我都觉得策划者别具匠心,能将节目办得这样有品味、不做作、不张扬,真是不简单。读懂每一个"背后的故事"后,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感到:眼睛看到的是有限的,耳朵听到的不一定是真的,只有用心去体味,才能真正有所发现。这学期,在遇到转学生小昊后,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方式,由衷地感慨:教育学生,更要关  相似文献   

11.
正信仰感,是最近特别流行的一个词。在《演员的诞生》中,章子怡面对郑爽的笑场,怒怼刘烨:"你满意什么?他们一点做演员的信念感都没有,你有什么好满意的?"在这档节目中,她反复且极其认真的强调表演的"信念感"、"信仰感"以及"责任感"。她说,她之所以同意上这档节目,初衷就是"重新定义什么是真正的演员"。因为她,娱乐圈也开始研究"专业"二字。  相似文献   

12.
你们家很看重读书吗? 有一个早年的记忆是自己出麻疹--那时我肯定只有4岁左右,爸爸就给我朗读<柳林风声>.我躺着听那些故事,一点没觉得自己在生病.我的父母都喜欢读书.妈妈是个书痴,读了很多书,蜷缩成一团看书是她最高兴的事.这对我影响很大.妈妈是在一个出了好几位教师的家庭里长大的,我想,爸爸喜欢读书是受了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女儿在3岁多的时候,就让我给她"惯"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晚上必须听着故事入睡.因为在这之前,女儿就喜欢看小图画书、小故事书以及各种卡片,等她慢慢会听我读故事的时候,她就更加喜欢看书了.当然,她只是看书上的画面,不能读懂文字,但是因为我在读故事的时候,总是用手指着画面以及上面的字去读、去讲.所以,她自己也能慢慢"欣赏"小人书了.  相似文献   

14.
小红帽新传     
<正>大家好!我按照电影《小鬼当家》改编了一个故事《小红帽新传》,现在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吧!从前,树林里住着一个小姑娘,因为她特别喜欢戴一顶红帽子,村子里的人们都亲切地叫她"小红帽"。有一天,小红帽像往常一样要去看望她的奶奶。她戴着红帽子,挎着竹篮子,竹篮里面装着好多好吃的点心,她  相似文献   

15.
师者,成人也     
<正>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女教师因忙于为初三学生辅导晚自修,而忽视自己生病的女儿,最终导致女儿因持续高烧永远失明。她的故事让人潸然泪下,更有无数人尊称她为"最美教师"。在一档节目中,主持人问她:"你后悔吗?"这位母亲坚定地回答,不后悔,因为那一年的学生都考得很好。她认为是值得的。这个故事一直萦绕我心,我为一个同样稚嫩且无辜的生命感到痛心。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教育要被染上悲壮的色彩才能显得伟大?更不知从什么  相似文献   

16.
吃饭的故事     
如果我讲一个吃饭的故事给你听,你喜欢听吗?我知道你不喜欢听,因为如果我是一个小孩,也不喜欢听,谁喜欢听一个讲吃饭的故事?可是我现在特别想讲,所以我想请你听一听。你应当了解,有的时候,一个大人就喜欢讲一些他自己很想讲,可是小孩却不喜欢听的事情给小孩听,而且还希望小孩听得兴致勃勃,很专注,特别感动,从  相似文献   

17.
画如蔷薇     
编辑深蓝推荐: 我特别特别喜欢这篇文章,因为文章里有一些少男少女漫画般的小甜蜜.这给花火悲伤风暴的故事里,带来了一种清额温暖的气息。  相似文献   

18.
郭红 《山东教育》2007,(11):46-46
女儿三岁多的时候,就让我给她“惯”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晚上必须听着故事入睡。而在这之前,女儿就喜欢看小图画书、小故事书以及各种卡片,等她慢慢会听我读故事的时候,她就更加喜欢看书了。当然,她只是看书上的画面,而不能读懂文字,但是因为我在读故事的时候,总是用手指着画面去读、去讲,所以她自己也能慢慢“欣赏”小人书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池跃洁:河北理科状元毕业学校:石家庄一中高考分数:高考总成绩671分。语文108分,数学144分,英语137分,理综282分现读学校:清华大学池跃洁de故事在大多数人眼睛里,当今的学子状元,大多数是个只识书本的人。而池跃洁可不是书虫。她喜欢听很多歌曲。也喜欢看电视剧。喜欢乒乓球和羽毛球,并乐此不疲。池跃洁的父亲从事个体经营母亲已退休。一家三口生活平实,跃洁的父母对她学习并没特别要求,他们觉得孩子学习好坏,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结果,父母如果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那只能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不愉快。池跃洁是个快乐女孩。她认为,学习就专心学…  相似文献   

20.
瞬间快照     
男女有别我们班女生和男生都说她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声音太小,她对男生抿嘴一笑,说:“我下次声音大点儿就行了!”而对我们女生可就不一样喽!她把我堵到墙角里,眼晴瞪得圆圆的,抓住我的手大声地说:“这声音够不够大!”害得我只好说:“姑奶奶饶命!”她又说:“下次还敢不敢了?”“不敢了,不敢了。”她虽然有时候特别厉害,但大部分时间还是挺温柔的,这就是我喜欢她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