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二册《比热容》一节中关于“比热容”的概念 ,学生难学、教师难教。其实本节的关键在于做好揭示比热性质的演示实验 ,但是实验中的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难于购得 ,而若使用两只酒精灯又不易做到相同 ,且都因为实验可见度低和装置过于复杂使得教师望而却步。怎样才能做好这个实验 ,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呢 ?在教学中我们利用“熔化和凝固实验器” (装置图见图 1 )做比热实验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图 1   (1 )取两套熔化和凝固实验装置 ,在其大烧杯中放入等量热水 (尽可能多的热水 ,减小实验中不同液体吸热不同…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二章“比热容”一节的实验,可见度太小,为此我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比热演示实验,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3.
王正 《物理教学》2010,(1):41-42
实验探究是物理课程改革的亮点,但目前多数学校实验探究中实验器材仍然缺乏,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低成本实验器材是课程改革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中学比热容和焦耳定律实验在操作中比较困难,本文结合比热容和焦耳定律实验的共同特点,利用身边的生活器具将两个实验进行改进和组合,成本低,易操作,实验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在九年级物理第16章第三节《比热容》这节课中,书中实验只是定性地对比热容进行了验证。实验操作中,在测定植物油和水的质量相等时不太方便,实验用时较长,在用相同的酒精灯给液体加热,使之吸收相同的热量时较难掌控。  相似文献   

5.
赵淑坤 《物理教师》2006,27(7):9-39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人教版第二册“比热容”一节的开始有这样一个实验: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热得快)分别给盛在两个杯子里的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加热.电热器每秒钟放出的热量是一定的,通电时间越长,放出的热量越多,用温度计测量两种液体的温度变化,观察哪个温度升高得快些.要  相似文献   

6.
比热容这个概念是初中阶段最为复杂的物理概念之一,该概念的建立采用比值法,但是又不同于以往的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比热容涉及三个物理量的比值,在概念建立的时候具有一定难度,苏科版教材中比热容概念的建立是通过探究沙子和水的吸热升温快慢来研究的.文章从实验环节的改进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来突破比热容概念的建构,进而加强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谈“比热容”实验的改进武穴市横岗中学舒炎保(436400)初中物理第二册比热容一节,在原教材的基础上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突出了演示实验的重要性。但在教学的具体实践中,由于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全班学生不易观察清楚,于是我结合山区教学的实际情况,将教学中演...  相似文献   

8.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煤比热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典型的烟煤、无烟煤和贫煤3种原煤样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其在1200℃以下的比热容进行了测定,并对同一煤样在不同质量、不同升温速度和不同载气流量等实验条件下样品比热容的测定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煤的比热容逐渐增大;低温时无烟煤的比热容最小,高温时烟煤的比热容最大.优化和确定了比较适宜的测试煤比热容的实验条件:质量20mg、加热速率10℃/min、载气流量20mL/min.  相似文献   

9.
大学物理实验传统教学模式为线下讲授,一般是教师讲授原理与操作,学生再自己动手实验、记录处理数据、计算实验结果、误差分析等.由于新冠疫情原因,今年很多实验类课程难以开展.教师致力于线上开展基础实验和居家实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研究在齐齐哈尔工程学院范围内,学生线上学习空气比热容比测定实验的学习效果.结果显示:21个班级的实...  相似文献   

10.
应用普通物理实验室测量比热容的基本方法——混合法测量了张掖地区不同密度沙土溶液的比热容.发现:在常温下沙土溶液的比热容随着密度的增大而降低.推导了不同含水量下沙土比热容的理论公式,计算了含水量为(0-100)%沙土的比热容,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比误差较小,认为这个理论公式可以在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比热容概念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它反映不同物质吸热、放热能力的不同。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和生产技术上的许多问题都跟物质比热容有关,但比热容这一概念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很难理解。因此,应通过实验给予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因而教师教学的中心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物理上“比热容”一节中,安排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就是拿质量和温度相同的水和煤油各一杯,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给它们加热,利用液体温度计测量它们的温度变化情况(如课本中的实验装置)。可以看到,煤油的温度升高比水快。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对水加热的时间就要比煤油的长,也就是水比煤油吸收的热量多。是通过这个演示实验的观察,说明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不相等的。在这个别实验观察的基础上引入“比热容”概念。  相似文献   

13.
《河西学院学报》2016,(2):54-58
应用混合法测量了不同密度盐溶液的比热容,提出了一种应用牛顿冷却定律进行散热修正的方法.实验发现,在常温下盐溶液的比热容随着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因此,可以得到定性的结论,水中金属阳离子含量的增加会降低其比热容.  相似文献   

14.
<正>物理概念课的全过程应当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新课的引入;(二)新概念的建立;(三)巩固和深化对新概念的理解;(四)了解新概念的实际应用。下面就如何上好初中物理《比热容》这一节概念课谈谈我的观点。一、关于新课的引入在讲授《比热容》这节课时,可以从讨论下边两个问题引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物理上“比热容”一节中,安排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就是拿质量和温度相同的水和煤油各一杯,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给它们加热,利用液体温度计测量它们的温度变化情况(如课本中的实验装置)。可以看到,煤油的温度升高比水快。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对水  相似文献   

16.
一、比热容实验的改进 比热容是初中物理热学知识教学内容中重点、难点之一,其中“比较不同的物质的吸热能力”是设计性的实验,它先是让学生思考问题:①怎样得到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是不是还需要什么其他的器材?②怎样确定水和食用油是否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实验的方法是分别将盛食用油和水的金属盒放在两个支架的石棉网上,用两个酒精灯同时给它们加热,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7.
正比热容概念: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学生对比热容很难理解,原因有二.1.概念很抽象.2.学生要反推实验结论.比热容的概念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而实验原理是吸收相同的热量看温度上升的高低.需要学生反推结论,学生本来就对抽象的问题很难理解,更何况再要转一个弯,使抽象的变得更抽象.针对这一个教学难点,我这样处理:首先通过形象的比喻,让学生感觉这个问题不抽象,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利用双量热器电桥电路测量液体比热容的实验装置和利用电压比值计算比热容的实验方法.为了解决传统的液体比热容测量过程中存在的温度读取误差大、电流不稳定、易短路、单次测量引入随机误差的可能性大等诸多问题,采用了由热敏电阻和非平衡电桥组成的测量系统,将温度测量量转化成电压测量量,并从传统的比热容计算公式出发,结合比值处理的新方法,给出了含有电压参数的比热容计算公式.新装置和方法不仅节约了测量时间,简化了测量过程,也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同时与传统装置相比,该套测量装置和方法在进一步实现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和处理上具有很大优势,也适合工业上高精度的液体比热容测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改进了电热法测量液体比热容的实验装置和测量方法,使实验更为简单。利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和测量方法,我们测量了水的比热容,实验证明,用该装置测定液体的比热容具有很好的确度。  相似文献   

20.
该实验利用测量气体比热容比γ的经典装置,采用计算机实时测量技术获得了气体在任意时刻的压强与体积两个重要状态参量,从而利用气体比热容比γ与气体压强、体积的变化关系求得了γ值。这样就为气体比热容比γ的测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还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验现象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数学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