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作为校本选修课,"数学欣赏"的教学可以改变"学生只做数学题,不会欣赏数学的价值与美"的现状。数学概念是"数学欣赏"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高中教学中欣赏数学概念就是要选取高中数学的核心概念,并以它们为"纲",将相关概念统整为一个网络系统,从而达成"纲举目张"之效。欣赏"无限",需要统整高中数学中与之相关的知识内容,系统地思考蕴涵在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在透视"无限"的人文意境的同时注重"无限"研究中理性精神的提炼和剖析。  相似文献   

2.
"类写生"是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提出的一种无范画美术活动。它取消了教师范画,以图片代替实物(风景),供幼儿欣赏、分析,进行绘画创作。图片是开展"类写生"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从图片的选择到图片的使用,均需进行合理的设计。运用好图片欣赏完全可以达到类似写生的效果,为幼儿的自主绘画创作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3.
以一节校本选修课《欣赏向量》的内容设计为例,阐述基于核心概念的高中"数学欣赏"教学的结构层次:欣赏数学之真,体会形式演绎背后的数学本质;欣赏数学之善,体会数学模型的神奇功用;欣赏数学之美,体会数学的内在和谐与人文意境。  相似文献   

4.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其高超的建造艺术为世人所称叹。苏州园林的艺术性可以以中国画之"三远"构图方法进行艺术审美,符合中国画之"三远"境界。以"三远"境界来欣赏《苏州园林》,是对《苏州园林》进行美学欣赏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5.
艾威 《家长》2013,(4):42-43
最深的爱,是放手,放开紧箍的怀抱,孩子才能在奔跑和磕碰中获得成长和蜕变,最终翱翔在蓝天……我一直很欣赏好莱坞的大嘴美女茱莉亚·罗伯茨,所以当我无意中听说她在电影《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中饰演了皇后这一角色,立即下载了该片。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自以为烂熟于心的格林童话故事,通过"旧瓶装新酒"焕发出勃勃生机。影片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改编,我原本做好了  相似文献   

6.
每次翻开学生的剪报本,与其说是批阅,倒不如说是欣赏:欣赏时文佳作,欣赏学生的眼光,欣赏他们独特的点评。开始的时候,我让学生随意选择、剪贴报刊上的文章,于是"购物信息"有之,"寻人启事"有之……真是啼笑皆非。而后一  相似文献   

7.
提起批量下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使用FlashGet或者Net Transport中的"成批任务"下载功能。由于填写地址时需要在链接中使用通配符,所以这种方法只对下载的目标名字有规律时才适用。如果链接地址规律性不好,这两个软件就无能为力了。好在还有Maxthon。也许  相似文献   

8.
小说是一种很好的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欣赏一篇优秀的小说,往往如登山,作者沿路设计了无数美妙的景致,令读者一路登来一路喜悦,不断享受发现之美.因此,欣赏小说的结构艺术,应该如看山一般,从三处入眼,从而看遍绝佳景致.这"三看"便是:一看情节安排之妙,二看线索贯穿之妙,三看伏笔设置之妙.笔者以<陈奂生上城>为例,从"三看"角度入手,谈谈如何欣赏小说的结构特色.  相似文献   

9.
在制作课件时经常需要下载精美的Flash文件,现在很多网站中的Flash文件是以网页的形式发布的,这种文件可以在线观看使用,但一般的下载文件的方法却难以下载,它们既不能直接用网际快车或迅雷等专用下载工具下载,也不能用保存一般网页的方法"另存为"保存下来.那么怎样才能把它们下载到硬盘里供我们随时使用呢?下面介绍常用的几种方法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0.
<正>【教材分析】《春江花月夜》是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赏析示例"课文。本单元的鉴赏方法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单元教学重在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古典诗歌意境之美、情感之丰,领略诗歌手法之精、语言之妙。作为本单元赏析示例课文,《春江花月夜》的欣赏,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互联网根本特征之一的超链接技术在给人们快捷地从一个网站到达另一个网站获取信息资源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对现有版权法律体系的冲击,由超链接技术产生的侵权纠纷层出不穷。然而,超链接是否侵犯版权?版权法能否允许或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允许超链接的存在?这些,当今世界尚未有明确的法律界定。针对这一现状,该文以超链接所引发的版权侵权问题及超链接中版权的合理使用问题为出发点,结合“中凯公司诉圣战网络”一案,对超连接问题展开初步分析,以求为网络版权的维护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任何创作都可能借鉴已有相关作品的成果,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制度是在权衡涉及著作权各方利益的前提下的制度安排。在新的形势下,我国《著作权法》关于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规定也面临全新的挑战,通过对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利益关系和社会价值进行分析,以期对新形势下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安排提出建设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合理使用制度的法律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使用制度作为著作权法利益平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协调创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多元利益关系、维护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上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这一制度自产生时起就不断受到科学技术的挑战。当前,网络环境的形成极大地影响着著作权制度,数字网络技术对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合理使用制度亟待人们检讨与完善。  相似文献   

14.
从辩证法的角度去研究复杂的声乐教学问题,旨在激发声乐学习者的声乐辩证思维,揭开相关声乐艺术的规律。文章首先分析了矛盾的普遍性及其在声乐教学中的实践意义一分为二的“两点论”;接着,分析论证了声乐教学中的矛盾不平衡性问题“重点论”;最后,总结分析了在声乐教学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辩证统一的重要性,对于从思维方法上指导声乐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合理使用是指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又不必向其支付报酬,基于正当目的而使用他人著作权作品的合法行为。我国著作权采用列举方式明确规定合理使用的事项。网络环境下,这一判断标准已很难适用。因此,我国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可以在传统模式基础之上,借鉴美国判断合理使用的标准来判断使用者的行为是否属于合理使用,即使用目的与性质、被利用作品的性质、使用作品的数量与重要性、使用对作品潜在市场或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音乐表现内容、音乐创作过程、音乐创作中“美”与“新”的关系、作曲家创作的主动性与被动性等一些争议问题的论述,说明了作曲家的创作是整个音乐实践活动的基础。从音乐实践活动的整体来看,作曲家的创作具有创作过程的主动性和创作结果的被动性这一双重特性。  相似文献   

17.
钢琴独奏曲集《山祭》是莫尔吉胡代表作,它是由中国蒙古族作曲家创作并公开出版发行的第一部钢琴独奏曲集,也是钢琴独奏音乐与蒙古族文化相结合的第一次尝试,是钢琴音乐民族化的一次重大实践。目前,中国蒙古民族创作的钢琴独奏曲作数量不多,钢琴的民族化尚处在初始阶段。莫尔吉胡是中国蒙古民族音乐界钢琴民族化道路上的先行者之一,他的探索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amines copyright issues related to online course development and delivery. An overview and brief history of copyright law is presented, with attention to the ways in which various technologies have shaped modern interpretations of copyright law. Examples of recent lawsuits and several case studies provide a context for examination of fair use issues and liability for online copyright infringement. Finally, some helpful questions are presented on topics such as process issues, institutional policies, software and licensing, copyright issues, and other alternatives. These questions should provide a basis to help online course providers think through issues related to copyright, the Internet, and distance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9.
音乐表演专业是音乐院校和综合类大学艺术学院音乐专业的传统学科,虽然设立时间较长,但在课程定位与课程设置方面仍有很多局限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并结合高等音乐教育规律及东北石油大学近10年来实施本科培养的实际经验,研究音乐表演专业如何依据新目录标准进行课程设置,思考如何构建科学的课程设置模式。  相似文献   

20.
"核心音调"是指一个在听觉上具有可识别性的短小旋律片段,在乐曲中以原型、加花、节奏的扩张收缩等形式贯穿于全曲。在民族乐曲中,"核心音调"是旋律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法。文章以刘天华的二胡曲《月夜》、《除夜小唱》和《苦闷之讴》为研究对象,就其中核心音调的运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